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颍川书院(一) ...
-
颍川郡是大禹的故乡,翻开华夏历史第一页,我们还会发现,颍川郡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夏朝的首都所在地。
原始社会末期,大禹在今安徽蚌埠西郊的涂山和今浙江的会稽与夷夏诸部落首领会盟。这次会盟,历史上称为“涂山之盟”,通常被学者看做是夏王朝的开始。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位,在首都阳翟钧台举行盛大的宴会来招待众多的氏族部落首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正式确立。
阳翟,即是今天的河南禹州。此后,中国开始出现较完整的行政区划和赋税条律,国家的基本框架也大致形成。这些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化,都是在禹州进行的。这使得禹州在上古时期,就已经成为黄河流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后来,禹州又成为秦朝三十六郡之一———颍川郡的郡邑。据史载,那时的颍川已相当繁华,辖“十七城,户二十六万三千四百四十,口百四十三万六千五百一十三”,堪称全国最大、最富有的城市。
《史记》载:“中宗孝宣皇帝下神爵四年(公元前58年)春,二月,以凤皇、甘露降集京师,赦天下。颍川太守黄霸在郡前后八年,政事愈治;是时凤皇、神爵数集郡国,颍川尤多。”传说中的稀世宝物“凤皇”、“神爵”,能在颍川大量出现,或许正是因为那里的繁华和富有吧。特殊的历史背景与悠久的文化熏陶,自然而然地使这片土地成为孕育出无数优秀儿女的沃土。这里形成了陈、赖、韩等姓氏,也走出了少典、许由、大禹、夏启、太康、仲康、少康、吕不韦、张良、晁错、徐庶、司马徽、吴道子等名垂华夏历史的人物……
俗话说,春雨贵如油,可是,从我们上路开始,隔不了两天,老天就下点儿比油贵的雨,小雨淅淅沥沥的下,不大,滴在脸上,轻轻的,痒痒的,滴在地上,慢慢渗进了土壤里,缓缓滋润着干渴已久的大地,花草树木一天比一天成长、茂密,雨中的空气格外好闻,我最喜欢在小雨中漫步,只要没有三哥的聒噪。
“五弟,我就说你脑子有问题,赏个桃花能掉在水里,下个雨还在车外面浇着,想喝水哥这有。”他撇着嘴。
“五弟,不是四哥唠叨,你这样对身体不好,要是万一病了,父母又要担心了。”四哥又开始了碎碎念。
“你们不觉得雨中漫步是一件很浪漫,很有情调的事情吗?”我深吸了口气,缓缓吐出。
“浪漫?情调?又是你的小脑子里想出来的古怪词语,不过,我只知道一点,如果你再不上来,恐怕我们今天就赶不及到客栈投宿,只能露宿荒野了。”三哥苦着脸道。
“好了,好了,我上去就是了。”我不情愿的上了车,马车飞快的向前驶去。
月兔西坠,金乌东升,忽忽离家已十几日,每天在三哥的魔音和四哥的唠叨声中度过,好在,我们的目的地——颍川书院总算到了。
颍川郡是个美丽的地方,青山绿水,土地肥沃,虽然经过了黄巾之乱,但是和其他地方的荒凉对比已是繁华热闹不少,而且此处民风淳朴,看往来之人,虽是街井小民,却也是谦恭有礼,一派斯文,不愧是三国时期名士的发源地,算起来,三国的名士十之八九都出自这里,经过打听,问明了颍川书院的方向,阿福驾起车直驶而去。
颍川书院是这里最有名的地方,与崇尚武力的其他地方不同,由于这里有全国最有名的学府,所以人们温文平和,吐属儒雅,书卷气扑面而来。不知道在这里我会遇到什么样的人,也许不经意擦身而过的路人就是三国历史上有名的人物,这里实在是个能人辈出的地方。
车身缓缓停了下来,“到了,少爷,”阿寿拉起车帷,将我们一个个抱下来。这里就是赫赫有名的颍川书院,没有高大的围墙,没有烫金的匾额,没有黄铜的兽面门环,低矮的围墙刷得雪白,一扉显然年深日久的木门开启着,正门的上方挂着一块黑漆红字木匾,上面书着大大的四个字:颍川书院,落款:水镜先生。字体遒劲有力,红与黑相映,红如鲜血,黑如夜空,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沉稳而凝重。
接待我们的先生叫陈平,是一位身穿青衫,颌下三绺乌黑长髯,态度平和的中年人,他世居此地,陈姓是当地一大姓。
书院提供食宿,而且为了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不管家世如何显贵,身边也不可以留仆人服侍,这就意味着阿福等人必须回家。三哥百般不愿意,他向来懒散惯了,没人伺候的生活对于他来说不蒂于恶梦。最终邪不压正,三哥老老实实的跟着管理人员去办理了入住手续,我闲来无事,正好趁此时好好看看这间闻名天下的书院。
进入大门,走过青石板路,正对着是一间大屋,屋宇方正,青砖砌就,上有雕花瓦当,屋中央是一个大大的香案,香案后悬着孔夫子的画像,黄铜香炉中插着几枝香,袅袅香烟缓缓上升,浙浙散开,穿过旁门,就是我们读书的地方,矮几上满满都是书卷,坐垫分散四周,造型精美的古琴摆放一边,我轻轻拨弄了一下琴弦,音色圆润清脆。
在现代,我十岁后的生涯充满了血腥,每天都在地狱式的训练中度过,每晚都要惊醒几次,不知道自己能否看到明天的日出,在睡不着的时候,我总能想起小时候在学校里学的声乐课,想像着指尖拂过琴弦的触感,五岁时,父母将我送到当地最好的音乐老师处学习,他让我选择乐器,我只知道第一眼就看上了静静摆在一边的一个古琴,优美流畅的琴身泛着清冷高贵的光泽,柔韧的琴弦摸着如冰丝,从此我就开始了五年的刻苦训练,我不喜欢戴甲套,常常弹得指尖冒血,望着伤痕累累的手指,妈妈的眼睛总是红红的,她在心疼啊。一天天过去,我开始演奏得像模像样,一首首优美古雅的乐曲在我的指尖绽放,就连老师都赞我是他教过的最好的学生,本来一切都可以正常发展,我会参加比赛、获奖,然后进国家的乐团工作,一切都很美好,可是这一切都在一天之内被无情的摧毁了,就在那一天,我失去了最爱的爸爸妈妈,而我则成了一个杀手组织的后备成员。
“那是司马先生钟爱的七弦琴,请不要乱动。”清澈通透的声音在身后响起,我从未听过如此好听的声音,如珠落玉盘,花底莺语,令人心旷神怡,我忍不住回头,想看看声音的主人是何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