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1章 ...
-
三千年前,上仙之林,有一座岛,乃白虎星君修行之所。此岛乃上仙之林的一道天然的神界线,宛若一颗灵芝草,生长在碧波万顷的银河之中。幽幽仙境中,烟雾缭绕,瑞霭缤纷。微风起,两岸曲涧深沉,笔峰挺立透空霄。忽回头,惊涛卷起千层浪,水烟阵阵,石崖突兀间可见一石牌,约三丈有余,上刻三个大字,乃是“西枫岛”。
仙岛之内,繁花落尽,瑶琴万千。有道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如此良辰美景,奏乐生歌,翩翩起舞,岂不是仙界一大妙事?
婆娑的梅树下,白虎星君纤纤玉手不时拨动着弦音,如流水行云般的优美旋律,时而浪漫,时而忧伤。月光下,那容颜似洁瑜无瑕,若明珠灿烂。那惊为天人的容貌下是掩不住的仙风道骨,无法用言语形容。
“仙君弹得甚好!”一张粉嫩玉琢的脸蛋突跃亭中,黑白分明的眸子清澈发亮,两鬓向后,微微有些凌乱,乍一瞧,却是那星君不久前带回的木槿仙姝。
“你这丫头,为何总是这般毛糙,如此叫人怎生放心?”星君凤目微睁,优雅地站起身,抱琴而立。修长的身影覆盖着眼前的小人儿,双唇缓缓移到她的耳畔,若有若无的气息吐入其中,“今儿个天气极好,我亦独赏无乐,仙子何不陪我共奏一曲?”
那木仙子脸颊羞红,急道:“我,我,我不会抚琴,唯恐扰了仙君清音,怕仙君见笑。”
不想白虎星君已然放下古琴,偕其坐于案前。宽大温暖的胸膛紧贴着仙子的后背,灼热的气息有意无意地萦绕在她耳边。白皙的双手包裹着眼前的小人儿,惊得那仙子大脑一阵空白。
“这支高山流水,是表达知音相遇的欢喜,亦是倾诉知音离别的哀愁。相传,春秋时期,善于扶琴的贤人俞伯牙,在汉江边上遇到了一个叫钟子期的人。两人扶琴会友,成就一段佳话。后来,钟子期不幸死去,俞伯牙抱琴痛哭,在钟子期坟前弹完这支琴曲,就扯断琴弦,终身不再抚琴。正所谓高山流水觅知音,仙子可是我那知音人?”
这突如其来的问题萦绕耳边,令木仙子不由羞得抬不起头,心里噗噗乱跳,连呼吸都感到有些迫促了。眼前的这位仙君,在她心中,不仅是一位可敬的仙者,而且还是个充满魅力的男子。这种使人身心战栗的炙热暖流,以不可抗拒之势,不断冲击着她的心房。此刻,静静流逝的河水和瞬间飞去的燕群,使她感到光阴易逝,有些话如果此时不说,或许以后就没勇气说了。
两手交握处,琴声悠然而起。木仙子有些局促的随着那星君的指尖不断拨动,瑟声时而如大海奔腾般连绵不绝,时而又似小桥流水般静谧动人。娴熟、优雅的动作回旋于绝美的身姿中,形成一幅唯美动人的写意画。绝美的容颜与优美的琴声萦回交织,使她忘记了方才的羞涩,激动地抬起头来,向身后之人问道:“仙君可是那俞伯牙?一生只觅一知音,弦断亦不后悔?”
话音刚落,一股灼热的气息突然从她的腰际传来,木仙子尚未反应过来,身后之人已吻上她的脖颈,辗转反侧。“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整个人被拥入怀中,一刹那被两瓣温热的嘴唇覆住,星君迷离的凤眼下是不见底的深渊,让人看不真切,近距离下却能看到他那白皙的脸上有着淡淡微红。
亭外的梅花阵阵飘落,带着羞涩的气息围绕在两人之间。片片白云,都沉醉了,静静聆听着情人般的醉语。两颗心,在此时汇聚,带着和暖的春风,激荡、绽放。
那木仙子本想说些什么,但话语未落,却仿佛已被眼前之人看到内心似地,思前想后,浮想联翩,禁不住两行珠泪,潸然而下,滴滴沾在眼前人的前襟上。
白虎星君见她忽然掉起泪来,不知何故,当下慌了神。“丫头,可是我唐突了你?”
“我既跟了你二世,天上人间,自当永世相随。只是,自我入西枫岛以来,虽说日子过得还算安稳,但总怕有天会与仙君分离。天界亦有天劫,那珏妖必会携着爱姬前来挑衅。而今,天界人心不齐,紫浮上仙按理说是重将,可是却按兵不动,固守银河却不前来支援。如此这般,能拯救天界的唯独仙君一人耳!”说罢,将头埋在白虎星君怀中,轻轻叹息,默默抽泣。
那白虎星君虽说已阅尽尘世,对于这男女情事仍是初涉,哪里见过此等场面?不觉伸出手来,去抚摸木仙子头上如云的秀发。抚慰道:“前世你为了救我,不惜自损百年精气。这世,有我一日,必护你一时。天上人间,我们总会相遇,就算分开,我也一定会把你牢牢抓住的。”
那一年,情定,那人,那事,那绝代风华。一缕情,一丝愁,恨时光匆匆。物换星移,人事全非,有谁曾忆当年的那段长相厮守?
以后的岁月,有很多传说,传说西枫岛上曾住着一对神仙眷侣,传说在岛后澎湃的浪涛中,有一块怪石形似神女盘坐在水中,人称“神女石”,而与其相对的海面上矗立着一块礁石酷似仙君,人称它为“仙君石”,传说他俩是“一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