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1章 ...

  •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这种悠久不仅体现在官方修编的长长的二十四史上,更体现在所有中国人从无知的孩童时代起就耳熟能详的各种民间故事上。
    我们听过很多由历史演化的神话故事,女娲补天、二妃之泪化作湘妃竹、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封神演义里的武王伐纣、民间传说中的周公解梦、西游记里的玄奘取经;也听过很多包含着劳动人民朴素的褒贬感情的民间故事,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周王烽火戏诸侯、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约法三章、霸王别姬、魏蜀吴三国争雄;而几乎每一个历史名人都留有属于他们的小故事,匡衡凿壁偷光、孔融让梨、王献之依缸习字、李白铁杵磨成针,司马光砸缸、范仲淹断齑划粥、岳飞精忠报国……
    我们从这些小故事里了解我们祖先的光辉事迹,也从这些小故事里学会最初最早的人生道理,后人称之为中华传统美德的那些道理。
    我们对很多小故事耳熟能详,但是却少有人会真正去探究他们背后的意义,他们之间的关联,于是我们对于很多历史始终只能将之视为故事,而不能真正理解我们的祖先所经历的这些事情留给我们的启发。
    《历史的模样》这本书做的正是试图用一个有起承转合的脉络将我们祖先的过往一一链接起来,让我们把先民的生活轨迹看得更清楚。蒋胜男戳破了一层层纸窗户,让我们看明白了一些本来早该明白的东西。
    (一)神话照进现实
    大禹治水,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我们都知道,但是没有想过,大洪水对于先民生存的利弊。《历史的模样》却告诉我们,包括洪水在内的所有灾难,对人类来说是危险也是机会,森林消失使猿猴下树直立行走,食物短缺使人们学会了猎取食物,面对疾病,人们寻找药物并使人类长寿。而面对洪水,人们学会了制作船只,大禹学会了疏通水道,也学会了利用洪水改道后留下的肥沃土地。大禹治水的成功使他能够顺利成为舜的接班人,也才能让中国的历史在后面顺利进入夏的纪年。
    记得前些年的考研英语阅读试题中,有一句英文“But not even a great health-care system can cure death - and our failure to confront that reality now threatens this greatness of ours”,翻译出来的意思是说:但是即使有一个伟大的医疗卫生体系,死亡也是无法战胜的——而我们不能不面对医学的进步正危及人类的伟大这一事实。当时考场上很多人无法理解,以至于没办法做题。事实上这就是在说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医学的进步使得人类中落后不适的基因有了更多存活下来的可能,这对于人类个体来说固然是幸运,但是对整个人类来说不见得是好事,从某种程度上我们战胜了大自然的优胜劣汰,但是也许从更大的层面来说,人类会在优胜劣汰面前失败得更惨。灾难往往不一定只是灾难,而幸运也不一定只是幸运,福祸相依这个道理先人早已说过,但是我们在生活中还是很容易忘记这句话,更遑论以之为凭去分析历史。
    当蒋胜男把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的美丽神话条分缕析,将之与夏朝太康失国的故事归拢到一起,后羿从神话英雄变成部族英雄,所谓的后羿射日也就成了后羿取夏代之后灭绝夏王室血脉的一种隐喻。后羿成功登位后,志得意满之际冷落了后羿妻子姮娥,于是,姮娥私通后羿臣属寒浞并帮助其篡位,狠狠报复了这个负心人。神话中嫦娥偷的是不死药,现实中的嫦娥偷的是后羿打算恒传子孙的永世王位。
    凄美的神话与残酷的现实交相对照,我们就不由得头皮发麻的发现,历史的表面只是句号,历史的背后全是惊叹号。如果不是仔细探究,我们拥有也不会知道这些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背后竟然另有玄机。
    (二)为什么读史
    《历史的模样》是一个很长的系列,这本是第一本夏商周卷。在夏商周三代里,有两个在各类古代文书中被作为暴君典范大书特书的两个人,夏桀和商纣。而这两位暴君身旁也都站着两个祸国妖女的典范,妹喜、妲己。这两对相似暴君妖女仿佛是在验证所谓的历史循环论,夏桀无道汤武革命取夏代之,转眼数百年后,武王伐纣,商朝覆灭。
    历史当然不会是如此简单的循环,否则拥有近五千年历史的中国早就熟能生巧,天下无敌,把历史online这个游戏顺利爆机了。《历史的模样》从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入手,分析他们各自的爱恨情仇,在王朝末代的相同背景下,不同的前因后果,于是历史人物不再是摆在神坛上的木偶,写在纸书上的文字,而是真实的有血有肉的人。
    夏桀囚成汤于高台,使得成汤在绝望中爆发出了“时日曷丧,余及汝皆亡”的呐喊,种下夏朝覆灭的外因。夏桀的喜新不厌旧令妹喜在伤心之下接受了伊尹的合作计划,帮助成汤改天换日,这是断送夏桀江山的内因。但是妹喜不是嫦娥,她是出于对夏桀的爱而不是恨而毁灭夏王朝,因此她陪同失败的夏桀直到最后。妹喜激烈的爱与恨,浓缩为史书上“末喜氏以与伊尹交遂以间夏”“夏亡于妹喜”等寥寥几行字。
    商纣与妲己则又是另外一回事。商周之间的仇恨,可以用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来形容。在《历史的模样》里,给我们清楚罗列周武王他爷爷季历和商纣王他爷爷文丁开始的恩怨纠葛。妲己这个弱女子小小的脑袋实在戴不住“亡商”这顶大帽子。武王伐纣用君子报仇,三代不晚来形容显然更妥帖些。美女妲己在这段历史只做了个小小的路人甲,只是顶不住后世人添油加醋,又涂又抹,把前辈妹喜的个别事迹添加无数臆想再加到她的肩上。于是有了一个很顺口的排比句“夏亡于妹喜,商亡于妲己”。
    中国的历史太过漫长,漫长到茂密雨林被伐成万顷宫阙,万顷宫阙又纷纷化作黄土,黄河数度改道,长江流沙堆出了崇明岛,在沧海桑田的变迁中,之所以还总会产生相似的故事,正是因为人性不变,或者说“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大道不变。对比夏桀与商纣,妹喜与妲己,我们清楚看到,夏朝末年与商朝末年虽然相似,却绝非雷同。但是夏桀对强势下位者的警戒,妹喜对判爱者的惩戒,商纣以明君之资做了亡国之君,路过历史却被冠以红颜祸水之名的妲己,这些人物如果掩去他们的名字与姓氏,我们就会发现同样的人同样的故事在后来的历史上,常常稍作打扮,就在不同的舞台上再度粉墨登场。
    于是,二十四史中总有英雄崛起,总有小人得志,总有圣天子治世,总有奸臣乱国……这也正是为什么,我们要读史,并不是因为我们还能遇到一模一样的事情,而是为了在读史之中读懂人性。
    中国是个喜欢记录历史的国家,从官方正版书到书生随笔,从先秦直到当代,我们的历史文卷浩如烟海。我相信,我们的祖先那么热衷于记录历史,将立德立言立功视为人生的三大追求,绝非无因。中国人喜欢记录历史,也喜欢涂改历史,在史书上无数失败者盼着后世人还与公道,无数胜利者不但想掌控历史的现在,更想掌控历史的未来。这也导致我们的历史,经常抽风,仿佛忽然间历史就这样了,忽然间历史就那样了。但是,历史是不会瞬移的,它不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从A事件到B事件一定有那么一条虽然崎岖难行但确实存在的道路。
    虽然历史的真相落到史书上,可能只有只言片语。但真相就是真相,无论上多少遍的油彩,它的底色依然会从缝隙间漏出,史书并不仅仅是个别帝王将相炫耀自己光彩的功劳簿,更是后人审视历史,记取经验教训的一个个真实案例。
    《相信未来》一诗中说“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古人所谓,悠悠众口,史笔如刀,说到底也就是对后世人看破真相的敬畏。
    《历史的模样》给我的感觉,就是透过史书上的只言片语,从人心人性出发,以缜密的逻辑捕捉真相。当我们随着作者的娓娓道来,慢慢从夏商周开始往下了解我们的历史,慢慢就真正拥有了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