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诚恳的未完待续 ...
-
(一)
或许您是隋唐时期的历史爱好者,或许您只是喜欢那段时期的英雄传奇,或许您从小就开始研究隋末唐初的历史典籍——现在,请抛开您手中和心里所有的和历史/演义相关的记忆,跟着我走进一个花团锦簇如花似玉美奂美仑天马行空的世界。 PS:由于本次历史穿行列车车速极快,中途还可能会有冰山经过,因此,请各位先穿好毛衣和马甲。
(二)见微知著
有那么一刻,我忽略了很重要的信息。
又有那么一刻,我以为我眼花了。
还有那么一刻,本着与人方便自己方便的原则,我一直提醒自己,不要再对文章吹毛求疵。
然而,我终究还是没能厚道起来——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唐国公李渊夫人窦氏,过世的时候,已经超过了四十岁。
除非是负责记载的人和李渊自己本身都记错了,或者是为尊者讳隐瞒李渊“一树梨花压海棠”这个事实,否则,我无法理解“夫人和玄霸夭亡”这句话的用词。
当然,诸位亲爱的兄弟姐妹,不排除我是个大俗人因此无法理解“夭亡”这个词在中华传统语言中的美丽意境。
我努力揣想,莫非,特意地使用这一词语,是为了向我等俗人展示,窦夫人历经风霜雨雪,仍旧青春不老的容貌和心情?
(二)分金掰两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这句话从古流传至今,一时间,我也很难去查明,究竟是何时何地何人创造出这句千真万确的朴素言语。
但是至少,我知道在大业十三年之后,山西河东讨捕大使,太原留守,骁卫将军,唐国公李渊,肯定是当了家的。
我当然也知道,当时,以不足五千的人马对抗□□,是一件非常难以达成的任务,但是,至少李渊在某种程度和某段时间内,达成了——虽然,不久之后,他就和不得不和□□人联络感情。
所以,我明白,李渊当时捉襟见肘的处境和他当时不满、郁闷、担忧的心情。
当时,太原的兵马,真的得小心小心再小心,仔细仔细再仔细地使用,钢用在刀刃上,钱用在该花的地方。
节俭是一种好习惯,真的,我承认这一点。
但是,被讨价还价的那一方,可不会承认——只会承认太原毫无诚意结盟,而且,和毫无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的太原,毫无结盟的必要。
当然,如果□□始毕可汗阿史那咄吉世,是清朝道光皇帝的前身——那当我没说吧。
(三)唯物主义
其实,我不是个唯物主义者,鬼神什么的,我都相信他们是存在的。
我想,要做纯粹的唯物主义者,应该很难,非常难,极其难。
尤其是在一千多年前的封建时代,那个时候,鬼神和谣谶之类,应该是当时每个人生活中甚至大历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当然,在现在看来,这些,都属于封建迷信的范畴,但是在当时,从上至下,帝王公卿将相以至贩夫走卒,对此,即便不是百分之百的相信,至少也都接受了心理暗示。
天意在己,天降祥瑞,是何等幸福的事情。就算是有假,假的,也是对方的,而不是自己的。
但是,或许,一代英主的思维,和寻常人不同,非寻常人可比吧。
但是,原则上,一代英主也不应该在危急存亡之刻,光明正大地不屑“祥瑞”吧。
当然,或许我对史料的解读是错误的,当时,在乱世中,已经产生了先进的唯物主义思想,而,广大劳动人民是最聪明的,所以,他们一定可以理解祥瑞是多么的可笑,只有人的力量才能够解救自己,所以,就算是天下诸处皆有祥瑞现世,昭示其余诸势力皆应天命,广大劳动人民还是会坚守自己的阵地。
原来,祥瑞志,是后世的史家为抹黑前朝创造出来的。
(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在下是个懒散散漫的自由主义者,自知无组织无纪律,平生想的就是吃了玩累了睡饿了醒再开吃。
但是,在很多时候,还是不得不,有组织有纪律的。
幸好当年考大学的时候,没有报军事院校,否则,在下一定会很惨,几年下来,就算不扒层皮,估计也掉了很多膘了。
没办法,谁让军人就和平民不一样呢,一叹。
不过不管怎么说,这太平时代的军人,还是比战乱时代的军人幸福多了。
至少,不会轻易地产生非战斗减员这回子事情。
尤其,在撞上了极其严厉严峻严肃严酷的上级的时候,因为无以服众,所以,借个小错,杀鸡儆猴——比如说,拿了小贩一个桃子(在此,我们就不讨论为何在乱世中,大军行进时,路边会有胆大包天的小贩叫卖桃子,兴许,这个是另一种类型的箪食壶浆呢?)。
军法果然是残酷无情,不容置辩的,因此,倘若真的进了军队,每走一步都得小心翼翼,倘若什么时候踏坏了道边果树上掉下来的一个果子,被划为十恶不赦的“损害群众财产罪”可了不得。
因此,才有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的说法吧。
再因此,才会有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的事情发生吧。
PS:严正声明:在下兄长所言,当时统军的唐国公二公子看上了卖桃子小贩的事情,纯属胡说八道,与在下无关。
(五)半渡而击
我老家有一条河,将县城一分为二。河两边都有城墙堡垒,虽然年久失修都已颓败不堪,但是,还能勉强看得出来具体方位。河虽然不宽,但是据说当年太平军想渡河时,攻打了许久,都不能下,只得绕过此处,另找别处渡口。
渡河作战是很难的,尤其对攻方来说——这个是我小时候听了这段传说之后,懵懵懂懂的想法。
然后,稍微长大了一点,看史书上的战例,知道还有半渡而击这么一回事。
但是,毕竟没有专门去研究,所以,那个时候我也并不知道,原来,守,也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尤其是打算对敌方来个半渡而击的时候。
首先,你得先派一支队伍,找个水浅的地方渡过河去——我曾经沿着我老家的那条河走了很久很久,都没有找到适合骑兵渡河的地方——水深,而且湍急。
其次,你得确定对方的将领,看见这支奇兵渡河的时候,不会分兵过去拦截——或许真的不会,因为大概这支奇兵要绕出一两百里甚至更长的距离才能找个水流平缓的浅处渡过河去,没有望远镜这边还真的看不见。
再次,这一支奇兵过了河,还能保持战斗力——不过,历来,在明君英主部下的将领和士兵都是超人。
真的,都是超人,因此,才能做到半渡而击。
(六)斥候何在
奸细,细作,斥候,间谍。
这些名字,听起来都很不入耳。
但是,这一类人,在战场上,是必需的存在。
否则,军队便会成为聋子,瞎子。寸步难行。
当然,如果是双料间谍,会很惨。
因此,才不把斥候远远地派出去打探军情,万一他们反叛,对自己这边,是多大的伤害啊。
因此,在主将没有涉足的领域上,是不应该存在斥候这般生物的,只有在主将平定了的疆域里,斥候才能够自由的活动。
譬如说,锦衣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