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二章 ...
-
林清:
认识月明的那一年,我刚刚11岁,北方有一个叫做唐山的城市在一夜之间成为平地,父母都是医生,在唐山那个城市足足呆了两个多月,他们回家的时候带回了一个小女孩,虽然在电话里父母尽够详尽的给我描述了她的样子,但见到的霎那,还是给了我足够的震惊,那时候的月明穿着一间小小的碎花衬衣,头发有些稀疏,是我们小时候很常见的那种妹妹头,小小的脸庞,很白,像博古架上上好的瓷器,美丽却非常易碎,妈妈告诉我,从她幸存至今还没有说过一句话,也曾找了不少懂心理的同行,但是效果不是特别显著,我望着她低垂的勃颈,一股莫名的心疼和无措席卷了我,所以当我告诉他我是她的哥哥林清的时候,她居然抬起了头,叫了一声林清,虽然几不可闻,但足够让全家欣喜若狂。我一时高兴的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想将所有我喜欢的东西都拿给她,却不知道她喜不喜欢,很多年以后,我才知道,我想给的东西,其实叫做幸福。
月明的美貌和遭遇一下子成了周遭人们议论的主题,所以当两个月以后,我牵着她的手送幼儿园的时候,最常听到的是,“这就是灾区的那个小西施呦,可惜脚跛了,命更薄呦。”
我很讨厌这种声音,于是想到,也许可以换一个城市生活,好在父母和我的想法一致,5个月后,我们全家迁到了另外一个城市,在这里月明真正成了我的妹妹。她做噩梦的次数越来越少,人也渐渐开朗起来,有一天她问我,“林清,我以后再不能跳舞了吧。”那是月明在南方的第一个儿童节,全班40多个小朋友,独独她没有节目,
“可以,只是还需要动手术,有些疼,怕不怕?”看着她明亮的眼睛,我觉得通过手术的方法让月明的腿康复有些残忍,如果我能代替她手术,换成是她的腿康复就好了。
“那就是说,也许有一天,我可以象以前一样表演一个节目。”她的小脸上露出了笑容,很轻很柔。
后来我通过妈妈了解到,月明的亲生母亲是艺校的舞蹈老师,月明从小就能歌善舞,她演的铁梅、白毛女曾经让很多大人汗颜,可惜的是一切止于那场天灾。
那个儿童节,月明表演了一个非常棒的节目,手风琴独奏-----《我们的田野》,中间费了些周折,我允诺了园长,帮他的儿子在下个学期数学突破70大关。
月明的本性很开朗,只是很怕阴天,尤其是打雷的夜晚,开再多、再亮的灯都没有办法消除她的恐慌,后来我试着翻出了家里的烛台,点上上好的红烛,月明渐渐能够在故事声中进入梦乡,这个习惯延续了很多年。
月明是个幸运的孩子,一年之后,她的腿因为手术的成功完全康复,只是踝骨的内侧打上了钢板,她完全忘记了手术的疼痛,遇到让护士头疼的孩子,会帮忙哄小孩子,给小孩子唱首歌或者出让自己的蝴蝶结,她笑起来非常灿烂,以至于出院的时候,每个小护士都很不舍。
我喜欢打扮月明,她是那种穿什么都好看的女孩子,粉白、靛青、苹果绿,妈妈常常笑我说对于月明的饮食起居我已经到了苛刻的地步,我乐此不疲,有时候也因此而困扰,比如说会有同班的男孩子扯她的头发,掐她苹果般的小脸,我曾经郑重的找过她的班主任,她和我的母亲一样反应平淡,说一般小男孩会对自己喜欢的小女孩用这种拙劣的表达方式,最后我还是通过努力使这种状况得以改善。
月明是那种做什么都能做好的孩子,有一阵子,小女孩们兴起了编织东西,我的小到围巾,大到毛衣,父母的不一而足,甚至连家里买菜的菜篮子,月明都能用地毯线编织的篮子取代,我嫌这种事情费眼,一度明令禁止,她也没有坚持,偶尔在我鞭长莫及的时候小小的踩一下红线,她用钩针可以勾出大朵的牡丹,用来做桌布,非常漂亮。
我们家的人习惯在一个老裁缝铺子里做衣服,裁缝的老伴有一个拿手的绝活,一手很漂亮的苏绣,在某个夏日的午后,老婆婆碰到了月明,使我想起了武侠小说中的世外高人找到了关门弟子,月明自编织以外又多了一项别人不太擅长的喜好,刺绣,她的手很细、很长,坐在核桃树底下,手拿绣花架子的月明给人一种很仕女的感觉,这也是一项很费神的事情,月明没有特别沉迷,但却养成了一种习惯,习惯在我的白手帕上绣上一点清秀的图案。这件事,使得林家的富贵在传说中又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林氏集团的少东连手帕都用古董级别的,这种传言从18楼的秘书处不胫而走。
她会拉小提琴、弹钢琴,手风琴自不必说,写一手漂亮的小楷,但也有她不太擅长的,就是做饭,这一点她很不服气,在尝试了N次之后,终于放弃,其实,月明这种女孩子怎么能下厨房呢,我的休闲之一,就是研究菜谱,在我高高的书架上,有两排的空间用来放各式的菜谱,一度让有些人误会这些书里暗藏玄机,是商场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典,其实我的想法很简单,很喜欢看月明胃口大开的样子,小时候,父母当夜班的时候居多,给月明做好吃的东西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月明的功课一直在中上的水平,关键的考试总能在10名以里,这种成绩就是一个连年考第一的学生也很难维持,月明的算盘常常是在我的讲解中进入梦乡。她的梦想是地质大学,关于地震的研究,我一直知道,好在,我所在的城市有全国最好的地质大学,否则,是一件很麻烦的事。
月明大多数时候很随和,固执起来却很让人没辙,比如考上大学以后,她开始将我给她的零花钱冰冻,她的文笔不错,从中学开始就陆续收到一些稿费,大学的时候,她成了一本旅游杂志的特约作者,兼了一个高三学生的家教,林林总总,大约能够自给自足,这一点,我与她严正交涉过多次,我这个惯于在商场上无往不胜的谈判专家,常常败在这个小女子的巧笑嫣然里,“林清,总要给别人点平衡吧,我长得这么漂亮,有你这么帅的哥哥,再那么无所事事的做大小姐,有点过呀。”
“好吧,只要你喜欢。”我无奈的叹口气,望着她的笑脸,像九月的白菊一样鲜妍。
我人生的鲜明记忆,所有的几乎都是关于冯月明的,从见到她的第一眼开始,从来都没有打算改变过,只是,不知道,月明的幸福是不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