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1章 ...
-
因用的是朋友id,而其对长评的执着,我又实在写不出多余的话语,除了一些对文章的自我见解,在后面又多加了一些碎语,多是实感,并无深究。
沈离歌,苏慕雪,两名人如其名,温文细致的女子相遇于雨后初霁的日子,‘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一如她们细腻辗转之情感,不知情动,一悟已深。
她们的相知也应了开头,初遇时的三个真,夜色下于‘朋友’的吸引迷惑,告白时的误解,争锋时的有意,决裂,妥协,求情,这横竖在她们间的,偏偏就不只明争暗斗。道是无晴却有晴,这便让她们猜忌却靠近,吸引而迷茫,这心事心意倒使她们知应一起,背影安宁,握手自然,选择坦言,遇劫不弃,默契渐成。慕雪如歌,娓娓动人,本是自身音韵,也因觅得知音。
该是道出相爱了,便有了之后的辗转,守夜时的相持,私奔似的逃离,担当下的柔情,初入楚京的担忧,结发时的激动,以及下一刻的震惊,归途中的纠结,约法时的迷惘,还有之后沈园的自在,朋友关系的自欺欺人,夜曲的转折,晚安里的甜蜜,醉酒后的陪伴,约会甜蜜,相濡缠绵,相忘困苦,感性的霸道,柔情的梳头,那一日的惊喜,信任,同宿,分离,一句‘我信你’,一碗清粥,一封情书,她们之间的感情细流终于交汇,而续婉转,却更浓情。可,终是遇到了阻障,回门时苏夫人的虐爱,成灰的书信,两名女子的恋情,终是他人眼里的离经叛道有悖伦理。离歌泣雪,泪温热,雪冰凉,本是融情的柔絮,却忽视不得内里生生的哀痛。作为旁观者,只能叹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此文本是朋友推荐,深看下去,已‘爱不释卷’。又因惯懒,准备当回霸王的,但看到文案里‘随缘’二字,忽起了兴致,便琢磨出了以上言语。还看了些评论,倒也解读了文案里的‘随缘’二字,又多了些想法,而做了回中立者。对于如此,只想说作者与读者唯一的联系便是这虚构的文,既不能反应完整的作者,又不能共鸣全部的读者;作者的剧情,即使是悲情,也是文章的梳理;读者的留言,即使是牢骚,也是因喜爱文章而起,何必硬要相辉相映。只冀各自看开,一切随缘。
以上便是我的有感于文,已好久不‘咬文嚼字’,且着实喜欢此文,便挑了文里一些字眼,写了这段,只可惜我遇文太迟,无法揣摩作者当时的心境,又可惜我遇文太早,无法看全故事的所有,所以只挑了文中描述最多的感情线写下感想。若有误,望海涵。
最后,P个S:很喜欢作者对相濡相忘的见解。另,附诗一首,无关风雪,以作结尾:
似胜雪色冰洁薄,仰空慕月圆缺酌。诗唱歌赋话不说,自古离殇别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