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 天下为轻卿为重——评《天下为卿》  ...
            
                 
                
                    - 
                          天下为轻卿为重
 很早就想为这篇文写个长评,因为是自己太看重的文字,反而轻易不敢下笔,总怕说不好、说不全,说不出我心中所感。
 可是今天是中秋,花好月圆人团圆,不说点啥,对不起这样的好日子,对不起刚刚从沉眠中苏醒、好似脱胎换骨的樱瞳。
 是的,樱瞳。美如樱花,纯如清瞳。当她带着一丝娇憨三分狡黠,将程陵一通乱指引离大道那刻开始,南梁血雨腥风的历史已经悄然拉开了帷幕。少年得志的程陵大概从未想到过,这一时邂逅的纯美少女竟然会成为他半世流离的祸端,如果能预知后事,不知他是否会后悔最初的选择?当之之大人行文过半,程陵的炮灰命运初显端倪,我曾反复揣想过这个问题。最后的答案是:不悔!因为最初的程陵,尽管在战场上杀伐果决如有神助,其实在本质上,还是个保留着侠气与梦想的三好青年。所以他才会千里护送一个初初接触的“小兄弟”,所以当知道这个小兄弟其实是潜逃的太子妃时,他才会坚决地判断“这其中定有误会”,才会信心满满地替她去找景皇子解释。当他一直崇敬的景皇子唇里冰冷冷地吐出“斩立决”三字的时候,只知侠气不知权谋的程陵心中不知是何等感触?
 其实,跟程陵对樱瞳的感情相比,我觉得他跟萧从景之间的关系更有意思。程陵爱樱瞳,毫无疑问。这是初涉情场的少年对心仪的女孩毫无保留的爱,从此天翻地覆赴汤蹈火在所不辞。那么他对萧从景呢?当萧从景还是“景皇子”的时候,即是他的主上也是他的伯乐,内心深处,这单纯憨直的少年怕还曾偷偷地将其引为知己吧?我总觉得,少年对友情的纯粹与忠实并不比爱情
 来得逊色,程陵对萧从景有忠心有崇拜更有朋友间的全心相托。因此当“斩立决”带来的惊痛淡去之后,程陵其实还在幻想有一天能对萧从景解释,这是他作为臣下的忠心,也是他最为朋友的信义。因此当他跟樱瞳在千里流徙中情感滋生再难压抑之后,他对逼得他四处流亡的萧从景不是恨,而是愧!如果没有萧从景的步步紧逼,如果没有最后樱瞳的舍命相救,我相信他这一生都不会与“谋反”二字扯上什么关系。
 樱瞳之后的程陵失去了心底的那抹亮色,铺天盖地的血色泯灭了他对萧从景的最后一丝愧疚和希望。荆州城下五万士卒,程陵立于城楼剑指东向。少年将军的历史终于成了过往。
 
 我想,听到程陵谋反的那一瞬,新帝萧从景心中是悔的。他的悔,应是悔当初思谋不周,给了程陵脱逃的机会!作为擅长权谋之术的皇家子嗣,萧从景的复杂远不是单纯的程陵可比。他心中也有善,但是他的善压抑至深,寻常人看不到。樱瞳一开始便只看到他的残忍,看不见他的深情,因此对他畏如蛇蝎。像她那种在桃源似的环境中生长起来的白莲,怎么能理解在险恶的皇权斗争中低枝敛翅的苍鹰呢?因此,她的仓皇逃离,实在是合理以极。
 “冲冠一怒为红颜”,当樱瞳潜逃民间时他的所作所为,到底有几分是出自被心上人背叛的愤怒,又有几分是为了营造一个色令智昏的庸碌皇子的假象?或者,兼而有之。他下令斩杀程陵,究竟是由于他夺走樱瞳的误解,还是忌惮他如日中天的声名,抑或只是为了示弱人前以图良机?或者,也是兼而有之。为人君者,不但要对别人狠,也要对自己狠。斩杀程陵,顶多算是自断臂膀,失去樱瞳,却是挖心之痛。从这点来看,萧从景离一个真正的乱世枭雄还差了一步之遥,他做戏做到了真,对樱瞳执念既起再难放下,这是他作为君主最后的任性。如果他能挥剑断情丝,放弃对已为人妻的樱瞳的执着,程陵或许不会反,他新握住的权柄也能更稳固些——然而他的心不允许,他的骄傲也不允许!
 
 樱瞳的死是一个转折,程陵举起了反旗,在杀戮的路上越走越远。当年一腔热血的纯朴少年渐渐变得成熟,他学会了权谋而忘记了纯善,那个“还民以安建一个清明盛世的梦想”早就褪色。而萧从景却在获得了皇权之后渐渐展现光华,他为了国事劳心劳力,一心要巩固国防赈灾兴邦,哪怕从前的帝王没有什么“为国为民”的高远境界,哪怕他只是为了实现自己理想体现自己价值,我也觉得,这样的萧哥,光芒四射。他有凌云壮志,他有经世之才,他有柔情万丈,要说缺,他缺的仅仅是一点时运!而这点时运,之之这大神却吝啬地不肯赐给他。
 
 故事未完,我不知道真正的结局到底如何。樱瞳已醒,明显遗忘了与程陵的过往,我不禁想,走过那么多里路,经历那么多的悲欢离合,究竟是为了让当年那不谙尘事的少女真正成熟,能够将那个站在权力之巅的男子引向对的方向,还是为了在他从高高的云端跌落,能够给他一份心灵的慰藉?
 总觉得程哥像一把刀,铁血黄沙百战杀敌,砍磔间却钝了刀刃,血色污浊了最初的清明。
 总觉得萧哥像一把剑,千锤百炼一朝出鞘,急欲扫清乱世浊气,龙吟在耳却隐然有了断剑之声。
 不是我太消极,只是乱世的画卷用色再绚丽,也掩不住底色中那抹淡淡的苍凉,让人看着看着就忍不住心生惆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