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无间道Ⅱ ...
-
一部剧的成功离不开各部门的努力,其中演员的演绎是我们最直观的感受。
这部剧最大的惊喜不是黄秋生、吴镇宇、曾志伟或者刘嘉玲,他们之前的演艺道路决定了这一次的角色对他们来说没有挑战性;余文乐和陈冠希才是这部剧的出彩之处,不是他们的戏有多好,他们胜在年轻,参与到这样大制作的戏对于他们之后的道路很有帮助,当然到了今天他们的发展也不怎么样这是后话。
吴镇宇是我最喜欢演员之一,他的演技毋庸置疑。倪永孝这个角色对他说相对简单,他像一个儒商多过像□□老大。沉默内敛的性格对于刚进去演艺圈的人容易演绎成无表情,而他的每一个微表情,说话的语气,措词哪个字轻哪个字重都非常精准。
黄秋生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演员,我觉得他的气场非常大,而且收不住。吴镇宇是演电影可以放出来,演电视剧又可以收进去,锋芒可以不那么尖锐。黄秋生就不行,他的个人特点太鲜明,每次看他的电视剧我都特别容易出戏。
曾志伟我不是不喜欢,只是看着他我就觉得很励志,这个想法盖过了其他,所以我没有办法客观评价他。
刘嘉玲是个真正的女人,她太适合mary这个角色了,无论她多大的年龄,她的风情万种都让一般人陷入其中无法自拔。
我想如果没有艳照门我会大声宣布欣赏陈冠希,比演技,余文乐无疑更胜一筹。但是对于感情戏,我觉得陈冠希处理得更为妥帖。无论是面对刘嘉玲时羞涩隐忍的爱恋,还是影片最后的那个宠溺的表情都非常非常让人觉得心疼。
再说说几位配角,张耀扬根本不用演,他的长相太具有标识度,没有谁比他更适合做老大的头马;廖启智饰演的三叔一直都没有表情,我觉得后来的《证人》中的角色还是要更好一些;□□可能是喜剧演多了,觉得他非常喜感,喜感多过憨厚。
再针对演员说说他们各自重要的几场戏。
余文乐和陈冠希在这一部戏中没有对手戏,比较他们的出场。陈冠希把手插在口袋中跟在刘嘉玲后面无所适从的样子,他的目光一直追随着刘嘉玲,她说什么他都接受,那种小弟的顺从和听话表现得很好,更好地是他表现出了隐忍的爱慕之情。不过,他在气势上一直输了,在后来与刘嘉玲的拉扯中,他作为一个男人力气上肯定好过她,可是他不敢挣扎反抗,是因为他的自卑,在她面前他一直都没有一个作为男人该有的勇气。余文乐严打□□的戏份没有播放,□□的累累伤痕可以展示出余文乐对□□的憎恨,斯斯文文是个很贴切的形容,如果不是那些伤痕他像个学生多过警察。
说说刘嘉玲在机场的那场戏,他们四目相对,陈冠希一直满含眼泪,他耳边回响的那句表白,冷静放下手机,默默看着她的尸首,低下头紧闭双眼。几年后,曾志伟问他mary走的时候有没有找过他,,他转身侧对着曾志伟,没有否认也没有承认而是换了个话题。最后一个镜头,他一直很冷静,公事公办的样子,直到她说mary,他抬头了几次望着她笑了,她很醉而他很容忍。
可能是我太喜欢梁朝伟的演绎,所以对于余文乐演绎的陈永仁没有太大的印象。不过,我相信他从来没有想过要杀倪永孝,他虽然不认同阿孝的做法,在心底里他觉得坐牢已经是最好的惩罚,保住他哥哥的性命是他一直在做的,他扑到阿孝是本能地,即使就在刚才他还见识到阿孝的残忍,他最后的那一个拥抱也是不经思考,是下意识的。
倪永孝搞定四个大佬这一场戏异常精彩,四个大佬这边很热闹,外面的警察也很多,唯独倪永孝身边只有两个人,他拿着电话用沉痛低声的语调说着一句句威胁,两个电话搞定了四个大佬。他与黄秋生起冲突的这一场也表现出他的弱点,他的责任似乎是维护自己的家,不能容忍自己的家人受到伤害。倪永孝杀罗继这一场戏,我觉得他近乎残忍,他先让罗继处理了那三个叛徒,然后平静的一句“你是警察,我是□□,各安天命吧!”就把罗继杀死,他的残忍也提醒了阿仁——道不同不相为谋。最后一场与曾志伟斗智斗勇,他一开始控制得住场面,他以为自己掌握了阿深的弱点,后来他惊慌失措发现自己的弱点被人掌握,他疯狂地捉住阿深失去所有理智,他拿出了阿仁怀中的窃听器,眼角的泪滑下来,他没有想到身边这个亲密家人出卖了自己。
胡军被烧死那一场戏,黄秋生呼天抢地哭了,还是说这是电影,一点都不觉得过,反而很真挚感人,如果是电视剧就太多了。
最后说说这部戏的主题,我觉得还不完全算是无间道。事实上,这部戏更像□□片,主角是吴镇宇和韩深,吴镇宇利用四个大佬之间的矛盾统治他们,最终杀害他们,韩深最后利用警察杀害韩深。最大的感受是如果没有弱点就会无所畏惧,可是一个没有弱点的人还是不是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