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1章 ...

  •   四粉们觉得八爷党什么都不做的话,雍正这么对八爷党有些说不过去。于是就觉得按人之常情来讲,一定是八爷党对不住雍正了,雍正才奋起反抗。

    事实上,就是在康熙死掉的那天起,还没有做什么的八爷党们就被雍正盯上了。为什么第二条就降密旨要收缴十四的奏折?为什么对老十不能给一点体面,“必寻出几件事来”?加封廉亲王真如雍正标榜的是宽宥?那看看他在加封的同时,是如何对待胤禩的妻族的!
    对雍正此番行径,我也不想多说,这叫谨慎,这叫防患于未然,这叫先下手为强。从为君的角度,不是你错了,而是担心你可能出错,所以你就得死。这样的思维本无可厚非。但是,请不要得了便宜还卖乖,标榜出你错了我才奉天防范你、惩罚你的姿态~

    重点看看雍正让延信收缴十四奏折书信的密奏,看看雍正如何吩咐手下一定要挑出老十的错。可想而知,一开始雍正是如何恨恨的姿态要对付以胤禩为首的十四党的!

    14.胤禵
    雍正在康熙去世后第二天(十一月十四日乙未),就下令限胤禵于二十四驰驿来京,同时,晋封公延信为贝子,命延信驰驿赴甘州。延信走后,雍正又发一道密谕给他:
    你抵达后,将大将军王所有奏折、所有朱批谕旨(及伊之家信),全部收缴封固后奏送。如果将军要亲自带来,你从速开列缘由,在伊家信(等)带至京城前密奏。你若手软疏怠,(使伊得以)检阅奏文后,并不全部交来,朕就生你的气了!若在路上遇见大将军,勿将此谕稍有泄露。《满文档案中所见允(胤)禵皇位继承人地位的新证据》杨珍

    雍正总是想着十四要篡位,有些风声鹤唳,抓紧时机给十四找理由。雍正责问延信,当时十四有逆理之言,你为什么不上报?延信很莫名其妙,回奏了,根本没有的事儿啊?这看得出,雍正对于网罗罪名的迫切心理。
    西安将军延信奏报允禵未与臣言逆理之语折(雍正二年十二月十二日)
    臣延信谨密奏:为奏闻事。
    切臣遣赉奏圣主万安之侍卫那达齐于十二月十六日到,臣请安折内奉朱批:朕躬安。尔可好?钦此。臣因得见圣躬万安,不令不胜喜悦,且天下所有闻知者无不欢悦,又谕:尔可好?钦此。圣主温旨,臣延信实难仰承。
    又臣奏甘州地方收粮折子,奉朱批:览奏甚为喜悦。又因尔之子奎辉,有几句闲话,将口寄年羹尧。又允禵于宝德州与尔说逆理之言,尔为何不奏?著详尽书写奏来,勿毫隐瞒删减。钦此。臣于六十一年十二月初六日宿于建安堡之日,允禵曾歇宿于玉林。初七日,臣往里来,伊往外去,经过双山堡见允禵,握手哭泣,入铺子而坐,问臣:皇父何病?此事于梦中亦末想到,岂有此理?等语。臣延信曰:臣等查仓毕,十一月初八日赴海子奏事,皆蒙觐见,询问仓事,颁旨良久。当日皇上气稍弱,颜色略瘦,次日即幸畅春园。我八旗大臣等初十日请安时,降旨曰:尔等不必再来。钦此。十四日臣等才闻知,遂纷纷离去,洵未梦见此事。等情。告诉毕,伊哭泣良久,臣起程往里来,伊往外去。此事先曾皆密奏以闻。臣延信复行追想,并无在宝德州见允禵之处,而见之于双安堡,并末向臣说逆理之言。当日允禵向臣延信问话、哭泣时,言语只是惦念,诚有与臣说逆理之言之处,臣当即陈奏,不敢代允禵隐瞒。臣延信至愚极陋,自幼照皇上所委遵行,除皇上外,不惧任何人,圣主亦稔知之。
    又奉皇上批示:因尔之子奎辉,有几句闲话,将口寄年羹尧。钦此。臣尚未得知奎辉有何缘故,现无言可奏。为此,将朱批折子,一并谨密奏。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四日乙未,命皇十四子、大将军贝子胤禵,将大将军印敕暂交平郡王纳尔素署理,与弘曙驰驿回京奔丧。【注意,是委婉的说是暂交】
    十二月初四,仁寿皇太后说,“钦命吾子继承大统,实非吾梦想所期”
    十二月十二日癸亥,以辅国公延信为西安将军,仍署抚远大将军印务。【十四要是还相信是暂交,就是傻了。雍正架空十四的目的昭然若揭。】
    十二月十七日戊辰,抚远大将军、贝子胤禵奉诏奔丧抵京。谒梓宫、贺登极,有了见新帝不跪的事,被老八劝说。
    雍正元年四月初二辛亥,命皇十四弟、贝子允禵留遵化守陵。 (软禁了)。又命胤禵家人雅图、护卫孙泰、苏伯、常明等永远枷示,伊等之子年十六以上者皆枷。
    五月十三日辛卯,革贝子允禵禄米,云贵总督高其倬因“于疏中误以大将军与皇上并写。以允禵在军时唯以施威僭分为事,致官吏畏惧”被革职留任。
    五月二十三日辛丑,仁寿皇太后乌雅氏逝世。因为皇太后固执不肯移御宁寿宫,仍留永和宫,所以徳妃一咽气,就把她的棺材奉安于宁寿宫,三日后才恭移该放的寿皇殿。太后逝世当日,晋贝子允禵为郡王,命仍留汤山,又命贝子允禑往驻景陵。
    雍正二年闰四月十三日丙戌,贝勒阿布兰因从前阿附胤禵被议罪。“允禵自军前回京时,伊特出班跪接”,康熙年间,宗人府建立碑亭,阿布兰“并不颂扬皇考功德,唯称颂大将军允禵”。五月初七日,将阿布兰降为辅国公,撤出部分佐领。
    雍正二年七月初十日辛亥(8月28日),胤禵福晋因延医病逝。及骨灰塔事件。

    9.胤禟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康熙驾崩,尸骨未寒,雍正就当场给了宜妃没脸。“当圣祖崩时,妃方病,以四人舁软榻诣丧所,出太后前,世宗见之,又傲,世宗为诘责宫监。[清史稿列传一 后妃]”
    六十一年十一月,“梓宫前上食举哀。塞思黑(胤禟)全无滴泪。皇上降旨询问。即出帕忿争。”
    十二月十二日癸亥,逮宜妃太监张起用、胤禟何玉柱等十二人,发遣边外,籍没家产。谕称:“如不肯远去,即令自尽,护送人员报明所在地方官验看烧毁,仍将骸骨送至发遣之处。”
    十二月二十四日乙亥,雍正帝命贝子胤禟往驻西宁。【康熙刚死了一个月而已】
    雍正二年四月二十癸亥,议处允禟。宗人府参奏:允禟差往西宁后,擅自遣人往河州买草,踏着牧地,抗违军法,肆行边地。允禟革去贝子、撤出佐领之处。
    元年二月初十日庚申,雍正帝因即位以来,施政受阻,被议者多,责皇九弟允禟及贝勒苏努等。将苏努之子勒什亨革职,发往西宁,跟随胤禟效力;其弟乌尔陈因同情其兄,一并发往。
    二年五月十四日丙辰,因“袒护贝子允禟、扶同隐匿”,处置苏努。革去贝勒,撤出部分佐领,同其在京诸子于十日内往右京卫居住。本年十一月十九日,苏努卒于右卫戍所。
    三年正月二十九日戊辰,“贝子允禟,外饰淳良,内藏奸狡,并不约束属下人等,纵恣骚扰民间。”后来的罪状上又说“且伊携带数万金、前往西宁、滥行糜费、买结人心,地方人等、俱称九王爷。”前后不一,切莫如是。

    10胤誐
    雍正元年正月十六日,遣胤誐、弘晟等护送以故泽卜尊丹巴胡土克图龛座会喀尔喀蒙古。
    雍正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癸酉,皇十弟敦郡王允誐从边外陀罗庙坐车入张家口关,署宣化总兵官许国桂奏闻,雍正帝密谕以“不可给他一点体面”,他下边人少有不妥,即与百姓买卖有些须有角者,尔可一面锁拿,一面奏闻,必寻出几件事来,不可徇一点情面。本日,许国桂奏报:允俄属下旗人庄儿、王国宾“骚扰地方,拦看妇女,辱官打兵”。已经锁拿看守。朱批:“甚好。如此方是实心任事”。命即咨部请旨。①《宫中档雍正朝奏折》第二辑。
    雍正二年四月二十六日辛亥,胤俄被“革去王爵。调回京师。永远拘禁。允<礻我>之子、与伊家产、及佐领下人员。将如何措置、并拘禁处所。著各该管处、另行请旨。”

    8.胤禩(至三年二月十四日)
    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十七日戊辰,抚远大将军、贝子胤禵奉诏奔丧抵京。扣谒梓宫时,胤禵拒不下跪,胤禩“向允禵云、汝应下跪”,胤禵“寂然无声而跪”,因胤禵“不遵皇上谕旨,止重阿其那一言”而嫉恨胤禩,认定胤禵受胤禩指使[“事事听从允禩之言。为其指使”]。
    雍正元年三月十三日壬辰,以吴尔占、色尔图等“无知妄乱,不安本分”,遣往盛京居住,夺其属下佐领。吴尔占,故安亲王岳乐之子,色尔图,岳乐之孙,本年十二月,撤安亲王爵。
    雍正元年九月初四日庚辰,雍正帝奉圣祖皇帝及其四皇后神牌升附太庙。时端门前设更衣账房,因新制,油气熏蒸,雍正帝怒,命管工部事之廉亲王胤禩及工部侍郎、郎中等跪太庙前一昼夜。
    元年十月二十一日丁卯,雍正降上谕指责胤禩伪孝,于诸大臣前讥讽。
    二年四月初七庚戌,把康熙责胤禩谕旨公示于诸大臣,“随以皇考从前所降谕旨、另行缮摺具奏。因请将此摺传示诸王大臣。”,责胤禩“奏事并不亲到”。
    二年四月初八日辛亥,因胤俄逗留张家口,再责胤禩,称“向来允禵、允禟、允俄等俱听允禩指示”。
    二年五月十四日丙辰,称责胤禩把议处胤禟一事和议处满丕事一同议奏,是包藏祸心。
    二年五月二十日壬戌,声称胤禩“至今与朕结怨”是因为“朕在藩邸,断不为其(朋党之风)所染”。(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他单方面认定胤禩至今与朕结怨,正说明了雍正一方与胤禩结怨至今。)责七十、马尔齐哈、常明等“皆夤缘妄乱之人,为廉亲王允禩之党”。命将七十革职,所查抄家产仍给庄亲王为修府弟之用。六月二十一日,将七十连同妻子发往三姓地方。
    二年八月二十二日壬辰,雍正帝责其与允禟、允禵等人于康熙年间“结为朋党”,自称“并无一人与朕有仇”、“并无一亲密太过者”,然后反问“若有私相往来之事、岂能掩人之耳目乎。”
    二年十月二十六日,雍正帝责福全之子裕亲王保泰昏庸。免其所管宗人府、礼部、都统、武备院及看守允禔等事,其子亦革退。十一月二十日,保泰因“不忠不孝”,又迎合廉亲王,被革去亲王。
    二年十一月初二日,谕责廉亲王允禩诡诈。时,允禩凡事减省,出门时不用引马。雍正帝以其“过为贬损”,不按定制,责其“巧取谦让之名,诳惑愚人,邀其称誉,怀奸败法,心迹昭然”。
    二年十一月十三日癸丑,再责廉亲王允禩阻挠政事。称“廉亲王存心狡诈,结党营私,凡遇政事,百端阻挠,颠倒错乱”。雍正看着在廷诸臣的神色,觉着他们在为胤禩抱屈,就指责他们“为廉亲王所愚”。又谕:廉亲王所办之事,皆要结人心,欲以恶名加之朕躬。
    二年十一月十四日甲寅,责“允禩存心阴险,欲加朕以轻陵工、重财物之名也”,因为胤禩等议称陵寝所用红土,折银发往彼处采买,可省脚价。
    二年十一月二十五日乙丑,岳周一案、牵连多人。责“廉亲王允禩、以私恩固结匪人”,“从前所犯之罪、较此重大者甚多”。
    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辛卯,将佛格、汝福均交宗人府监禁,因汝福原为允禩之党,在皇帝前又“显露悖逆之状”,其伯父、宗室佛格任尚书、都统时,“凡事舛错”。又“任意妄言,咨嗟怨恨”,并未能教训子侄,任汝福“肆行无忌”。①《上谕内阁》
    三年二月十四日壬午,责谕廉亲王允禩“怀挟私心,遇事簸弄,希冀摇动众志,搅扰朕之心思,阻挠朕之政事。”言:皇考梓宫运往山陵,向例用夫役二万余名,而允禩密奏拟减省一半。【这本是雍正准了的,后来马齐说会陷皇上于不孝之地,就翻脸快于翻书地换了说辞。】允禩又称上驷院畜马太多,欲行裁减,无非彰皇考糜费之名,或使将来有缓急时无所取资。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