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韩琦芍药,李固芙蓉。 ...
-
韩琦,(1008—1075年8月12日),字稚圭,自号赣叟,据《泉州府志》人物志-宦官卷记载,“韩琦出生于泉州北楼生韩处(现为泉州文管会立碑保护),为其父韩国华任泉州剌史时,即宋景
德年间,时任泉州知府韩国华与婢女连理生下韩琦。后随父韩国华迁相州,遂为安阳 (今属河南 )人,北宋政治家、名将。
据说宋代之后,扬州以栽植芍药为风尚,有一年春天,时任扬州太守的韩琦突然发现家中花园里有一颗与众不同的芍药花。一根枝的主杆上开了四朵花就已经很少见了,更奇怪的是,这四朵花在鲜红的花瓣中间,又各镶嵌了一根金黄色的细线,就如同一件大红袍上束了一条金腰带。蟒袍玉带就了不得了,还是金带,这是什么兆头?韩琦就像现在一些有钱人搞到了真正的羊脂白玉一样,迫切希望有人来赏识。
恰在此时,王安石和王圭途径扬州,闻得有这等奇事,自然赶来玩赏。可是,花有四朵,只有三个人岂不可惜。韩琦就找了一位平常与他关系不错的官员来一同赏玩。也许命该如此,在宴席快要开始的时候,这位官员竟身体不适,只得提前告辞。韩琦又找到了刚刚来到扬州担任大理寺丞的陈升之。这四个官阶不同的人,为了一朵异花,在韩琦家的后花园因缘际遇到了一起。宴会中,喜不自禁的韩琦剪下了那四朵花,每人各戴一朵。奇就奇在,三十年间,他们四个人先后都有了当宋朝的宰相的机会,在政治的舞台上呼风唤雨。这是巧合,更是奇迹。从此扬州便开始广为流传“四相簪花”的美丽传说。
传说唐代李固在考试落第之后游览蜀地,遇到一位老妇,预言他第二年会在芙蓉镜下科举及第,再过二十年还有拜相之命。李固第二年再次参加考试,果然如言及第,而榜上恰有"人镜芙蓉"一语,正应了那老妇的"芙蓉镜下及第"的预言。二十年过去,李固也果然如言拜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