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1章 ...
-
赵元俨?这人貌似不太……历史上八贤王是太祖之子赵德芳,不是太宗的儿子赵元俨,这个人是叫“八大王”,他的事迹与杨家将、包公的传说中那个八贤王相差甚远,虽然历史上赵德芳生卒年与杨家将时间不甚相符,但演义小说中八贤王原型是赵德芳,宋太祖赵匡胤次子。史载太宗后封赵德芳为八贤王,赐金简一柄,如不法之属得专诛戮。
赵元俨此人“坐侍婢纵火,延燔禁中,夺武信节,降封端王,出居故驸马都尉石保吉第。每见帝,痛自引过,帝悯怜之。寻加镇海、安化军节度使,封彭王,进太保。”
宋人的《道山清话》有载:真宗不豫,荆王因问疾,留宿禁中,宰执亦以祈禳内宿。时御药李从吉因对荆王叱小黄门,荆王怒曰:“皇帝服药,尔辈敢近木围子高声。”以手中熟水泼之。从吉者自言与李文定是族人。仁宗既即位,从吉使其徒乘间言于上曰:“顷时先帝大渐,八大王留禁中者累日。宰执恐有异谋,因八大王取金盂熟水,李迪以墨笔搅水中,八大王疑有毒药,即时出禁中去。”上曰:“不然。安有是事?若八大王见盂中黑水,便不会根究?翰林司且渲笔在熟水中也,则甚计策?当时八大王才到禁中,便要出去,却是娘娘留住,教只在禁中,明日即去。直是无此事,必是李从吉唆使尔辈来说。”上即位未及一年,英悟已如此。
这段仁宗与小太监的谈话中透露处这样一件事:真宗病重时,惯例使诸王各归其府,唯有八王赵元俨因有帝宠,以“问疾”之名拒不出宫。在皇位传承的紧张关头,八大王之心昭然可见,于是当时宰相李迪正理不行用怪招,赶八大王出宫。李相公四下遥望,正看见翰林院给八大王送热水。只见李迪提起笔里,就在热水瓶里涮了两涮,于是银瓶盛墨水,黑白很分明。照样给他送去.....八大王以为银瓶中的是毒水,连忙跑了。
史载仁宗冲年即位,章献皇后临朝,自以属尊望重,恐为太后所忌,深自沉晦。因阖门却绝人事,故谬语阳狂,不复预朝谒。刘太后是赵元俨的嫂子而不是嫡母,太宗还留下了“兄终弟及不详”之语,赵元俨因书法出众、事母至孝名声不错,但在尚文的宋朝也并不十分稀奇,真宗也不止这一个弟弟,赵元俨为什么觉得太后会“忌”他?显然真、仁宗朝交替之时,他在其中有某些干系。
ps,《道山清话》作者已失传,但据后人考证,可能是韩琦之侄、时任少府监的□□彦或太府少卿陈纮之子。
再ps,不过是看到“赵元俨”三个字有感而发,咱不是来拍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