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1章 ...
-
说道做到,俺也赶出来了,快下班了,就先发了
青梅煮酒黛无双
说起来,有一段日子没写长评了,有点手痒,今天青梅万字,俺就献丑了。
最初看红楼是什么时候已经不大记得了,大概三四年级的时候吧,说实话根本没怎么看懂,大概就和今天看言情小说一样当故事看了。真正喜欢红楼大概是在八七版红楼放映的时候,虽然六年级的功课很重,但是我还是坚持着一集不落的看完了,如醉如痴啊,至今二十多年了,还能一字不落的背出葬花吟。为此在那之后曾经反复看过不同版本的,但是大概没什么慧根,也没看出刘大,周大那么多迷来,要不说怎么说人家能当红学家呢?
再读红楼就是近几年网络文学兴起以后了,最初是在jj看了几年清穿以后,书荒了,隔壁桌同事在潇湘看红楼,所以也转战过去,看了几部以后发现简直是狗血共天雷一色啊,实在是年纪大了,神经不够强悍啊,所以在转回jj以后看红楼的同人基本原则就是基本不看和数字沾边的,也很少看穿黛玉的,前者是因为在潇湘一眼看去都是红楼之禛玉--,或者祥玉---,要不就是红楼之水---,看得都快吐了,后者是因为可能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黛玉,我从不认为一个在当代物欲横流的社会长大的女孩,能够展现出黛玉的孤标傲世偕谁隐的绝代芳华,以及一曲葬花成绝响的惊才绝艳,所以很爱看红楼同人但多数是一些小人物的同人。说起来黛玉的同人,只有树大的《红楼如梦》我是非常喜欢的,主要可能和里面黛玉不是穿的有关系吧。
看青梅的绝代无双说实话实在是没书看了,没抱任何期望才看的,但不得不说它给了我一个意料之外的惊喜。首先作者青梅的文笔是很不错的,和树大的古色古香不同,青梅行文犹如青溪潺潺,流畅自然,虽没有奇峰险滩的雄浑大气,但自有一种江南的婉约清丽,尤其细节的描写非常到位,比如出场对林府花园的一段描写寥寥数笔,不足百字,就给读者眼前缓缓展现出一派江南园林的盛夏图景,翠竹,古树,一池碧水清荷,那行走其间的黛玉该是怎样的一位女子啊,请自行脑补啊,给人留下了无限的遐想空间。再比如黛玉进贾府前用了五个一时的排比生动的描绘出了贾母对爱女的无限怀念,对黛玉的慈爱和患得患失,对黛玉的描述很多同人这段都爱摘抄曹大的原文,但青梅只用了一圈云纹,疏疏落落的几点梅花,就勾勒出了黛玉的清丽淡雅。及至入V的四四凉亭戏玉一章对场面的描写,尤其是对荔枝和葡萄的应用惟妙惟肖,显示了作者对场景的把握,驾轻就熟,信手拈来。诸如此类还有很多。从中也可以看出作者似乎非常擅长景物的描写,无论是林府的清丽婉约,还是贾府的富丽堂皇都描绘的非常到位,及至人物的描写到服饰的描写无论是见客的清丽端庄,还是第七章的清水芙蓉,从中可以看出一点曹大的红楼风采,红楼梦原著中就非常重视这些细节的刻画。
对于情节和官配其实实事求是的讲四四配黛玉应该是一种很赏心悦目的配对,首先气质上二人都是清冷的气质,四四冷的刚硬大气,黛玉冷的清丽婉约,但我现在几乎很少看四四配黛玉的,主要是这种题材并不好把握,写不好就像潇湘的文,狗血啊,天雷啊滚滚而来啊! 而且四四是有嫡福晋的,对黛玉的地位的定位是非常困难的,神马一生一世一双人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后面情节青梅可能需要仔细考量的了.倒是二人的感情其实很容易,因为黛玉是穿的,从后世这么多穿越女主都喜欢四四的胸怀天下苍生,由敬到爱不难,四四在历史上不管神马原因不可否认是喜欢黛玉这种江南女子的,不管是前期的年氏,还是后来的谦嫔都是这种类型.分析起来也可以理解,四四是个冷硬的人,但是这种性格的形成和几十年的九龙夺嫡有很大关系,可是他的内心来说是一个喜欢小狗这样的人,其实应该是一个很温柔的人,所以喜欢婉约温柔的江南美女就很顺理成章了.
所以后面的情节其实青梅是给自己设置了巨大的限制,比起其他红楼同人或者清穿都不好把握,怎么把红楼和九龙夺嫡结合到一起非常困难,这两条线的脉络都非常清楚,只是一条是方寸之间的宅斗烽火,繁花着锦,一条是朝堂之上的风起云涌,天翻地覆,不得不说青梅给自己揽了一个瓷器活啊,让我们拭目以待,看看青梅的金刚钻吧,但愿不要像前辈曹大一样进宫啊,话说最近jj入V以后进宫的可不少,我们等着青梅完本的那一天啊,加油啊!
青梅煮酒论红楼,九龙烽火黛无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