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1章 ...

  •   吴大人后宅争奇斗艳。有“长者所赐”,伴随郎君成长的丫鬟姨娘;有美貌风流,宠贯一时的“掌印夫人”;有自己送出,但熟黯自己性情行事的,一旦有异心危害会更大的“不定时炸弹”。
    这种情况下,正室夫人通常会“示敌以强”——用自己的权威压住她们,让这些豺狼虎豹内心蠢蠢欲动,獠牙利爪却不敢露出半分。同时让庶子夭折或养废(可采用踩杀、捧杀,冷冻等手段)。庶女们刻薄一下,到时候换取利益啊,或者找个倒霉催的婆家。
    可刘夫人却反其道而行之——她的三大底线,归根结底全都是有利于吴大人的。他会子嗣众多,后继有人,后宅平静,心无旁骛。
    这样的“贤妇”通常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对局面失控,最终为他人作嫁,自己被架空。
    可刘夫人全然不担心,她竟然把自己用嫁妆做的投资,都“贡献”出来,让吴大人的小妾庶子女们锦衣玉食。
    好家伙,男人纳妾,生的便宜孩子,还让女人自己掏钱来养!
    看着都能气死,这刘夫人是啥打算啊!?
    细细一想,这刘夫人,真是她爹的好女儿,深得中国社会“潜规则”之妙谛啊。
    在中国,自宋以后,通行的,不是嘴上的规则,而是心中有数的“潜规则”。说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你若用嘴上的“规则”来要求别人,结果肯定适得其反。可你若是把行事的那一套说出来了,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刘夫人和吴大人,都是文官系统教育出来的精英。彼此能做到心中有数,不踩入对方的底线。于是夫妇和睦,风平浪静。
    谁的家庭地位高?答案:谁的经济地位高,谁的家庭地位就高。此乃千古不易之真理。
    吴大人家看着煊赫,实际上头重脚轻根底浅——不是真正的名门世家。就凭着那老太太和丈夫早就恩断义绝,若真有持家之能,富家之功,也不会变态的千方百计以折腾儿媳妇为乐;“要做儿孙们心中的第一”。
    就她那排场,吴老头就算做了阁老,能攒下多少家底?
    吴大人“官声甚好”,他若真是四处找钱,也不会让“夺嫡诸龙”们看中了。他能得到的收入,也不过是四时八节的“常例钱”,和俸禄。论品级他是中层干部,扬州知府是肥差,但这几年的积蓄通常是要用一辈子的——清代规则,这种职位是帝王因为某种原因想“贴补”谁而授予,没有人能做得长。
    腰包是男人的底气——他的底气从何而来?是刘氏把自己的私人财产,贡献出来当做家庭基金。
    他这个家,是靠刘氏姐弟来养!
    他能动摇夫人的地位吗?夫妻反目,他到哪里找钱去!?没钱的滋味如何,大家都知道。
    只凭这一条,他腰杆子就硬不起来。
    可这真的是“吴家”的财产吗?嫁妆就是嫁妆,私人投资就是私人投资,更何况,经营权都掌握在刘弟手中。
    吴大人能为小舅子的事业出一把力,是非常乐意的——这样心里会舒服许多,钱拿的心安理得,不是吃软饭的。
    假使刘夫人没有子女,她死后,“分红“会结束——因为当初刘夫人是资助弟弟,不是正常的出股金投资。她拿自己的嫁妆给弟弟用,谁也没权利置喙。嫁妆,完全属于女子个人的。没有子女,娘家上门来收回——本金与孳息。
    这笔钱,到了真金白银分财产的时候,庶子是没有份的。这是人家刘夫人的嫁妆孳息。不是吴大人的财产。同样,这笔钱,和老吴家这个“大家庭”也没有丝毫关系。
    夫人如此能耐,那个男人敢不高看?何况她有三子,到时候,孩子他舅,能翻脸不认人,不把股份分给三个孩子?这等于,吴大人的儿子,未来将会得到一大笔财产——吴大人身上的担子、后顾之忧全部解除。
    刘夫人却严守这个秘密,不让人得知——这个家其实是靠她来养。而吴大人自己会说吗?哈哈…
    于是小妾们,庶子女们,都认为吴大人是这个家的顶梁柱,是天。只要抓住男人(父亲)的心,就能横着走。
    不明真相的她们若是真的要和夫人别苗头,下场如何?
    不就是生活费么,顾命大臣刘太师的女儿,能把这点钱看在眼里?
    往另一方面说,如果吴大人是渣,自己养不起妾和庶子女,无耻的向她要钱,她能一点血不出?这与长孙皇后在李世民策划玄武门的时候揣上毒药,要和李同生共死是一个道理——反正李世民失败了,她也逃不过一死。与其到时候被迫,不如早早摆出一个高姿态,那效果…可就不一般了。
    除了钱,社会资源方面,刘夫人的娘家已经被定了三代不出仕——也就是说,她兄弟,侄子,都对吴大人无所求。而她的姐姐们,一个贵为王妃,一个成为“福建王”的妻子,只有吴家去巴结人家的份儿。
    这方面,吴大人又矮了一层。
    从个人条件来说,刘夫人的大姐嫁给王爷,成为王妃,风光无限。二姐夫有门第,有权势,有财富。吴大人这个三女婿呢?唯一的可取之处,不过是个探花,可探花三年出一个,人家老刘家,还真不稀罕!
    堂堂刘府三小姐,嫁给他,得到个啥?偏人家刘家只有贴补他,没有求着他的事儿,吴大人这个丈夫,看看人家大姐夫二姐夫,他能硬的起来?
    后两条,吴家心知肚明。吴老太作怪要整人,不就是心里不舒服——人家样样比儿子强。自己这个妈,摆不出太后的款儿来!
    这三条,足够吴大人把夫人当菩萨供着——而夫人高瞻远瞩,深谋远虑,端方大雅,敏慧冲怀…
    生活上关心体贴。事业上出谋划策,帮助参赞。态度上夫妻一体,荣辱与共,真是象忧而忧,喜则喜。
    这样的女人,“天下独一份”。吴大人能死亲娘,也不能没了夫人。老太太折腾不是没来由,她全副精力都使在儿子身上,能感觉不出儿子的重心偏移了?吴大人这个年纪,也到了自己的小家最重要的时候了。人到中年,儿女没着落,事业上是关口,这时候死爹娘不过哭几声,死老婆,可就倒了血霉了呜呜…
    她对男人有多重要,刘夫人从来不表现出来。对吴大叔,自然铭感五内,而妾和庶子女们呢?一旦挑战嫡系,万劫不复!她们动摇的,是吴大叔的幸福生活啊。
    这种情况下,刘夫人送美女给庶子,不是要捧杀他,而是要让他知道,我能因材施教,让你成才,就能毁了你!这只是一个警告——别太嚣张了,不知道自己是谁。
    吴大人不是不想庶子成才,但为了庶子和夫人翻脸,得不偿失。他看出夫人警告之意,乐得敲打一下庶系,防患于未然。
    吴大人仰仗夫人之处越多,利益牵扯越紧密重大,越不敢承担夫妻反目的后果。刘夫人把院门一关,用刘家的力量,照样把儿女安排的妥妥当当。而吴大人,生活上,事业上,钱财、社会资源上,儿女的感情上….百害而无一利。
    刘夫人很有钱,但她并没有给女儿很多的嫁妆,真是看透世情啊。嫁妆太多,一来,吴老头吴老太吴二夫妻看在眼里,心里都会有想法,过后肯定会生事。二来,红了亲家的眼,千方百计掠夺媳妇的财产,尤其是婆婆德行不好的情况下。三来,女婿也会的便宜卖乖。四来,到时候怎么对待庶女的嫁妆?
    巨额妆奁,会生出多少事来。再说,吴大这家伙,未必舍得给女儿这么多财产——他还有仨儿子呢。
    刘夫人对庶子女们,不打压,不踩低,不苛待,还让小妾自己养孩子,因材施教培养她们。这是真正的上位者心态。
    这些庶女,都是棋子。成,则刘夫人有大功于吴家;败,对夫人和亲骨肉,没有丝毫损失。
    嫁入胡家,从夫人对庶女的敦敦教导中看,这绝对是一次漫长艰难的攻略。成功,就会成为金山银海的女主人。可要打通关,有多难,多险啊?一旦失败,又会是多么凄惨!~
    如此高风险,高产出的行当,亲娘会让女儿去干这个。
    可小妾庶女的心理,会让她们只看到那明晃晃的胡萝卜。
    庶女在胡家立住脚,王姨娘在吴家的地位就会水涨船高?前面那三条不算,这个庶女为啥能让胡家求娶?
    吴家根基不厚,扬州知府人走茶凉,吴探花爹谁敢保证宦海沉浮常胜不败?
    胡家在官场,也是四通八达的。能让他们下决心求娶,起码一半是看中刘夫人背后的实力。
    刘夫人的亲生女儿,他们高攀不上。但这门婚事是她点头同意的,甚至背后达成某些默契,那么,她就得认下胡家这门亲。是的,是“她”而不是吴家。
    只要她把胡少爷当女婿,那么,胡少爷就能口称刘老太师是他外祖父,王妃、欧阳夫人是他姨妈。夯管多可笑,世情如此!
    商人重利,他们才不管这个,便宜女婿也是女婿不是?
    庶女要在胡家立足,发展,她得把刘夫人当做护身符,一时三刻的顶在头上。她在吴家,还敢生嫡母的气;进了胡家,只怕看到嫡母气都不敢喘了。
    她就是当了胡太夫人,那时候,吴家当家的,主事的,都是嫡系,她能怎样?
    所有的庶女,理由同上….
    唉!俺这人废话咋这多呢,没办法,看到好文就激动啊~~~~(>_<)~~~~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