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以后老了 ...
-
小时候从语文书里背过那么多首诗,最喜欢,记忆最深刻的还当数: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也许是因为这首诗最为简单:没有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惆怅,没有举头邀明月低头思故乡,没有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心酸悲苦,甚至不及更上一层楼的磅礴胸襟,与他们相比,它更类似一个天真,不谙世事的孩童,有着一双黑漆漆,圆溜溜的大眼睛,很干净的眼睛,像被水洗过。
这样的诗才适合拿给小孩子去学,去背。就算再垃圾的语文老师:一拿到一篇诗先讲作者生平,不认识的字教你咋读咋认,再逐字逐句用一点不优美的白话将优美的诗翻译出来,然后总结这首诗体现了作者的什么思想,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暗喻这明喻那抒发了什么表达了什么又在痛斥封建和专制啦,完了下死命令必须背诵,我们还是小学生啊,只好晕晕乎乎摇头晃脑地背,最变态的是背完了还得会默写,不但要写对标题,还要写对作者,绝对不能写错,不然,哼,就等着放学留下来让你好看吧。这样的老师,这样的教育方式,哪儿是在教诗,简直是在毁诗。
而就算是在这样的毁灭之下,我还是喜欢上了它。虽然吧,到现在还是不记得它的名字和作者。
清明节前的一天,那天,天气阴沉,雨时下时停,风沾了湿气,冷嗖嗖直往衣服里钻。我在乡下,坐在外婆家瓦房屋檐下的一把木椅上。院子里铺着的青石板,被雨水打湿,显出黑黝黝的颜色,院边有一株不知名植物,正开着桃艳艳的花,一旁的梨花快谢了,花朵被雨打碎,散成一瓣一瓣,零零落落往下飘,躺在泥地上,远处的油菜花,黄灿灿的开了一田又一田,连成一片,像铺着金色的布匹。
突然想起黄四娘家花满蹊这首小时候学的诗来。
于是,转过脸去对家人说:
我看,以后老了,回乡里生活还蛮不错哦。
我对城市的感情一直有点复杂,不喜欢城市里千篇一律,冰冷,没有性格的林立高楼,不喜欢拥堵的人群,不喜欢大商场,水泥路,翻新过后白的刺眼的仿古建筑和包裹着绿色防护布,正在施工修建的楼房,不喜欢汽车尾气,漫天灰尘,和哪儿都有的肯德基星巴克等连锁店,还有很多人自以为是城市人那副高傲的嘴脸,这些都让我烦透了,但同时我又喜欢城市丰腴的物质,复杂多变的人和故事,以及暗地里疯狂滋生的腐烂和黑暗,喜欢那些爬满了水泥围墙的爬山虎,或是从阳台横出来的挂满花朵的枝桠,道路两边有高高大大的树,每隔几步便是一盏路灯,昏黄的光将城市变成不夜城,午夜时分走过,有种空荡的美,还有那些狭窄昏暗的巷子深处,好天气的下午,常有一只猫,一群老太太在打麻将。
所以我说:以后老了。
以后老了,
种满一院子茉莉,
夏夜栀子过了墙头,
腊梅在角落,欲说还休:
一头白发,
一身褶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