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第 8 章 ...

  •   三千五百两,可算不上便宜啊。如若不是真想早些安下,再等月余,就是两千两也可盘得下一座中等大小的庄子。
      那多余的一千五百两,就当是还洛三赠扇的人情罢了。
      既已盘下了铺子,便想着第二日到衙门改地契。

      衙内官员办事利落,仔细核对好相关文件后便盖下了印章,商铺瞬间换了主人。
      商铺后边有一个小院子,带上厨房厕所,院内约有五六间房,其间的大小物件也都齐全,连茶碗都备着。只是我不喜他人用过之物,便寻思着抽些时候得将那些细小的物件给换了。
      亲手将店铺外的牌匾等物拆除,收拾屋内时发现自己一人还是做不来,好日子过了近二十年,已然习惯了有人伺候。没办法,去东街转了一圈,领了一男女两个下人回来。
      这一男一女,均是姓柳的,也正好是一对夫妻,年纪约是四五十的样子,膝下也无子女。老两口原是高家的下人,伺候了高家人有二十余年,前两日却被无故给辞了。
      分了间屋子给两老住下,安排好将要做的事后我便出了门。
      给老人安排的事不多,寻常做做饭,打扫卫生也就行了。
      知道一晚是肯定整理不好铺子的,还得继续住两日客栈。只是每天无所事事的,闲的发晕的感觉可也是不太好受。
      铺子到手了,但起什么作用还是未知。
      仔细想想,西街不是兴稀奇物么,在这乾隆年间,又有什么是稀奇物。

      想着西洋物是个不错的选择,可我囊中羞涩了。胭脂唇霜有红庄垄断了,工艺类制品是高家的,琉璃等物被官家收购了,就连西洋的蕾丝布料也有人收在手中。
      后世有这么一句话“女人的钱最好挣”,我是也想从这方面下手的。
      记得在东街上转着的时候,看见有许多官家小姐和夫人都着着旗袍,旗袍的款式不少,可是项上的领巾却是统一的简单纯色,略显单调,想来并没有商家注意到女子项上之物的市场。
      后世的丝巾、围巾以至之后的围脖我虽未亲手制过,但看过的款式也是不少的,便想着是否能开一家围领铺子。围领铺子需要的资本不算多,且制作简单,仅仅几位农家妇女便可以制作,而且这围领,在乾隆年间也是新奇的。
      思虑得越久便觉得这法子越发的可行。

      北街张家是京城四大家之一,主要经营着服饰和布匹生意。上至西洋的镂空蕾丝下至江浙的丝绸都是张家手中之物,就连布匹的染料张家也是沾着一丝的利益。
      张家的掌柜姓颜,是一名女子,同样是张家老爷的正房太太。这颜掌柜虽说是一名女子,却也是有本事的奇女子,她嫁入张家不足十年,凭借着一手好算盘将张家置的妥妥当当,将以前张家那不足十亩的棉花地全都变成了大清上下的上百间铺子。
      颜掌柜很少出现在铺子内,女子就算嫁了人也当不得抛头露面,这是一种“潜规则”。

      走进张家的铺子,仔细选了两匹上好的绸布,纯色的底,上面偶尔出现一两朵的细小花纹。
      “承恵五十两。”记账的是一名青年妇人,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仔细的打着她身前的一把算盘。
      张家铺子的布匹虽然料子不少,但花纹却略显单调,简单的色彩虽然华贵,却有点呆板。细挑的这两匹布便是其中之一二。想想是用来再次加工的,便未再嫌弃。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8章 第 8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