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周家祖上世代经营着镇上的一家酒馆,到了周游这一代也该老老实实继续下去。奈少时轻狂,他并不想在辛辛苦苦一辈子然后就默默无闻地撒手人寰。他让他爹花银子买了学堂里当念的书,平日里闲暇的时候他就会从怀里掏出这些书,背念起来。
      他爹曾经找算命先生给周游看过相。先生说他身上周遭紫气奔腾,将来命里注定能大富大贵。倒不是说先生真有能耐看人生死,卜人吉凶,但周游确实很聪明。十年过后,又逢当年赶考,他向家里要了些银子,牵着头毛驴,便要进京。镇上人谁也不知道周游究竟念了多少书,读懂了多少书。他爹只晓得这孩子平时爱吟诗作对,爱写文章,是深是浅并未在意。不过既然周游想去考,当爹的也就随兴让他去了。
      春夏秋冬,又过了一年。没有八抬大轿,没有吹落打鼓,周游依然是一身青衫,牵着毛驴,悠悠而来。只是毛驴背上多了个柳眉杏眼的姑娘。
      有人说那姑娘是京城名门家的闺秀,羡慕周游的文采,便从家里私逃出来。又有人说她是周游落榜后失意之时所结识的青楼女子。众说云云,不过到最后,就连周游到底有没有去考,镇上的人也无从知晓。只记得,那女子姓林,是周游未过门的妻子。
      周游的爹并没有问周游这一年出门在外做了些什么。对他来说,生活是平凡的,重要的只是儿子现在回来了,家里的这间小酒肆算是后继有人。而他娘也是通情理之人,孩子的爹说了什么便是什么了。见林姑娘形容端庄,举止文雅大方,他们家本就只是市井小户,不管她来自何方,拥有怎样身份地位,周游能娶到这样的女子,就应算是家中的大喜之事了。
      这些事情都并不重要,我们几乎都不用在乎他们是挑了个什么日子完婚,婚后的生活是否幸福。周游从外头回来后,就开始本本分分地接手经营家里的生计。算账记账,办置货品,对于他来说不是什么难事。按照周游的意思,姑娘没有冠上夫姓,人们都尊敬地称她为林小姐。在旁人看来,林小姐就像是位无所不能的全才。茶道、医术、刺绣、棋艺,似乎没有她不懂的东西。如果真要追问现在来光顾酒馆的主顾为何能比以前翻了几番,大半功劳可不能给管事的周游大老板,而是林小姐。在嫁入周家不久后,她就提笔写了上百篇菜谱。从选材,刀工,火候,无不一一详述。不仅菜名取得精致,这些菜品更是闻所未闻。虽然大部分菜肴就凭当时客栈的人力物力无法完成,但是周游仍然从里面选了几十道精致的菜肴叫大厨学了。没过多少日子,就连县里的太爷都知道了这间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小酒馆,还为它亲笔提写了块镏金招牌——周记酒楼。就这样不知不觉中,酒馆就已经成了酒楼。
      客人来这里吃饭自然不可能是为了看小小七品县太爷颁的这么一块破牌匾,除了因为在这里可以吃到在别的地方吃不到的菜以外,还因为每到暮色黄昏时分,你坐在酒楼里就能听到悦耳的古筝琴声。周游在酒楼当中划了块位置,支起白帘,林小姐就在当中席地而坐,弹起琴来。每天弹奏的曲目都并不一样,若是有贵人趁兴花点银子还可以点上一曲,她也能弹奏。就连作曲者,出处,典故,她也能知无不言地告诉你。

      他出生的时候天空中没有飘起五色祥云,镇子口的枯木也没有逢春。呱呱落地,世界上就又多了这么一个人。儿子随了娘的姓,唤作林,单名一个溪字。虽然家中事业是蒸蒸日上,越做越大,然而世间万物瞬息万变。林溪并没有生在一个太平年代。当朝皇帝因病驾崩却未立储君。皇子们为了王位明争暗斗打得不可开交,身后几位位高权重的大臣也各怀鬼胎。因为天下平定了太久太久,人们都忘了在这样的情况下该要怎样生活。于是朝纲大乱,至此以下,一级比一级没有规矩。到了乡县这一级时百姓还没有反应过来,当官的就先一步反应过来了。只要把给上头的银子给备齐,这些当小的再怎么贪污腐败也没人管了。衙门上的税收告示贴了再贴,一天一个花样,有些地方就连出个门溜达都得上税。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能心甘情愿地过日子的人叫做愚民。只要和自己腰包扯上关系的事儿人们都不愿意吃亏。向上斗无组织无纪律又斗不过朝廷,只得把自己从愚民那块分离出来,落草为寇,然后反过来剥削愚民。这时那些愚民中更聪明的那些早已按捺不住纷纷抄起家伙举着大义之旗去攻打那些山寨,救乡亲们于水火之中。显然,像这样的英雄角色更有人愿意当。有些由几十个人组成的小山寨都还未来得及活动一次就被从山下杀上山来的几百号英雄给杀得七零八落。凯旋而归后,老百姓自然得杀鸡宰牛像是过节般的来犒劳这些英雄。一来二去,那些作贼寇的就想不通了,有些山寨索性把自己某某寨的名号给换了,抽刀反身杀向他们原来的同行。
      于是,当坏蛋的人少了,当侠客的人多了。一个乡有上百个英雄罩着自然没人敢动,可是人满为患,每户人家里也就这么几只鸡,几头牛,不可能搞得天天都跟过节似的。英雄们原本出手的机会就不多,现在百姓给的意思也不像之前那么有意思,所以他们就联合起来向老百姓讨要保护费。这就引来了另一批所谓的侠义之士,然后周而复始。
      在优胜劣汰中,终于有那么几个大的团体得以保全下来,形成某某门,某某派,形成江湖。打斗中人们使得各种技巧,舍去插鼻子插眼那种小孩子掐架才用的手段后被保留下来,编纂为书,称为武功。也有的人发现在兵器这方面有利可图。和战场上的军士用的不同,虽然门派和门派打起架来的时候仍然是乱成一团,以量取胜,但是这样的场面并不多见。理由是这样的结果只有两败俱伤,谁也捞不着好处。所以,江湖上的规矩是尽可能单挑,打着好看,就算死了两三个,门派里依然能生机勃勃。而门派里当掌门的更是要体面,不能用类似□□的那种强盗武器,他们更愿意花高价钱去买那些看一眼就知道和别人与众不同的兵器。那些研究兵器的人则更追求手中所打造的每一件兵器的个性化和多功能化,刀枪剑棍□□这几大类以下所分小类不计其数,不管造出来的武器是怎样的造型都有一套说法。
      不管怎样,江湖养活了一大群人,不管是护镖的,卖兵器的,强身健体的,指望着谋朝篡位的,大家各司其职,扩大内需,如此一个随时都可能崩溃的国家,就这样微妙地维系着最后的平衡。而林溪虽生于乱世,却不活在乱世。他们一家所居住的地方或许是因为太守治理有方,又或许本身就是块钟灵毓秀之地,总之百姓生活的相当富足。既然大家都有银子花,自然就相安无事了。所以对于那里的人来说,江湖就越发像是一个高深莫测的地方。有些说书人就自己编了些段子拿出来卖。刀光剑影,快意恩仇,不过谁也不知道从那些说书人嘴里念叨出来所谓江湖上的风风雨雨究竟是真是假。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