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八爷胤禩各种cp萌点及推荐 ...

  •   接触清穿耽美文短短一个月来,迅速沦为了无可救药的历史八爷粉一枚。出于对八八深沉的爱,对给予了八八一生最大重创的两个男人,亦是两代帝王,个人有着莫大的怨念。所以对48文和康八文,有着深深的抵触。除此之外的cp,则是全无压力。1、2、3、5、7、9、10、12、14、福全、纳兰容若、弘时,都可以接受。其中最爱当是89/98,因为这对cp戳中了我最大的萌点:黄泉碧落,生死相随。
      推荐诸文均以康熙年代为背景,以原版重生为主。

      18,近水楼台先得月,红豆相思幼时开。
      28,皇家天涯沦落客,再世深宫并肩人。
      38,直道未往深情处,忆时始知思入骨。
      85/87/812,轰轰烈烈显痴爱,平平淡淡亦为真。
      □□:两小无猜比翼归,碧落黄泉誓相随。
      十四八:意如骄阳心似火,情深缘浅天永隔。
      四八:同床异梦终如始,转眼成仇恨九泉。
      康八:父慈子孝痴愿了,镜花水月一梦遥。
      福禩,无缘父泽有卿恩,不负如来不负君。
      兰禩,同是一代一双人,月下双影共今生。
      禩时,寂寞最是皇家冢,真假父子冷暖心。
      禩年,似真似假似有情,藕断丝连忘川逢。

      一、博爱cp萌点汇总
      1) 18的萌点(大阿哥胤褆)
      养于一母。因为胤禩生母位份低,不足以抚育皇子,而被养于惠妃(大阿哥胤褆生母)名下。尽管大阿哥的一句“后必大贵”让胤禩吃了不少苦,可即便没有此节,后面的打压亦避无可避,只要举荐之事仍在,就挽不回康熙产生了猜忌的心。怨么,有,但不是解不开的结。此解何物?真心足矣。
      近水楼台先得月,红豆相思幼时开。(JQ的培养从娃娃抓起。)
      推荐文章:
      《未歇(胤禔胤禩重生)》 by心斋。文风崩坏,慎入。
      《[综琼瑶]肆意》 by魑小璃。(其实刚搜到,还没看。目前为坑。)
      《梦回1708》 by无良黑年 (18短篇。古今互穿。当你试图改变历史时,历史也在改变着你。有沉重,有无奈,有温馨,有感动。相信那个人会回到身边,足矣。)

      2) 28的萌点(二阿哥胤礽)
      同样经过自云端跌落尘埃的命运戏弄。一个为曾经完美的皇太子,一个为曾经王公大臣眼中最贤的准太子。一个被皇阿玛责“生而克母”,一个被皇父辱“辛者库贱妇所出”,都是连出生都被否定的人,一个被逼地要发疯,一个被逼得要以死明志,一个被拘于宫中一隅,一个被圈于四方高墙。是命运地对立,还是被逼得对立?黄叶飘零,皆对孤墙凄雨。私以为,太八才更适合做相爱相杀的范板。
      皇家天涯沦落客,再世深宫并肩人。
      推荐文章:
      《烟花释梦(八阿哥胤禩重生)》 by玉生烟雪。已完结。其实是反攻。
      《河山大好(八阿哥重生)》 by酸梅 (cp不明,疑似太八)

      3) 38的萌点(三阿哥胤祉)
      历史上的三爷胤祉和同人文的三三形象迥异,完全不是尖刻冷傲的柔弱书生形象,反而是精于骑射,性格平和,处事稳重,只是不善言辞。三爷是极出色的:骑射、文法、书法,样样拔尖;上过战场,随康熙亲征噶尔丹,领镶红旗大营;也极有处理政务的经验,于康熙四十年开始率领众皇弟综理政务;文学造诣颇高,曾主持编篡律吕、历法、算法等书;即使是“与太子素亲睦”,一废二废后仍是被康熙宠信有加。是唯一一位由始至终都被康熙极为看重和宠爱的皇子,哪怕是疑似结党的孟光祖事件都未被波及,康熙替其主动掩饰【1,3,15】。(难道说有JQ?
      见《38、康三萌点汇总(胤祉×胤禩,康熙×胤祉) 》第二章
      http://www.jjwxc.net/onebook.php?novelid=1276640&chapterid=2)

      雍正上位后之所以被整得那么迅速,那么惨,估计根源在于三爷是太子和大阿哥被圈后唯一年长于胤禛的皇子,还是一个极为出色、有影响力的皇子,更是一个和康熙的关系比胤禛更亲密的皇子。“怀璧其罪”,不得不除。胤祉之于胤禛,仿若胤褆之于胤礽,尽管胤祉没有胤褆那般的争位之心。从雍正的欲加之罪“以储君自命”,“希冀储位”上可见一班。

      其实三八文的萌点还是很多的。
      共同上过战场(康熙三十五年噶尔丹战役)
      共同经理政务(从康熙四十年起,康熙离京外出时,开始让部分年长皇子留守京师,综理政务,允禩多次与皇三子允祉一起承此重任,同为康熙帝首选之人。)“圣祖大事时,命其管理内事,允禩管理外务,乃私自外出,与允禩密语多时。允禩总理事务,保奏允祉可以大用。”【《清史编年》雍正朝p444】根据《康熙朝满文奏折全译》,这段时间至少包括了四十四年五月到四十五年九月,主要是两年的康熙塞外避暑时期。
      共同审理索额图(康熙四十二年,《康熙朝满文奏折全译》也有奏折表明是胤祉和胤禛审理)
      大阿哥害了八八、三爷也给报复回去了(康熙四十七年,九月二十五日,胤褆遭斥“秉性躁急愚钝,岂可立为皇太子”后,言“张明德曾相胤禩后必大贵。今钦诛胤礽,不必出自皇父之手。”为此后胤禩种种祸端的导火索。十月五日,胤祉奏称胤禔与蒙古喇嘛巴汉格隆合谋魇镇于废太子胤礽,致使其言行荒谬。康熙大怒,革去胤禔王爵,幽禁于其府内。)为啥说是报复捏?因为这个巴汉格隆原是三爷的门人。
      最后,三爷被雍正整的很惨,苦逼程度仅次于八爷党成员。(雍正即位后,以“胤祉与太子素亲睦”为由,命“胤祉守护景陵”,发配到遵化为父守陵。雍正八年,怡亲王十三允祥去世,“当举哀时全无悲泣之情”,被论罪八款、削爵、拘禁于景山永安亭【4】。雍正十年幽死,以郡王礼葬。)三爷天生和四爷党的丧事相克,康熙年间十三生母敏妃丧百日中剃头被降爵,后来年妃丧礼、年妃幼子富惠丧礼、怡亲王丧礼都被雍正责备无状~
      雍正四年,雍正谕曰:“允禩之罪,实若当杀,众人奏请与朕,朕即决断。因事关重大,尔等须各陈所思,如若并不尽表忠心,乃是为臣之人悖理不忠之处。钦此” 允祉奏曰:“今将杀允禩之过落于我身,我情愿承受。”也有的说法是“交与我,我即可置之死地。”(有迷有以退为进的味道?置之死地而后生~)结果,雍正反而骑虎难下:“允禩之心及其所行,皇考之神灵与上苍早已睿鉴。或杀或养,朕并未降谕,朕亦并无一定要杀或一定宽免之念。朕又岂有靠着阿哥你的名字杀弟之理?……”开始的“实若当杀”只得暂时搁浅。【16】

      此外三爷和八爷党其他人也有逸事。【16】
      三福晋和九福晋同一个祖父。九爷的名字就是雍正不满九爷自改的名字,命三爷和小九胞兄五爷胤祺共同起的。
      抄十爷的家,搜到“机会已失,悔之无及”的纸条,“竟欲藏匿,马尔萨力持不可,方呈交皇帝。”(其实发现三三和小十也是颇有渊源,在一废前就开始领着小十熟悉政务,四十七年到五十一年都在一起论班行走《康熙朝满文奏折全译》,所以三三此刻的维护小十之举或许是念情之故。也或者如此对小十和十四是出于兔死狐悲之感,无法冷眼旁观。)
      革十四(允禵)郡王时,“于乾清门众集之中为之叹息流涕。”

      直道未往深情处,忆时始知思入骨。尚无文推荐。

      推荐文章:《(八爷非重生)平实》 by无良黑年 (短篇,已完结。强推,完全写出了心目中缱缱卷卷,隽永绵长,不热烈却深刻的三八情。)

      4) 58/85(五阿哥胤祺)、78/87(七阿哥胤佑)、812(十二阿哥胤祹)
      三人均未参与夺储之争,属中立派人员,与八八交集不多。

      其中,胤祺与胤祐也都参与了康熙三十五年的噶尔丹之争。
      五阿哥胤祺与八爷党成员小九胤禟为同一生母宜妃。不过胤祺养于皇太后,与人无争,“心性甚善”。[注:《清圣祖实录》卷235,康熙四十八年十一月戊子] 根据《康熙朝满文奏折全译》,五、八二人很可能是在四十四至四十五年间一同论班行走。在介绍三三时提到,三三管内事,八八管外务【16】,四十七年前的请安折中多次漏掉胤禩的署名,极可能是八外出办公之故,而四十五到四十七年间的两次请安折,919和926号,同时漏掉胤禩和胤祺的署名,加上这一时期基本断定是三、四论班行走,可以推测同一时期是五、八一同办公。

      胤祐被康熙夸“心好可亲”。[同上注]但身体并不好,全译中不少探视七病势的折子。三十六年左右的一些赏赐之物中,七的名下东西甚少(4233号奏折),康熙三十五年五月二十四日的康熙帝及其诸子有马清单甚至公然漏掉了七的赏赐,莫非在噶尔丹之争中表现不佳?甚至因此腿部受伤再也无法骑射?

      胤祹自幼由孝庄贴身侍女苏麻喇姑抚养。性格为理智、处事善于把握分寸,于康熙末年在政治舞台上较为活跃。康熙五十七年,皇七子胤祐、皇十子胤誐、皇十二子胤祹分理正黄、正白、正蓝满蒙汉三旗事务。六十一年被封为为镶黄旗满洲都统。五十五年八八病重几危,却又瞒着几位阿哥,后来仆人不敢拖延请了大夫,大夫上禀,当时报给康熙的就是三、十、十二三人(应是三人在当值)

      轰轰烈烈显痴爱,平平淡淡亦为真。冷cp,尚无文推荐。

      5)福禩/兰禩 (爱新觉罗福全、纳兰容若)
      爱新觉罗福全,康熙二哥,胤禩二伯。对胤禩颇为赏识,生前曾向康熙力荐,心性好,不务矜夸,宜为储君。良妃给予了八八最深厚的母爱【6】,福全则给了八八最温暖的父爱。有爱而温馨的伪父子cp。无缘父泽有卿恩,不负如来不负君。尚无文推荐。(其实看到一篇可能是福八的,忘记名字了)

      纳兰容若,有一个词被大量的作者铺天盖地的用在了这二人身上:“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同者,“慧极必伤,情深不寿”。在这个重重受缚的皇子身上,我们见证了容若所叹“一生一代一双人”的爱情。一个才高八斗,却抑郁而终;一个德才兼备,却惨烈落幕。前者思淡泊明志,奈何出身富贵不得脱,后者求壮志凌云,奈何母家低微屡受累。殊路同归,终是被命运捉弄。同是一代一双人,月下双影共今生。尚无文推荐。

      《综琼瑶之九龙解》 by牡丹傲骨(福八。个人不喜欢这种风格的琼瑶背景。鉴于是胤禩和福全的冷cp,特列于此。)

      题外话:其实,私以为八爷和八福晋不是爱情的说,只是八爷平时比较宠纵八福晋罢了,但也是有底线的。雍正拿八福晋的休离和生死威胁八爷【17】(可见二人感情还是不错的),但八爷愤然拒绝为了八福而谢罪求情,“我丈夫也,岂因妻室之故而求人乎?”【《 世宗宪皇帝实录》】不是重视不够,只是代价太重,在雍正朝经历了接连打击,被迫离宗、改名的胤禩,此时唯一不愿让步的,就是他坚持了一生的尊严吧。虽不能救伊与之同生,但不惧许伊与之赴死。

      6)禩时(爱新觉罗弘时)
      弘时,雍正第三子,母齐妃李氏。雍正元年八月,雍正帝宣布秘密建储决定时,却以“诸子尚幼”为理由,认为不可举行(公开)建储,将当时年纪最长,身份最高的弘时公然排除在考虑范围之外。【7】康熙四十七年,康熙看到众大臣一致举荐胤禩的结果时,当即出尔反尔,用轻易可驳的理由“八阿哥未尝更事,近又罹罪,且其母家亦甚微贱”【8】,可推知其未曾有立胤禩之心。胤禩被康熙所弃“父子之恩绝矣”,弘时被雍正所厌,出继、削籍,不是没有过父慈子孝,却最终都从先皇后父的阿玛那里等来了彻底的绝望和心死。这两个寂寞之人被一声“阿玛”系在一起时,冰冷的心可曾有稍稍的温意,初始的利用是否也生出一份真心?
      最是寂寞皇家冢,真假父子冷暖心。
      推荐文章:《弘时和胤禩的哪些事》 by 爱新觉罗听馨 (只是作者的文笔不是我的菜,各有所好啦……)

      《昔时之福(胤礽,弘时中心)》 by凌封寒(第12章,番外,禩时cp)

      7)年禩/禩年(年羹尧)
      年羹尧,字亮工,生年不详,一说康熙十八年生,雍正四年被赐自尽。纳兰性德之婿。与明珠三子揆方以知己相称【18】。揆叙养子永福(揆方之子)娶胤禟三女为妻。康熙四十七年,其妹年氏入雍邸,为侧福晋(雍正即位后封贵妃)。康熙四十八年,胤禛封雍亲王,年羹尧所在镶白旗的佐领和旗人同时划归属下。
      最近忽然觉得这个少年意气风发、而后位极人臣、转瞬惨淡收场的大将军也是个有cp潜力的人物。如果说和八八有故事的话,也是那种暧昧却又朦胧,双方欲前不前,蹉跎到了彼岸相逢,也不曾分清这情是真是假是有是无的文艺哀伤之恋。事实上,年羹尧跟八爷党的关系,除了和揆叙沾亲带故外,和小九的关系比较亲密! “年羹尧与塞思黑密封文书十数次。又,塞思黑回覆年羹尧密封文书亦数十次。”(李绂奏报)还跟小九的管家穆景远要荷包。(允禟允禩案)

      似真似假似有情,藕断丝连忘川逢。无文推荐

      二、八爷党内部cp之萌点

      1)89/98(九阿哥胤禟)
      如上所说,因为这对cp戳中了我最大的萌点:黄泉碧落,生死相随,所以是我的最爱。
      九爷的历史形象有些出人意料,又爱又恨之。重义气,擅结友,好施舍,精文字,另一方面又有讹财,走私,拐卖之嫌,而且有些野心,说话不谨慎,易召帝王猜忌【14】。但九爷对八爷的情谊没得说:八爷批命,九爷送钱【秦道然口供】;八爷被斥,上殿保奏,还挨了耳光【9,10】;八爷被囚,携毒药,拿锁链同行,以示抗议;八爷开释,取毒药,掷于地,藐视之【10,11】;八爷丧母,连同十爷、十四送饭【12】;八爷生病,老康嫌晦气,老四欲速移,九爷激切拦阻【13】;最后的最后,八爷身死,九爷相陪。(九爷八爷离世先后不超过半月,九爷生辰离世八月二十七日,八爷九月初八卒。)话说,拿八爷九爷的死法来调侃的话,一个上吐一个下泄。(祥瑞御免!!虽然我是故意的……轻拍~)
      两小无猜比翼归,碧落黄泉誓相随。
      推荐文章:
      《玉碎红尘(胤禩)》 by卿怜月(八爷对四爷说:“你赢了,爷也没输!”大爱前世篇。群穿到了温瑞安先生的说英雄系列,武侠的世界有些不习惯,作者有不少该类型的数字穿越文,还包括我的大雷穿女身。)
      《江山回(胤禟重生)》 by空殿(暂停)
      《一世相随》 by藤藤小猫 (偏文艺风)
      《八爷,你认了吧(还珠)》 by四月一日忧 (怨念的烂尾。)
      《醉清秋》 by犹大的烟。已完结。(现代穿越九爷,所以性格什么的忽略吧。很喜欢这篇文中的康熙,太子,八八,胤禛也不错,但是不喜欢主角,脚踏两只船。)
      《乱世逢(九龙重生)》 by雾散云收 (89。胤禩穿女身,架空。)
      《相欢[□□重生]》 by 安晏 (连载中,总体来说文不错。不过,就我个人而言,胤禩的性格设定偏离心目中历史上的胤禩很远。)
      《[步步][89主]不负。》 by鸽几 (短篇。虽然考据的比例大,对渲染人物的感情有些生硬和冲淡,□□之间生死不负的主线仍是凸显而流畅的。)

      2)148(十四胤祯/胤禵)
      释疑:
      不少八爷党可能纠结于海东青毙鹰事件,因而对十四有些微词:认为海东青事件是十四为了彻底断掉小八的后路,让八爷党只有支持他一途而策划的。但此举极不符合十四率直倔强的性格,而且与后来自断退路的所为也相矛盾:宁可当面得罪雍正被禁,也不要虚与委蛇地表面示弱、背后图谋,还两次拒绝了雍正重返朝堂的邀请。个人以为海东青事件是康熙默许、胤禛操作、事后康熙又添了一把火。
      十四开始活跃于政坛,并被传“虚闲下士”在海东青事件、八八彻底心冷之后,八和九也是支持的。这种转变很自然。其中的阴谋论我觉得是某些48cp搞出来的。

      十四才干突出,虚闲下士,性格率直而倔强,是个很让人心疼的孩子,萌点多多:
      百度百科形容幼时的十四和八八的关系,用了耐人寻味的“情投意合”四字,不知有什么具体的逸闻趣事或史料记载,目前个人所知的主要是十四成年以后。《康熙朝实录》(圣祖仁皇帝实录)记载,康熙闻皇八子多罗贝勒允禩、染患伤寒。降旨“十四阿哥允禵、向来与八阿哥允禩相好。著伊同太医、商酌调治。”可以提供一个依据。
      康熙四十七年,因张明德案康熙怒斥八八“柔奸成性,妄蓄大志”,要将八八锁拏发审,九、十四携毒药舍命保奏,十四几被康熙当堂手刃,最后被杖责二十。【9,10】
      据《议政大臣允礼奏讦允禵等结党乱国等事》(雍正四年四月二十四日):“圣祖皇帝幸冬狩时,执阿奇那之侍卫太监,将阿奇那遣返时,允禵曾告诉臣言,允禵至阿奇那处言称:我等死则一起死。等语。奉圣祖皇帝谕旨:阿奇那惑乱众心,意行甚奸,著逐出不令再见之。钦此。其后,允禵隐瞒圣祖皇帝,仍潜往阿奇那处不断。”
      康熙四十八年,康熙巡行塞外,命胤禩侍从,不让胤祯、胤禟、胤衤我扈随。但胤祯设法要和胤禩一块去,他“敝帽故衣,坐小车,装作贩卖之人,私送出口,日则潜踪而随,夜则至阿其那(胤禩)帐房歇宿,密语通宵,踪迹诡异”。【雍正四年上谕】
      康熙五十年,良妃去世,八八悲痛不已,半年后仍需人扶掖而行,九、十、十四轮流送饭安慰。【雍正元年、四年上谕】
      “允禩之党与败露后,皇考驾幸热河,特旨命允禩不论班行走。众阿哥分为三班行走,而允禵乃抵死欲去,屡次奏请。奉皇考谕旨:观尔抵死欲去之意坚,欲随朕,亦不过欲随八阿哥去耳。后轮至第三班,特旨令其停止,乃仍不肯遵毕,竟随去。及值允禩母妃事出,于康熙五十三年夏月,留允禩在京,命带允禵前去,而伊又设法留京。彼时允禩理宜劝止允禵,乃竟不行劝止,一任允禵屡次触忤皇考。……差往西宁,伊(十四)……从极远之处仍往来夤缘与允禩、允禟、允<礻我>等,互通音问。”【 《上谕八旗》 雍正四年二月初五日的上谕】
      康熙五十五年,胤禩染患伤寒,康熙降旨:“十四阿哥允禵向来与八阿哥允禩相好,著伊同太医商酌调治。”
      在西宁时,胤祯“曾遣伊(贝子鲁宾)屡次寄书与允禩往来。”【《清世宗实录》雍正四年二月初十日癸酉】
      康熙六十一年,康熙薨,十四奉旨返京,见到雍正后,“允禵并不下跪、反使气抗奏。良久、阿其那见众人共议允禵之非。乃向允禵云、汝应下跪。便寂然无声而跪。不遵皇上谕旨。止重阿其那一言。结党背君、公然无忌。”【雍正四年六月上谕】(十四真是个听话的好孩子~“寂然无声而跪”几个字让人好心疼,为十四的倔强,也为对八八劝说的听从~)
      雍正二年,十四嫡福晋病逝,雍正令其葬于黄花山,允禵“谬执不从”,并私造木塔,欲做夫妻二人的骨灰塔,后来在八八的劝说下,十四才勉强听从了雍正的安排~【自评论:《君临天下:“冷面四爷”对十四弟允禵的连续打击”》】(雍正好嫉妒弟弟对八八的顺从~)
      雍正四年八□□九去后,雍正幸灾乐祸“阿其那在皇考之时,尔原欲与之同死,今伊身故,尔若欲往看。若欲同死,悉听尔意。”允禵回奏:“我向来为阿其那所愚。今伊既伏冥诛、我不愿往看。” 【雍正四年九月上谕】(是不愿看,还是不忍看?一定要逼着十四这么说,雍正你够狠。)
      雍正五年四月十二日戊戌,<胤礻我>供称:胤禟、胤祯等事奉阿其那如同君上,凡胤禩所言,伊等无不顺从,虽死不辞。

      据秦道然的口供,康熙年间,八八还给十四建过花园,“允禩为允禵建造花园,花银二万两,取自总督赫寿”。【允禩允禟案】十四也给八八送过银子,“允禵出兵在外,盗取军需银数十万两,屡次遣人私送与阿其那,听其挥霍,……” 【大义觉迷录】只是因为这两个资料来源可信度有待商榷,叙述的角度也不尽客观。

      意如骄阳心似火,情深缘浅天永隔。
      推荐文章:
      《九清(胤禩重生)》 by山逃
      《[禩祯]念别离》 by萧远堇
      另,雍正王朝的严重歪曲史实让八爷党所不耻,不过,居然也能发现惊喜。第十二集后半段讲述的就是康熙四十七年十四舍命保奏,差点儿被康熙手刃的片段。在看过一个长评后,特意跑去围观,用文字描述出来,第二章会附上《可心的孩子!康熙欲手刃十四事件》

      3) 10(胤誐)
      我个人觉得小十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八爷党,最多是比中立派多了些交往,并没有参与到核心的谋划和活动,雍正五年胤<礻我>的供词也如是说。【24】不管是与不是,我认为小十和八八还是纯洁的兄弟情比较适合。真有作者创造出了该cp,也很高兴围观。
      《八哥不是一只鸟》的番外是八九十的3p……

      三、怨念的48和康八
      出于对雍正和康熙的怨念,我个人对这两个cp很不待见。一个把八八的尊严和人格踩在脚下,一个把八八的心伤得体无完肤。一个绝了兄弟义,一个断了父子情。

      1)48(胤禛)
      成王败寇,死也就认了,可是休妻、赐死、挫骨扬灰【第三章】,除籍改名就逼人太甚,唯小人刻薄之径也。更何况,八八还背负了几个兄弟的情谊,可以不在乎自己的呕病而终,但是怎么能对小九的苦过世而忘,(发配青海、就地圈禁、奴才作践、日晒水淋、腹疾而亡、生辰离世、无人祭吊、薄棺草葬、改贱名、除宗籍),怎么能舍下对那几个孩子的怜惜(弘旺和九爷的孩子)!小十也被夺爵、拘禁。十四免于一死,也是被囚禁一生,何况还是那样的性子,怎么受得住。而且,最难以接受的是,死去的良妃也不得安宁,不仅讽其“心高”,还逼良妃的母家重又入了辛者库,妄图让八八生生世世逃离不得这充满诅咒的三个字。【20】
      “相爱相杀”?
      相爱,压根没看到。是八爷党的人傻傻地,单方面把老四当成了自己人,毫不避讳,谁知道人家只是在韬光养晦,拌猪吃老虎呢(这不是错,真的,是八八他们的心思棋差一着,只能认栽)!相杀,也是无稽之谈,只不过是雍正一方、有计划、有预谋地虐杀罢了。如雍正元年谕:“但迫朕于不得已之时,将凭皇考之威灵,执法诛戮,谁曰不可乎?”及三年三月又谕:“廉亲王……每事烦扰朕之心思,阻挠朕之政事,惑乱众心,专欲激朕杀人”【《清世宗夺嫡考》王钟翰】而且□□死后,雍正什么态度,他在朱批中说“这两该杀的相继死去者奇哉”《雍正朝满文奏折全译》2516 西安将军延信奏报国人恨阿其那等人折 (p1410),甚至还毫不脸红地认为□□的死阻碍了他成为十全之令主(乾隆的十全武功是在完成皇考的遗志呐)【25】

      如此这般,真不愿看到八上辈子失了皇位,这辈子还丢掉身心。

      同床异梦终如始,转眼成仇恨九泉。

      2)康八
      至于康熙,不考虑八八做皇帝,不管是出于私心也好公心也罢,都认了,刻意打压、侮辱也忍了(“妄博虚名”,“柔奸成性”,“性奸心妄”……),但是,怎么能一遍遍地去戳八八的心,否定八八的出生(“母家亦甚微贱”“母家微贱”“母又系贱族”“系辛者库贱妇所生”),在良妃病逝八八痛心之际,讽之“欲沽孝名、即为虚伪、即为不孝”,“父子之恩绝矣”,居然还拿八八的生死来嘲讽“此一举发,若幸得病全,乃有造化,倘毒气不净再用补剂,似难调治。”更为甚者,不顾八八的病重,执意让八八移开让路“八阿哥病、极其沉重、不省人事、若欲移回、断不可推诿朕躬、令其回家”。
      如此三番,八八终是心若枯灰,萌生死志【21】。可笑地是,康熙居然在八八仍病重的时候,自欺欺人,还逼别人承认八八病疫痊愈,让胤祉等不得不为先前的面奏扯谎,理由居然是“此实属眼睛愚拙看错,信口胡言。”【22】病愈后,八八再不敢对父爱有半分奢望,为了圣旨里的一句“不敢”,也要战战兢兢地前去跪求请辞,万不肯受之。【23】莫要说什么避讳病气之类的托词,同年康熙还去探视过十五阿哥呢。【26】

      哀莫大于心死,这样的八八怎么再对康熙心起涟漪。

      父慈子孝痴愿了、镜花水月一梦遥。
      推荐文章:《维以不永伤(胤禩)》 by昆山抱玉 (短篇,伪康八,悲剧)许诺来世“一二擦肩而过的机缘”,是这篇文唯一让我觉得发堵的地方,私心更希望胤禩和康熙断个干干净净,生生世世再不相缠。可换个角度想,再不相见也是一种执着,同缘定三生一样,都会留下烙印。或许,对一二机缘可有可无的态度,才是真正的放下,才能给胤禩内心真正的自由。

      一想到这些,就不能忍受八八对着老四或老康的脸发春~
      仔细想想,也不是完全不能接受,只是大多48或康八笔下的八八,一句成王败寇,或是一句人死灯灭,就忘尽前尘,心情坦荡地对着这两个人巴结、讨好,整一个倒贴的献身、献心、加公仆,甚至为此还不顾小九他们的死活。咱绝不承认那是八爷!!
      虽然愿极了八八再不与康熙有半分牵连,断个干干净净,可又有些心疼让八八的感情生生缺了一角。如果情节合理,也是希望康熙能全了八八的父子情。只是,八八需要的是正视和肯定,不是补偿和恋人的施舍。这一点,很多文中都混淆在了一起,总是难以释怀。

      目前唯一能接受的一篇是:《皇城九族(重生的八爷与父兄)》 by马马宁

      四、无cp,all八系列
      《八哥不是一只鸟(八阿哥胤禩重生)》 by vivianco (正文无cp,番外为八九十3p。)
      《八爷中心妄想集》 by西茄 (各种cp短篇。只此二字:甚好!)
      《繁华落尽(琼瑶)》 by朱砂L(计划all八。虐十三。不保证四、康。)
      《河山大好(八阿哥重生)》 by酸梅 (cp不明,疑似太八)

      五、终章
      怨憎会,别离苦,一腔濡慕化抷土。(4、14、k)
      宴席散,相争断,三生石畔何时还?(1、2、9)

      参考资料:
      【1】百度百科
      【2】百度贴吧
      【3】《清朝皇位继承制度》节选-反太子派成员综述
      【4】[录入]《世宗宪皇帝实录》中关于怡亲王薨后的相关记载_雍正吧
      【5】《康熙朝实录》(圣祖仁皇帝实录)
      【6】雍正皇帝辑录的《康熙谕旨》中有下面一段记载:“允禩母妃病笃时,遗允禩之言曰:尔皇父以我出自微贱,常指我以责汝,我惟愿我身何以得死,我在一日为汝一日之累。因而不肯服药。”
      【7】雍正帝杀子辨疑by杨珍
      【8】《胤禩被举荐之必然》晋江
      【9】《康熙朝实录》(圣祖仁皇帝实录)
      康熙四十七年九月 ○壬寅。上召诸皇子入乾清宫。谕曰、当废允礽之时。朕已有旨、诸阿哥中、如有钻营谋为皇太子者、即国之贼。法断不容。废皇太子后。允禔曾奏称允禩好。春秋之义、人臣无将将则必诛。大宝岂人可妄行窥伺者耶。允禩柔奸性成、妄蓄大志、朕素所深知。其党羽早相要结、谋害允礽。今其事皆已败露。著将允禩锁拏、交与议政处审理。皇九子允禟、语皇十四子允禵云、尔我此时不言何待。允禵奏云、八阿哥无此心、臣等愿保之。上震怒。出所佩刀欲诛允禵。皇五子允祺、跪抱劝止。诸皇子叩首恳求。上怒少解。命诸皇子挞允禵、将允禟、允禵、逐出。
      又百度百科
      康熙四十七年,当康熙怒斥胤禩妄蓄大志、企图谋害胤礽时,胤禟对胤祯说:“尔我此时不言,何待?”于是,胤祯挺身而出,跪奏曰:“八阿哥无此心,臣等愿保之!”这使康熙更加愤怒,“出所佩刀欲诛胤祯,皇五子胤祺跪抱劝止,诸皇子叩首恳求,唯有胤禛不语,上怒少解,命诸皇子挞胤祯,将胤禟、胤祯逐出。”胤禟被康熙打了几记耳光,脸部红肿,胤祯被打二十大板,行步艰难。
      【10】雍正四年上谕
      “圣祖仁皇帝将阿其那锁拏发审。塞思黑与允禵、怀□□药。愿与同死。又令人携带锁链从行。以示同患之意。” (六月)
      “允禵与塞思黑、同向圣祖仁皇帝之前。允禵奏云、阿其那并无此心。若将阿其那问罪。我等愿与同罪。圣祖仁皇帝震怒。拔佩刀欲杀允禵。经允祺力劝稍解。将允禵重加责惩。与塞思黑一并逐出。”(六月)
      “当日皇考拘执阿其那之时。允禵与塞思黑、公然挺身保奏。允禵且曾邀约朕躬。伊等又私□□药。愿与同死。昨阿其那身故之后。朕遣人询问允禵云、阿其那在皇考之时。尔原欲与之同死。今伊身故。尔若欲往看。若欲同死。悉听尔意。皆时允禵回奏、我向来为阿其那所愚。今伊既伏冥诛。我不愿往看等语。”(九月)
      【11】向康熙学习(一):雍正的痛脚。作者:金满楼。
      康熙下令锁拿胤禩的时候,胤禟居然令人拿着锁链同行,以示抗议。胤禩被开释后,胤禟还当着大家的面取出毒药,丢在地上,颇有藐视之意。
      【12】雍正元年十月二十一日,乾清门行走都统拉锡所交出的雍正上谕的节选片断
      “敦郡王允礻我、郡王允禵、贝子允禟三人,以会同送饭为名,……”
      【13】《康熙朝实录》(圣祖仁皇帝实录)
      康熙五十五年九月 ○辛巳。上驻跸汤泉。因允禩卧病在畅春园路傍园内、降旨将允禩移回家中之处、著诸皇子议奏。皇四子欲移允禩回家。问及诸皇子、俱说应当移回。惟允禟愤怒云、八阿哥今如此病重、若移往家中、万一不测、谁即承当。激切拦阻。将欲移允禩之事奏闻。上又降旨云、八阿哥病、极其沉重、不省人事、若欲移回、断不可推诿朕躬、令其回家、诸皇子议云、八阿哥允禩、见今病势、虽未至于十分沉重、然已甚笃。倘有不测、允禩见驻之处、乃皇父经由之御路、所关非细。理应移回。一面奏闻、一面即将允禩移回家中
      【14】《选自清史论丛(2009号)》作者:杨珍
      百度贴吧:||胤禟||——关于九爷胤禟的一番历史评论
      他不满足于仅仅受封固山贝子,常以爵位较低而不悦。一次,随手取下帽顶花翎,对下属道:“你们看,我头上的翎子有什么好。”然而,暗自揣量,自知于诸位无望,常向人表白:“我不图什么”,“不愿坐天下”。有时又故作姿态,声称曾梦见北斗神降临,并说“虽然如此,我心甚淡”。他曾自欺欺人地对穆景远说:外面的人都说我合(和)八爷、十四爷里有一个立皇太子,大约在我的身上居多些。我不愿坐天下,所以我装了病,成了废人就罢了。
      “十四爷若得立为皇太子,必然听我几分说话。”
      “不过革此微末贝子耳”,“如大阿哥(允褆)、二阿哥(允礽)一例拘禁,我倒快乐。”
      【15】《向康熙学习——三阿哥明哲保身》作者:金满楼
      【16】《清史编年》雍正朝——圣祖大事时,命其管理内事,允禩管理外务,乃私自外出,与允禩密语多时。允禩总理事务,保奏允祉可以大用。允禩、允禟败露,伊密奏:"交与我,我即可置之死地。"意在归祸皇上。受命收检允(示我)笔札,检得允禟与允(示我)书信,中有“机会已失,悔之无及”之语,竟欲藏匿,马尔萨力持不可,方呈交皇帝。革允禵郡王时,于乾清门众集之中为之叹息流涕。
      《上谕旗务议复》——允禩允禟获罪之后,允祉曾向皇上请求:“若交与我,我即可以置之死地”。
      ※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偶然发现的一则关于诚亲王(三阿哥)一份满文奏折---雍正四年初在其他兄弟眼中雍正打算如何对待允禩的
      【17】《雍正朝起居注册》雍正四年正月二十八日:“令尔等前去将朕谕旨降与允禩之妻,革去福晋,逐回外家。降旨于伊外家人等,另给房屋数间居住,严加看守,不可令其往来潜通信息,若有互相传信之事,必将通信之人正法,伊外家亦一人不赦。尔等回来后,再将此旨降与允禩。嗣后,伊若痛改其恶,实心效力,朕自有加恩之处。若因逐回伊妻,怀怨于心,故意托病不肯行走,必将伊妻处死,伊子亦必治与重罪。”
      【18】 《年羹尧撰揆芳夫妇墓志铭》“公于余既有知己之雅,今之铭虽太师公之命,实公之遗言也。”
      【19】《上谕八旗》 雍正四年二月初五日的上谕:“允禩之党与败露后,皇考驾幸热河,特旨命允禩不论班行走。众阿哥分为三班行走,而允禵乃抵死欲去,屡次奏请。奉皇考谕旨:观尔抵死欲去之意坚,欲随朕,亦不过欲随八阿哥去耳。后轮至第三班,特旨令其停止,乃仍不肯遵毕,竟随去。及值允禩母妃事出,于康熙五十三年夏月,留允禩在京,命带允禵前去,而伊又设法留京。彼时允禩理宜劝止允禵,乃竟不行劝止,一任允禵屡次触忤皇考。皇考念知伊等党与甚属凶狠,特欲解散,令允禵远离京师,差往西宁。伊又不自量,不为国家宣力,乃纵饮沉湎渔取财贿,从极远之处仍往来夤缘与允禩、允禟、允<礻我>等,互通音问。”
      【20】关于良妃母族重入辛者库
      《上谕八旗》94页
      雍正四年十月十六日,正蓝旗满洲都统公殷德等将阿其那之母舅噶达浑之族人拟入包衣佐领具奏。
      奉上谕:噶达浑原系包衣佐领下微贱奴才,朕施恩由包衣佐领下撤出移于旗下,用至内务府总管,此恩伊等岂不知之?再,良妃母亦甚心高,即其身故情由尔等岂不知之?
      阿其那系叛国之人,伊之一身不能保全,已伏冥诛。伊母舅之家乃逆党之亲戚,此内俱系伊之母舅及弟兄行辈,阿其那受朕深恩,曾有感朕之恩,心怀臣节,为国宣力之一事与否?伊等自然知道,着实心说出伊等欲往何处度日,及欲为民之处,听其所愿,如欲入包衣佐领,依赖钱粮度日,即当安分。朕岂有容伊等在包衣佐领下复行扰乱之理乎?若伊等内复有妄生议论,扰乱众心之一人,朕若闻之将伊合族俱行正法。降旨于伊等,伊等更有何辞?特谕。

      《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
      2519 正蓝满洲旗都统尹德等奏报阿其那舅家族人愿入辛者库折 (1411页)
      雍正四年十月十七日
      正蓝满洲旗都统、公尹德等谨奏:为臣等将噶达浑族人送回内府佐领事。
      据奏称,而奉谕旨:噶达浑原为内府佐领下世仆,朕恩准从内府佐领抬入于旗,并任用为内务府总管。如此恩泽,伊等岂不知晓?再,良妃母亲,心亦甚大,尔等岂能不知谢世缘故?今夫阿其那,乃叛国之人,因不能保全自己,而遭天诛。伊之舅家,乃叛人之亲属,皆为舅舅之辈,或兄弟之辈。伊等皆知,朕施恩于阿其那,而阿其那可有感戴朕恩,心怀为臣之道,效力于国家之事乎?若谓心中之言,伊等欲往何处谋生,或出旗为民,皆听伊等自便。若入内府佐领靠钱粮为生,则令安心度日,朕留伊等于内府佐领之后,岂有混淆之理!伊等之中,若有一人妄加议论。以乱众人之心,则朕一俟闻知,必将伊等族人俱行正法。著降旨于伊等,看伊等有何可言。钦此。钦遵。臣等亲自传噶达浑族人前来,宣读圣主谕旨。常德等跪称,阿其那不忠不孝,悖逆之极。皇上屡加鸿恩,封以亲王,又令办理国家大事。对此,阿其那理当殚竭血诚,以报皇恩。但并未图报一事,反而负恩逆行,理当正法。皇上虽然宽恕阿其那不杀,但罪有应得,遭到天杀。奴才等乃伊舅舅噶达浑族人,大罪犯之亲属,理当俱斩。皇上念良妃,不杀奴才等,而留有一命。奴才等感念皇上再生高厚恩德,均愿仍入为辛者库,男女众人粉身碎骨,亦当图报。等因叩首。为此谨奏闻。
      议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都统兼理长枪营事务公尹德、协办都统氏镶白旗满洲都统兼理长枪营事务臣希尔根、副都统臣多赛。
      【21】《康熙朝满文朱批谕旨全译》
      康熙五十五年九月初十日
      997 胤祉等奏报八阿哥病势折(464页)
      臣胤祉等谨奏:
      窃照本月初十日,大夫李德聪等来禀:八阿哥自前月二十六日寒热似疟,本月初五日复患热病,初九日身隐红疹,其症甚重。等情。我等问李德聪等:阿哥病已多日,其第因何不来禀告我等?尔等自何时起诊视?李德聪称:前月二十八日,八阿哥下人唤我去诊视,病势仍轻似疟。彼时,阿哥拒不服药,自本月初七日始,病势加重,我与戴君选一同诊视,欲禀告办事诸阿哥,时八阿哥言:“我是获重罪于皇父之人,多年尚未得见圣颜,今有何脸想活。我的这病,勿得告诉诸阿哥。”等语。等语。初十日,八阿哥病势又加重,以致病笃。我等乃末等奴才,实不能当,故来禀告诸阿哥。等语。将此情形,本不应奏闻于皇父,惟详问大夫等,八阿哥病势似甚严重,此三、四日内若稍有好转,则无妨;万一甚险,臣等亦承担不起,故将大夫等之呈文,一并谨具奏闻。
      臣胤祉、胤<礻我>、胤裪。
      朱批:知道了。著勤加医治。

      【22】《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
      3833 胤祉等奏请万安折
      臣胤祉等恭请皇父万安。
      窃臣等前月二十八日请安折,于初一日晚打更前赍到,恭闻万安。为此谨奏。
      臣胤祉、胤禛、胤祺、胤佑、胤禟、胤祥、胤祯、胤誐、胤礼。
      朱批:朕体安。三阿哥、四阿哥曾面奏,八阿哥并未痊愈。今仍如前言,抑或痊愈?不论如何,谅尔等所知甚为可靠。

      2906 胤祉奏报八阿哥病愈折 (1154页)
      康熙五十五年十一月初十日
      臣胤祉、胤禛谨奏:
      于臣等请安折内另奉旨:三阿哥、四阿哥面奏:八阿哥并未痊愈。等语。目今或仍如前言,或者已痊愈乎?无论如何,尔等所知甚确耳。钦此钦遵。臣胤祉于本月十八日往视八阿哥,臣胤禛于本月初九日往视八阿哥。目下不止痊愈,且甚好,几乎康复,脸色甚好。十一月初六日皇父遣臣等往视八阿哥时,臣等奏称并未痊愈,此实属眼睛愚拙看错,信口胡言。为此谨奏。
      朱批:眼睛虽甚愚拙,信口胡言,但系遇晓医书之人,仍嘉。

      【23】《圣祖仁皇帝实录》
      康熙五十六年正月二十九日甲申
      ○甲申。
      ○上因皇八子允禩病愈,遣人传谕曰:“尔疾初愈,思食何物,可奏朕知。朕此处无物不有,但不知于尔相宜否,故不敢送去”允禩至门上跪求,奏称:“谕旨内‘不敢’二字,承受不起。”上怅然,谕诸皇子曰:“允禩往往多疑,每用心于无用之地。朕因伊病初起,遣人传谕云:‘尔想何食物,可奏朕知,朕此处无物不有,但不知于尔相宜否,故不敢送去。’伊反以朕旨内不敢二字怀疑,奏称承受不起,来门上跪求。于无事中,故生事端。众人观之,成何体统。”

      【24】《清史编年》p263
      雍正五年四月十二日戊戌(6月1日)
      时有奏允礻我于禁所蒙埋魇魅者,有旨命顺承郡王锡保等往向实情。允礻我供:所焚表疏系道士因治我之病所请神符。又供从前与允禩等结党事。言:“我以阿其那、塞思黑、允禵等之党援甚多,威势强盛,且与太监魏珠、李坤等相结甚深,而外人又皆保荐阿其那,欲为后日之地,是以忘死入伊等之党。”“塞思黑、允禵等事奉阿其那如同君上,凡阿其那所言,伊等无不顺从,虽死不辞。”“一日我问塞思黑、允禵:‘后日孰可得大位’?塞思黑云:‘此大位必是八阿哥得耳,诸大臣又皆称伊好,断不能出伊之手。’”“我与塞思黑、允禵同向阿其那云:‘尔乃我等之主,后日须怜看我等。’阿其那闭目而笑。”“阿其那见人务为谦恭而内存异志。圣祖仁皇帝升遐时,若不将允禵遣往军前,断不能如此安静。后将允禵自军前调回,伊在景山东门举动,大露叛逆之状,系众人所共知者。塞思黑以允禵在军前不遂伊等之意,因而寄我书内云‘机会已失,悔之无及’。”“我虽入伊三人之党,伊等并不以我为人,凡紧要之事俱不令知晓。”锡保等议:允礻我应照大逆律即行正法。本日,得旨:“此等不堪之人,不能为国家之患,著免其正法,仍旧禁锢。”
      ②《清世宗实录》卷五六。《上谕旗务议复》

      【25】《大义觉迷录》雍正如何看待禩、禟之死
      “朕原欲为十全之令主,以报答我君父之恩。今有二人之事,便黾勉十分之善,亦减去其半矣。『此朕所遭之不幸』,岂非朕父子前因夙劫之冤孽耶!”
      译:朕原想当一个十全十美的君主,以报答我君父的恩德,今天二人之事,使我再十倍努力,功德也大减了。『这是朕遭到的不幸』,岂不是朕父子过去留下的冤孽呢?

      【26】康熙于五十五年移胤禩因避讳之借口的漏洞
      2750 胤祉奏十五阿哥病情好转等情折(康熙五十五年二月二十一日) p1086
      臣胤祉谨奏:
      十五阿哥身体自皇父看视,并经医治以来,已渐渐好转,除十九日早饭时告太监张朝凤具奏外,十九日一天一夜仍好,二十日、十九日以来以来又稍感好些。……余略
      朱批:闻之甚喜。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八爷胤禩各种cp萌点及推荐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