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1章 ...

  •   非天抬手恢宏,我怕自己说的杂乱。就分三个部分写吧:文章本身 ,青余慕成 ,关于非天(的轻快和沉闷)
    另:其实我知道所有的评都是对作者原意过分曲径通幽的探寻=w=,希望不被非天讨厌哦啊~~
    【文章本身】
    选这儿过来写长评,因为实在太爱那个“枫水化冻,冬去春来”,惶惶然想起很久以前某个沁润的雨天,忍不住摸出书卷读千字文的心情“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铜钟九响,有老者呼“开城门,迎天子——”的时候,我第一次觉得胸中的痛呼之欲出。就像小时候喜欢李陵喜欢乔峰喜欢书剑恩仇录,总是为了恢宏的一瞬心痛的睡不着哦啊~~有时候有些场面都不需要分析和说明,短短几字你就可以知道其间有多少关乎大义,关乎苍茫,关乎世事更迭,关乎生的壮丽和生的未竟。也总是在这样的时候,我最倾慕作者的胸襟。
    其余大爱场景不列举,否则就变读书笔记了。总归大家伙们都应该是为了那么些回肠九荡段落爱的非天吧。
    那么,关于这篇文本身。刚扫其他大人的评,看到非回复里说“封闭的”、“从扶峰翻开书卷时就注定了结局的故事”以及在文末非说“反正是一个疯子的故事”。好吧,其实这也就把我的感受说尽了。我想不出更新鲜的东西,套用课堂上评《雷雨》的古板术语好啦,“锁闭式结构”,于是这个安排虽然从开头起就是个剧透,但却增强了虐的力量。青余两百年后翻开书卷娓娓道来,痴心到迷惘的张幕前尘尽忘,凌云透过李效那犹然带着红色印痕的脸努力靠近铭记了两百年总要冷却的温暖和眷恋。哪怕只是这样的设定,就已让人痛到不忍卒读。更何况,两百年前那段往事本身。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人们都爱讨论的事儿是,帝王孤寡,不若农家。再多的苍生大义,或是野心宿命,都不若那句俗之又俗的“带我走吧”来的惊心。其实非也总在说这么同样一件事儿。所以它才成为了一个“疯子的故事”。庆成是可以走的,当张慕第一次带他离开的时候,他们可以就此远远走向塞外,就此了却余生。终究张慕也只能认为天命在身的庆成关的了一时,不能一世。哪怕是短暂失忆,庆成都在向那把椅子走去,向他的天下走去。这真是命运该来则来无处可逃。这是个悲愤太子励志复国的故事,又是个辗转往事前尘看透的故事。所以,还真是又纠结又虐心又迂缓又磅礴又看得透又看不透,估计也是作者自己读话本演义有感而发的纠结~~人看历史的时候,多半都有这么的一个心情喏。
    几场战事不提,不过关于战争,有两句题外话。《指环王》里头有句话“战争是人类最别无选择的选择。”所以尾声处那护戒的小矮人锁骨上的伤再不能愈合,当精灵退向西方乐土时,他必须也得走。当时为这一处小小安排动容——不论史诗多么磅礴,经历过乱世的个体心头的伤痛是无法愈合的,所以最后,精灵们带走了他。这样一种对个体的关怀,对杀戮(无论正义)的否认,都让我觉得高贵。也觉得温情。而,读国内的传统或现代小说却鲜少有这般念想。最多是站在指挥者角度哀矜一下天下苍生,若这般大爱,虽听来悲悯,却真的是又粗心又轻率。
    所以能不能把非天的这个悲剧(正剧)看做是庆成造的杀孽最终应在了他自己身上?背负太多杀虐,所以得不到幸福。呃……其实这儿也是明摆着的,当我过份纠结了吧。
    【青余慕成】
    先插播一句:其实我总觉得《鹰奴》里的人物刻画,替读者评价了非天所有旧文里的人物。
    看文的时候最喜欢张慕,因为受到了主角自己的心情脾气影响。而看完了文突然被青余虐翻,但还是先说张慕,把青余摆后面儿。
    许凌云和李效评价过张慕,他说“他是最不寻常的,或者说,别人太不寻常,他是最寻常的。”赤子一样的张慕。赤子其人,情深不寿,却能自己亲手一步步织出痴惘,将这么一具铮铮铁骨陷于困顿。说他忠心也好,说他深爱也罢,他的所有情感都是赤诚的。这在帝王侧有多么不易,虽说非天该文在写正剧,不像《破罐子破摔》可以随性儿让人人都做先重情义的角色。但这么一个人,还是让人觉得他的存在太神奇,太不容易。庆成知道,但庆成还是对唐鸿说:“我不是来谈情说爱的,再说,那对我有什么好处?”所以他的慕哥也冷冷回答:“可为你做一切事情,为你打仗为你杀人,做。夏日捐风,冬日暖床,不做。”这一出心境微妙又苦逼,张慕羡慕嫉妒恨青余那般会说话(夏日捐风什么的不都出自青余那厮的片儿汤嘴麽),又鄙视青余会说话,爱庆成不爱皇帝,爱不得求不得又舍不得。好吧,这就是一具木头的爱情。= =+最后他的死,他的一句“既然已经出来了就绝不再让你回京师。”他被五六只长矛订在木门上后最后的表白。呃……他好像柔情版乔峰。记得天龙王菲唱的那首《宽恕》麽“你英雄好汉,需要抱负,而你欠我幸福,拿什么来弥补,难道爱比很更难宽恕。”所以,慕哥就是完美版乔峰,对得起家国对得起良心对得起庆成,还死的悲壮死的荡气回肠死的让两百年后的扶峰和许凌云都不想再提起。(惊觉那歌真应景儿,文末附上词~~~
    嗷嗷嗷嗷我终于写到青余了。一开始,我就在想,哦哦哦,这个人,就是对几千年来周旋于帝王(领导)身边权谋通透的一只大狐妖。他知道为臣子的不能忠于苍生,要忠于主子,不能不犯错儿,而且犯了错儿后把柄只能被主子一人握着。所以起初我就是觉得他聪明,觉得他风流,觉得他嘴巴讨喜,觉得他就是个情种。如果要我择一为今生良伴,也会是张慕。直到我发现庆成太像他的父王,而青哥知道却一劝再劝,劝庆成放松点儿张慕劝庆成学会糊涂劝庆成别太多疑。我发现他不是不赤诚,而是他天生就是屡不羁的风,他不是真小人,他也有真胸襟,所以能为了爱人当了真小人。
    他的情话,总那么撩人,让人恨他不稳重,却字字真心。他说:“他不喝我喝,总有人愿为你生生世世,虽然你未必看得上。”他说:“我这么忠心,你打赏我点儿什么?”他永远在碰壁,碰了壁再笑嘻嘻地边儿去,但是他只允许庆成轻他负他打他骂他,若有庆成使他人折辱他半分他便会冷峻到以自绝相威胁。所以,谁说他不是一身傲骨的士林中人。所以他也会累,那份心意得不到回应便罢了,但当庆成要他打先锋亲征狼山,知道自己的忠诚始终是个问题,他终于淡淡的转身走了。最终也要送回尸骨只为说一句“青哥没有当逃兵。”比起来张慕倒是幸运的,他是为了所爱之人死在爱人注视下的。而青哥,这么一个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少年郎,这么丰神俊朗风流倜傥的闺阁梦想,却为了证明自己的真心死在塞外。他本可以是飘飘沙鸥,云游天地的啊。
    最后被虐翻就是因我想明白这一层后含着泪往前翻扶峰告老时对许凌云的那段自白,他等了两世,守护了两世,最后古稀之年能摇摇广袖,长长长长地出一口气,说,“无缘则已”。所以他的双眸在离世前那么清明,清明有二,未经世的,未经点染的。还有就像通天教主的太虚眼,将上万年虚空流年观尽,而得潇洒一身的透彻。想扶峰经历两百年皆是空等,想到他的这一次离去将再也寻不到了,不仅看透了还愿意忘了,就觉得悲从中来。
    好吧,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凡是他人的心意,哪怕表达的不稳重不深刻,也不容轻忽。我喜欢书生,叫我遇到方青余,必愿意山高月小皓月清波,随他跋山涉水去。
    【关于非天】
    其实看非天的文也是个机缘巧合。高中的时候和一大帮朋友一起好文,看过不少。上大学以后慢慢被太多书目填满,思虑多了朋友少了,成了萌不倒也虐不倒的不倒身。今年二三月时有一天和一个故人电话胡吹神侃,她给推荐的非天,评价有两句“故事极好,是个最会讲故事的人。”“文里的人太萌,像非天写的赵云吕布那样的,才是男人。”然后就上网丢了我一整个文包(非,我一直霸王)~~~当时里面文只有破罐子,战七国,妲己,灵魂革命,武将,将军情书,中国船。所以就熟悉了非天那些轻快的文风。
    我在贴吧里也说过(蛋杯和面包非贴吧会员),“但每每看文觉得一部作品的好坏不仅仅是能力才华所铸就更多的是与作者本身的心性性格 胸襟人生态度 相关联
    相信喜欢仙侠灵气 论“术”与“道”的非天本人也会认同的吧
    非天 (额……不常逛吧的伪铁杆迷) 那么洒洒脱脱能放能收实则认真豁达的作者喜欢上非天文章的孩只都会喜欢上文章气骨间藏着的这个人吧~
    ”就是这么个意思,粘贴过来的~~
    鹰是我看的非的第一篇“沉闷”文风,模模糊糊地想说,这是不是非自己对平日里读历史、野史、演义、话本、当代史评的一个读后感。帝王权谋,臣子处世之道,党争等等等等中国特色的政治艺术和军事艺术的一种集中的呈现。而非天他呈现的这么美,这么壮阔,这么叫人泫然。
    还是那句话,文者术也,打动我的,总是作者的风骨。
    所以,这也是想在这一章节插长评的原因,想说上一句,非天,我也仰慕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