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灵岩灵砚 ...

  •   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

      直到踏上灵岩山上山小径,足下踩着柔软的春草,鼻间闻到清新的花木气息,置身在熟悉的绿野林间,□□这才觉得心里翻腾的异样情绪渐渐平息,蓦然想起那句诗来。

      他出生在木渎,在这里度过了生命中的最初时光。六岁那年,父母先后故去,懵懵懂懂的□□被舅舅带着西去燕沧山。舅舅对他很好,师兄弟们也很亲和,泼墨阁里读书习字,点将台边打坐练剑,十年的山中岁月将原来就稀薄的小桥流水的印记洗得更淡。直到踏上这块土地,一些被深埋在角落里的记忆却倏忽出现。

      回首山下,那些鳞次栉比的房屋中间,有一座,他在那里呱呱坠地;那些与河道交错的巷道中间,有几条,面目模糊的爹娘曾牵着他的小手走过。那是他的故乡。可是,当暌违了十年之久的他走在那本该十分熟悉的街道上时,摩肩接踵的人群、入耳茫然的乡音,都让他感到深深的隔膜与疏离。没有归来的亲切,倒是恐慌得一刻也呆不住,逃也似的奔上了灵岩山。

      他听舅舅说过,灵岩山寺里供着自己父母的灵位。他知道那仅只是两块木头牌子,但现在,他很想跪在那前面,重重地磕头,好好地哭一哭,说很多很多的话……

      从灵岩山寺出来,□□心情好了很多。从山顶向西望去,太湖仿佛近在眼前,双岛如螺,湖光献绿,阳光灿烂得正好。□□深深吸了口气,忖道:“逝者已去,来者可追,去苏州见了哥哥好好聚聚便是。”他本不是多愁善感的人,一时的情绪过了就不再搁在心里。

      绕过琴台,山后小径比之前山陡了许多。他正循路而下,突然听到前面传来一声惊叫:“主子,小心!”声音入耳极熟,让□□一下子想到上午在木渎镇外偶遇的那几个人。

      他进镇后心绪零乱,倒完全忘了那个奇特的少年,此时省得这声惊叫恍然出自那青衣僮子之口,一惊之下,几个纵身掠了过去。

      远远地就见那青衣僮子立在一面峭壁下,翘首仰望,目光紧紧盯着壁上某处,嘴中时不时逸出几声惊呼。待到近前,又见那叫梓杨和为涛的两个人一左一右,以一种奇怪的姿势站在更近处的崖壁下,一样仰首凝神,目不转睛地望着上方。两人双足微分,两臂张开,浑身蓄势,仿佛准备随时一跃而起。

      □□抬头朝那峭壁上望去,那刀削般的崖壁上,一个人影赫然入目,白衣蓝褂,正是那个令他念念不忘的少年。只见他身背一个黑色的布袋子,长辫绕在脖颈上,脚踩着壁上突出的一条石棱,一手牢牢拉住崖间悬垂的藤蔓,另一只手向前探去,待抓住前头的另一根藤蔓后,试着扯实了,便向前挪出一步。石棱离地足有十数丈高,也不知他是怎么上去的,只是仿如走索般地悬在空中,但就这样一步一步地朝前挪动。

      “你们这是要做什么?”□□看得心惊胆颤,忍不住向那僮子问道。

      青衣僮可喜回转脸来斜睨他了一眼,也不知认没认出他,只答了两个字:“采石。”便不再理他。

      “采石?好好的到这儿来采什么石头?”□□心中疑惑却不好再问,细细看那少年足下踩着的石壁,突然发现了特异之处。峭壁的下部其实并无特别,但从少年踩着的石棱往上,在盘结的黑褐色的虬根藤条与层叠的青绿的枝干叶片之间,偶尔露出的石壁竟是一种淡淡的青色。西射的阳光照上去,壁石晶莹通透,呈现出既柔和又瑰丽的光泽来,让人不舍移目。

      耳听得那可喜又是一声尖叫,前方两人也是脱口惊呼,原来壁上少年一把没抓实,脚下一晃,身子前仆,还好他马上回手紧紧扯住左手边的藤蔓,腰力下沉,把自己死死地控在了石棱上。

      这一下也惊出□□一身冷汗,他估摸石棱高度,以自己的轻功上下并无难处,便提声说道:“小兄弟,崖上危险,你需用哪块石头,不如我来帮你?”

      那少年堪堪站稳,闻声看了过来,见了他居然启齿一笑,道:“我还能行,多谢兄台好意,心领了。”说着腾出右手又往前摸索,竟是毫不在意,只是动作间更多了些谨慎。

      □□见他固执,怕开口说话令他分心危险,不敢再出声。一旁的可喜却呶嘴说道:“若是主子肯让别人上去采那劳什子石头,那还用你说?我们家孙爷和秦爷可都没把这么点高放在眼里,就是主子他……”

      他嘟嘟囔囔,□□听出了个大致。他早看出孙秦二人身有武功,应该是侍从保卫之类,而那少年僮仆拥护,气度不凡,显然身份矜贵,却不知为何一定要亲涉险地,取那壁上石头?心中念转,眼睛却不敢稍离岩壁。

      少年沿着石棱向前挪动了一段,忽尔又停下,拔开枝枝蔓蔓细细察看壁石,端详一阵后又往前走。地上数人便随着他且行且止,缓缓移动。□□想起自己开始时还觉得这几人行动怪异,不知不觉中竟成了其中怪异一员,心里又是紧张,又是好笑。

      太阳渐渐西移,□□脖子都仰得酸了,壁上少年兀自走走停停。□□眼力极佳,看得出他虽然扯藤的力道不改,但手已经有点发抖,越发提着心。

      就在这时,那少年又一次停下了。

      这一次,他似乎找到了自己要的东西,汗涔涔的脸上一下子绽出了欣喜而快慰的笑容,让看到的人不觉都跟着开心起来。

      他将扯着的藤蔓往腰上缠了两圈,用力扎紧了,就放开手,取下了背上背着的黑袋子,拿出两个奇形怪状的物事。等他一手拿着一样往壁上动作时,□□才认出,那居然是一锤一钎!

      只见他先是以锤击钎,布了一圈成方形的均匀小孔,再将小孔逐个凿深,连接成线。少年的动作耐心细致,开始时用力很轻,随着渐凿渐深,力道逐渐加大,不时有细细的石屑溅出。他将眼睛眯得细细地,秀挺的鼻尖上溢出了点点薄汗,薄唇紧抿,神色专注,看在□□眼里,就成了一幅赏心悦目的画。

      不一会儿,石壁上浮脱出了一个一尺见方的圈。少年用指尖在圈痕里摩挲,将细细小小的石屑挖抠出来,又左右审视了一番,便低头拿眼在底下几人身上扫了几扫,看住了□□,张口唤道:“这位兄台,可否请你上来助我一臂之力?”

      孙秦二人回头见到□□,呆了一呆,同时出声:“主子,还是让我们来吧!”却被少年抬手制止了。

      一时之间,□□竟大有雀屏中选的荣幸,只道了一声“好”,便提气腾身,足尖在壁上一点,轻轻巧巧地落在那少年身边。他有意卖弄,腾空时衣袂飘飞,落下时却不牵动旁边枝蔓树叶一丝一毫,姿态美妙之极,看见少年眼里流露出赞许的神情,心中不免得意。

      少年见他站定了,拿手里的钎子指着壁上石块,道:“我需将这石头完整取出,劳烦兄台帮我扶稳了,我看兄台倒比我那两个随从放心些,石头落出时很有十分重量,莫要让它掉下去了。”说着望着□□,目光殷殷。

      那眼光看得□□胸中热血上涌,重重地点了点头。

      近看那石块,与远望整个石壁又有不同,浓淡不一的青色中夹杂着隐隐约约的浅紫纹线,肌理细腻均匀,色泽沉着雅致,阳光照耀下仿佛流动着的异色的水,□□心中一动,脱口说道:“你……莫非是要制砚?”

      那少年一手斜扶着钎子,另一手举锤,头也不回道:“自然是制砚。苏州灵岩砚石,天下知名,兄台也有耳闻?”说着“铛”地一锤敲在钎上,石块抖了一抖。

      □□离开木渎时年纪还小,于本地风物并无了解,燕沧学艺虽也读书学字,却总以习武为主,这文墨风雅一道基本是门外汉,什么‘苏州灵岩砚’还是第一次听说,闻言不禁脸上一红,支吾着道:“略有所闻……我是看这石色……又看你……唉,只是制砚取石,总不用你亲自动手吧,这么吊着可是险着呢!”

      铁钎入石已深,倒再不溅出石屑,少年循着石块边缘一锤锤地往钎上用力砸敲。他举臂之间扯动腰上扎着的青藤磨擦着崖壁瑟瑟作响,锤声啷当,盖过了□□的声音,不知是否听到,一时不见回答。□□偷眼看去,只见他额上已满是汗水,双目凝注,离得近了可以清晰地看到又密又长的眼睫,偶尔随着落锤轻轻一刷,刷得□□心中仿佛微风拂过波动不已,连忙收目凝神。

      壁上石块已渐渐松动,抖震的幅度愈来愈大。少年停下锤子,抬手用袖子擦了擦额上的汗珠,平定了气息,转头对□□笑:“不亲眼看过,哪寻得心头好?况且这小小石壁,哪里便吓得住我了?”语气间带了点微微傲然,接着又道:“便在这一两下间了,你留神些,接稳了。”

      □□忙点头,心道:“他如此重视这石头,又信我过于随身侍从,可不能因了我有些许差错。”张开双手,虚托在那石块下,足下使出了个“粘”字诀,牢牢站定了,全神盯住那石块动静。

      少年提气上胸,运力于臂,举锤斜着对准钎头,重重一击。只听石块与石壁连接处发出一阵绵延的“嘎嘎”声,整个石骨土髓都在颤动,那石块一通剧烈抖震后,轰然从崖壁上脱出,稳稳地落进了□□手中。

      那少年才露出喜色,忽然壁崖间碧色的影子一闪,左边膝上如遭齿啮,一道刺骨般地疼袭来,正要脱口的欢呼变成了 “呀”的一声痛叫,跟着左脚一软,在石棱上再站不住,跌了下去。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