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楔子 ...
-
云典朝昭华九年,禁宫深深,屋宇森然。正殿红与黑相杂的色调更凸现出凌人的气势与威严的皇家风范。
然而内宫之中却是别有一番滋味。此时正值初春二月,处处桃红柳绿、小桥流水,隐隐然竟是江南氛围,婉约雅致却又不失富贵气息。景华园位于内宫东侧,却为园中之园,历来云典皇上的御书房便在这园中。
景华园韵致极美,相传为云典第一代皇后亲手所建。园中有曲觞之水、明月之桥、傲拔之山。春盈桃李,夏有莲荷,秋揽菊桂,冬雪寻梅。一园尽收四季之胜,兼顾南北之景,号称天下第一。
二代皇帝极喜此地,便将御书房移至此园,繁忙之际,亦觉赏心悦目。
而今日,虽是春光尚好、美景依旧,御书房内却如数九寒冬一般,寒气迫人。沉肃的气氛压在每个人心中,进出的内侍们无不心惊胆战。
原因无它,主子心情不好,适才已拉了一个犯了小错的宫女下去责打了二十棍。这二十棍恰似打在众人心中,让众人越发兢兢业业,十二分的仔细。
四品旭日宫首领太监——顺福匆匆走出御书房门口,伸手招了一名小太监过来,低声道:“莫多说,立马给我去请了安侯爷来,只说皇上今儿心情不好,请安侯爷过来给皇上解解闷,顺便消消气儿。你快去快回!”
那小太监忙应了一声,拔腿便往外跑去。
顺福微微松了口气,他知道,这世上若还有一人能让当今的皇上息怒,那必定就是这位安侯爷了。
安侯爷名澄字子清,其母便是先皇德宗最为钟爱的同母妹妹九华公主,于德宗盛景三年下嫁于当年的的恩科状元安舆,次年公主怀孕生下安澄,初一落地即加封安舆为永乐侯,加安澄二品衔,可谓恩宠一时。
安澄6岁时进宫为太子伴读,与当今昭华帝一同长大,二人同吃同睡,交情自是莫逆。因先皇素喜男色,少近女子,今上并无兄弟,仅有一妹却又早年夭折,更是将这安澄视作了亲生兄弟一般。
那小太监去后,约摸顿饭功夫,便领着一人走了过来。那人看来二十四五模样,生得面如冠玉,剑眉朗目直鼻薄唇,端的好一个俊秀男子。只是眉目间一股浮夸的纨绔子弟的气息,令人颇觉刺目。
此人正是永乐侯安澄了。安澄之父于昭华元年去世,其母伤怀不已,也于昭华二年随之而去,他便袭了侯位,虽无官职,看似纨绔,朝中重臣却无人敢轻视之。
顺福早在旭日殿外侯着,见他过来,忙上前行礼问安。
安澄却是笑道:“顺福你这个老滑头,碰了你那皇上的钉子,倒是陷害了我来给你做挡箭的牌儿,今次可算你欠我的,将来好歹是要还的!”
顺福忙陪笑道:“侯爷抬举顺福了,您这话,奴才哪儿当得起?”一面说着,一面已道:“奴才且去通禀皇上一声,候爷请稍候了!”
安澄一笑,挥手道:“去吧去吧,总是这繁文缛节不能少的……”
话音还未落,殿内已有人淡淡道:“顺福这奴才倒省事,朕刚才要差人去叫你,他倒先把你给请来了,也好,省了朕的麻烦!”
二人抬头看时,一身龙袍的昭华帝已缓步而出。一缕金色阳光斜斜照在他身上,更衬得他渊停岳峙,气宇不凡。二人正欲行礼,昭华帝已道:“免了罢!顺福,你别跟着了。子清,你且陪朕去御花园走走!”
顺福忙应了一声,依言退了下去。
昭华帝默默不言,径自往御花园走去。安澄紧跟在后,收敛了一脸的轻浮与嬉笑,反多了一份从容与斯文。
御花园中,春光灿烂,鸟语花香。
昭华帝坐在流觞亭中,神情淡定,双眉却微微蹙着。
安澄挑挑眉,他自己知道这位皇帝表哥的性子,素来便是愈是风雨欲来之时,便愈平静,但谁若是在这当口触了逆鳞,怕不死也要脱层皮。
“皇上,您看,这御花园的景致真是越发的美了,毕竟也是春天了,皇上若是心中烦乱,何不出宫一游!”
“你少在那儿顾左右而言他的,朕准备召你进宫,可不是为了听你废话来着!”冷厉扫安澄一眼。
安澄做个苦脸,叹息嬉笑道:“皇上啊,臣晓得您心情不好,您可也莫拿臣当了出气筒呵!”
昭华帝轻哼了一声,对这个视同亲兄弟的表弟却再也摆不下臭脸来。
安澄看他脸色略有好转,却也知机不再胡扯,道:“臣知道皇上是为了立后一事心烦,既然如此,就立后又有何妨呢?”
昭华帝挑眉:“你个鬼灵精,又有什么主意了!”
安澄笑了一笑,倒也不卖什么关子了,爽快道:“其实皇上也不是真在乎立后罢。毕竟后宫不可一日无主,而先孝敏皇后也死了足有四年余了,这立后,那是迟早的事儿。皇上主要是不想立武贤妃与崔淑妃二人中的一人为后罢!”
昭华帝颔首:“正是如此!”想到此事,不由得又觉烦心。
他登基之时,年纪尚未弱冠。其时,云典积弱,常年水患,东有恒曲虎视眈眈,西有华越图谋不轨。朝中老臣又都权重,行事多有掣肘之处。
当时是,宰相钟鸣当权,其女又是后宫之后,堪称权倾当朝。昭华帝无力抗衡,便暗中拉拢了吏部尚书武徽与户部尚书崔岫,并娶了二人的女儿。并许诺封相立,很是花了一番功夫,终于除去了钟鸣。
钟皇后历来贤淑,并无失德之处,并生有一子,闻说父亲获罪弃市,伤而自尽。少年夫妻,却也不乏情分,也令昭华帝甚为感怀,便追封为孝敏皇后,聊以心安。
同时将宰相职权一分为二,将武、崔二人分封了左相、右相以相互牵制。另设三大军候,分了兵部实权,又抓牢了军队财政。朝政为之稍清,顺势清河治瘀,几年下来,也颇见成效。
却不想今年年初,云中郡突发火山,百姓死伤不少,加之京城忽现彗星,更给了一帮老臣理由,号曰后宫无后,东宫无主,不安之源。继而纷纷上折,请求立后。
偏巧武、崔二妃各有一子,二子年纪又相当,只怕这立后之事一成定局,接着便是册立东宫。因此更让昭华帝难以决断。
神秘一笑,安澄不再卖关子:“皇上,您素来决断,之所以对立后一事难以定夺,怕是想得太多了一些!”
昭华帝默然,身在局中,难免当局者乱,他又何尝不知。
“皇上,适当乱世,文官虽重,却也大不过武将去!”
昭华帝微微苦笑:“能与武、崔两家抗衡的武将唯耀武侯沈慎一人,只可惜沈慎并无女儿……”瞪安澄一眼,不悦道:“怎么,亏朕信任你,将夜鹞交给你,你却连这个都没弄清楚吗?”
安澄耸耸肩,夜鹞乃是云典皇朝的一支秘密潜伏奇兵,专司情报收集,间谍渗透与刺杀工作,原是昭华帝即位之初,二人所设立的,9年工夫下来,已颇见成效。
“耀武侯沈慎虽没有女儿,却尚有一个儿子……”安澄说的有些漫不经心。
流觞亭外流水淙淙,鱼儿轻快地在水中摆动尾鳍,发出细微的声响,曲觞池边的桃李经春风一吹,缓缓落下了数片或白或红的花瓣,漾起层层的涟漪。引带得鱼儿纷纷上前,好奇轻触,卜卜的吐出泡泡。
“男后……”昭华帝微微皱眉,有些犹豫。
云典一朝自开国皇帝以来,素崇男色,论起男子为后却也并不稀奇。开国圣武帝以武起家创立云典,所娶的皇后正是自己的第一谋士,为他平定天下,打下江山的一介男子。
这以后传代至今共六代,若论男子为后,也已有了三代,算是五五之数。若是昭华帝亦娶了男后,那男后更是占了上风了。
“皇上,如今之势,立后在所难免。若立男后,可收一箭三雕之利!”
“……”默然无语。昭华帝心中暗叹,先皇德宗素喜男色,昭华帝更是自幼便见惯父亲身边那些妖媚男子,心中实甚反感,对于父亲为娈童冷落母亲,以致母亲早年郁郁而终一事更是耿耿于怀,却想不到自己竟有立男子为后之事。
安澄何等机警,早看了出来。
“皇上素来英明果决,当知本朝至今共传六代,已有三代男后。请皇上恕臣直言,皇上该知道,男子为后,于本朝本就是一大手段。三代男后,除第一代乃是本朝开国功臣,与高皇帝情深意重外,另外两人都是因家族势力过盛,为保本朝江山永固,方才……”
安澄有些犹豫的看了昭华帝一眼,没再说下去。犹豫一阵,看昭华帝并未开言,又道:“本朝三大武侯,耀武侯沈慎最为势大,且西疆战事正紧,若立他之子为后,可安其心,此一利也;男后无法生育子嗣,于武、崔两家亦可接受,此二利也;三足若鼎,互相牵制,正合吾皇用人之道,此三利也!”
二人默默坐着,一时都没再开口。
一阵风来,一片粉红的桃瓣随风卷入亭中,昭华帝伸手轻轻一捏,便握在了手中,慢慢将它碾碎,长长叹了口气,只道:“不过可惜了沈侯的儿子了……”
微风轻扬,涟漪微漾,转眼风停后,又见水面光滑如镜,恰似帝王之心。
次日,昭华帝下旨全国册立耀武侯沈慎之子为后,加耀武侯沈慎太师职,长子沈松加大将军、次子沈柏加吏部尚书。同时加武贤妃、崔淑妃为贵妃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