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ChapterⅡ Aimo•Scholar(爱缪•希洛卡尔) ...
-
旧历561年,隶属于塞洛特蒂中枢城区“雷希”的科学研究所首次探明塞洛特蒂外其他大陆的存在,这个世界被命名为波提亚斯,与此同时,科学界爆发了无比激烈的争吵:世界到底是以怎样的形式存在的?是同一个源头创造的,相互关联的平行世界,还是有不同的源头创造,各自独立的世界?这争吵持续了几个世纪,到旧历736年时,雷希研究所的学者们已经发现了包括塞洛特蒂在内的五个世界,按照顺序来排序应该是塞洛特蒂,波提亚斯,阿卡德尔,萨布拉和伊丝塔大陆,而这一年,出现了一个人,这个人的理论最终颠覆了这个世界,并为大统一理论打下了无可非议的基础。
他就是“学者”爱缪•希洛卡尔。
希洛卡尔大学毕业后就进入雷希研究所,他专攻‘世界平行’论,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际数据整理出了有关‘世界平行’的一套完整理论,命名为“河流”平行世界观。
“河流”平行世界观的观点认为,世界的本源像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拥有庞大的干流与无数的支流,而这条河流的源头是一个不可探知的名为伊甸的地区,塞洛特蒂是以伊甸为源头的,所谓的干流,而余下的四个已探知大陆则是四条最大的支流,由这四条支流再发源出支流,以此类推,便构成了我们所处的完整的世界。
爱缪提出了一个划分各个平行世界种类的方法,这便是著名的“世界等级论”,他按世界的大小,分支的数量,维度以及对世界的认知程度将不包括伊甸在内的五个世界依次划分为第一至第五平行,分别为伊丝塔大陆、萨布拉大陆、波提亚斯大陆、阿卡德尔大陆及塞洛特蒂大陆。
“河流”平行世界观震惊了整个科学界,但根据‘薛定谔的猫箱’理论,即完全封闭的猫箱在打开之前没有人能够断定猫箱中的猫是死是活这条定论,支持‘独立世界’的学者们仍坚持在任何确凿的证据出现之前,“河流”平行世界观只是一个完美的假说。
爱缪并没有因此放弃,他知道,只要找到一个人,就能将这猫箱中的真相,展现给世人。
那就是后来被称为“伊甸之子”的,塞洛特蒂的领主。
通过十几年来的研究,爱缪发觉,每一个世界都会有他真正的创造者和统治者,而他要寻找的,就是这位来自伊甸的创造者,也就是管理这个世界的,无上的领主。
旧历847年,爱缪为‘独立世界’的棺木敲下了最后一枚钉子:伊甸之子,出现了。
嘛,名字告诉你也无妨:
普瑞特斯•布雷安塔斯。
这是“河流”平行世界观的胜利,也是爱缪的胜利,他被冠以“唯一的学者”之名,载入史册。
旧历903年,普瑞特斯登基,改旧历为圣历,标志着“有序的世界”的开始。
而在这之前,有五个家族曾经统治过这里,他们分别是“名门”梅塔特隆家族,萨麦尔家族,奈特埃斯家族,特莱雷家族,以及“神谕”耶和华家族。
在塞洛特蒂最后的君主耶和华退位后,塞洛特蒂大陆上出现了两股由天使组织而成的势力:天使长议会与天使军团,而这两股势力随着普瑞特斯创立直属警备司圣骑士司,成为了不受伊甸之子支配的,所谓独立武装。
三支武装相互牵制,构成了圣历最初的稳定与和平,而随着路西法•梅塔特隆、撒旦•萨麦尔、该隐•奈特埃斯和塞思•特莱雷,即“名门”的四位家主的管理与扩张,天使长议会愈见强大,并最终成为了这三股势力中最强大的一股,甚至远胜于圣骑士司,其麾下近百名天使均为塞洛特蒂的天使长,以自由,平等,正义与博爱为信条,在塞洛特蒂大陆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与其他两股势力创造了圣历初期的“百年和平”。接下来,我们的故事就以天使长议会的四名管理员为中心,以圣历100年为起点,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