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皇后下决心 ...
-
晚上,皇上在嘉贵妃的储秀宫考校了一番永璇,发现他小小年纪虽然还没有入上书房,可也认得不少字,且写的也有模有样,《三字经》也已经读完了,正在读《千字文》,让乾隆很是高兴。又想起白天在慈宁宫太后夸他一句,他便高兴成那样,便觉得以前的乾隆太过冷落他,孩子还是好孩子,因为性格有些腼腆,比起其他几个宫里的阿哥,就显得单纯,很是让喜爱孩子的溥杰心疼。他脚上残疾,也不是他想要的,并且也不是很严重,若仔细调理并勤加练习,在鞋子上加厚一些,还是能入的眼的,只是与大位无缘这是一定的了,毕竟泱泱大国谁也不会同意有一个跛脚皇帝的。
只有好生教养永璇以后定要心胸开阔,乐观开朗,一个贤王也不错。
晚上嘉贵妃正伺候皇帝更衣,外面有宫人禀告,钟粹宫的庆嫔身体不适,才诊出喜脉。
嘉贵妃脸色立马有些不高兴,正巧叫乾隆看见了,他看着嘉贵妃一副害怕的样子看着自己,乐得哈哈大笑,“你呀你,这么些年还是这个脾气,朕看,还得改!再说了,朕多些子嗣不是好事?叫朕捉个正着吧?”
嘉贵妃有些不好意思,又有些别扭,嗔道:“臣妾不是那个意思。臣妾只是想皇上都累了一天了,才要歇下,什么时候不能请脉,偏偏大晚上的去请脉……臣妾只是不高兴在这儿,并不是不高兴皇上多个小阿哥。皇上误会臣妾了……”
乾隆点点头,其实要是仔细看,乾隆耳朵上有点红,要真是按理说,这个孩子才是他在这一世的第一个孩子,想不去看看那是假的,可又一想嘉贵妃刚才那番话得意思,看了她两眼,笑道:“你说的有理,庆嫔还是有些孩子气,也难怪,她年纪小,不懂事,才刚刚诊出来,必定是害怕的,朕还是走一趟,看看她,你也歇了吧!”
嘉贵妃赶紧招呼若梅和吴书来进来伺候皇上穿衣,才笑道:“庆嫔妹妹年纪小,头次怀上,皇上多体贴一下,臣妾明日再去看她。”
乾隆刚想抬起脚就走,听到后回身看了她一眼,点点她的脑袋,摇头笑道:“真是个小醋坛子!”
嘉贵妃立马脸红了。
第二天,乾隆的赏赐如流水一般进入了永和宫,各宫的娘娘们也紧随其后。庆嫔很是高兴,入宫不过几年,已经从小小的答应一步一步升上来了,今年晋了嫔位,又怀了龙嗣,她捧着还没有显怀的肚子,一个人笑眯眯的思索着如何借着这个孩子再进一步。
这个时候的乾隆还是很忙的,不仅要处理日常的政务,还要把后世自己知道的那些预防旱灾洪灾的那些法子一点一点实施,还要各项开源节流,处理军务。再又一次粘杆处呈上来的官员们的情况后,他有些怒了。怒不在他们大胆贪污腐败,也不在他们办事不利,怒在他们不老老实实做事,居然有些参合到决定他的儿子由谁出生!
就算作为一个男人,也不喜欢别人对自己的孩子指手画脚,更何况他现在是一国皇帝,他的孩子,不管生母是卑贱的也好,还是尊贵的也罢,那也不是他们能参与的。怪不得历史上的乾隆活下来的孩子那么少,以前还纳闷,现在全明白了!
反正都是蛀虫,本想缓缓涂之,可你们涉及到他最无法容忍的地方,就各回各家吧。
首先乾隆先对内务府动手,把和亲王弘昼与傅恒召了进来,秘密的吩咐了一番,第二天便在朝堂上把原内务府总管大臣阿尔塔革职,列了几个罪状,并不太严重,深层的原因并没有公布,交由刑部与大理院共审。其他各司总管也撤的撤,换的换,朝堂上一时无人敢说话,就怕万岁爷迁怒,即使自家在内务府有牵连,也不敢上去求情了,皇上这一上午净冷着脸坐在那儿,傻子才往上冲,还是老老实实的呆着吧,以后该知道的都会知道的。
吴书来也很累,念了一早上的圣旨,这会子还得顶着万岁爷的寒压,把下了朝的各级官员的如何走动,报告给皇上,看着皇上脸色有些发青,顿时感觉不好,赶紧悄声找人宣太医,本来也想打发人报告给太后的,可一想那天皇上看太后的神色,不知怎么心就动了一下,便按下不提。
后宫的消息一向是灵通的,这下全知道皇上今天心情极其不好,膳食也没进,听说在前朝发了一通脾气,撤了不少人,也不知里面有没有自家的人。只好打发自己身边得力之人悄悄的去打听,只听说内务府做的不好,换了几个人,具体的也没打听个所以然来,只是都感觉到,这次事情不怎么对。
倒是乾隆想了一天,才真正的感慨,皇帝真是不好当。偌大的一个中国,他要一点一点的仔细操心,本以以为这后宫女人们也不容易,有个什么错相比罚一罚也就完了,没想到里面也涉及一些保藏祸心的人。
便是这具老祖宗的原配孝贤皇后和宠极一时的慧贤皇贵妃也都太不简单了。不是你与我联合算计她,便是我反过来踹你一脚。倒是生生连累了不少个皇子皇女。
乾隆想想都替这个老祖宗臊得慌,同样的是皇帝,看看人家圣祖,看看世宗,那个后妃敢这么明目张胆的设计皇帝?你爹倒是留下粘杆处和血滴子了,可你却觉得自己十分圣明,那些后妃们不敢设计你,即使设计你,也一定让英明神武的你一眼都能看穿。便是想起那些夭折的皇子皇女,也都是些福薄的,可你怎么不想想即使古代条件再不好,也不能生的这么不均衡吧!
想起那些参与进去的后妃们,他心情颇为矛盾,一方面知道她们生活在后宫里的不易,一方面也心凉她们的笑里藏刀,一时又想起那些无辜的孩子,心中深深的叹口气。
打发一些粘杆处太监只监视后妃们在皇子皇女上的动作。皇帝,不仅要学会驾驭权利,学会如何做好一代明君,私底下也必定有疑心,这是历代帝王的通病。
乾隆白天处理政务,晚上也没去后宫。只在养心殿的西暖阁里没事召见召见一溜的阿哥们,顺便敲打敲打皇后,便是太后没事请他去聊聊天,也以国事繁忙为由推了。倒不是他再也不亲近后宫,而是清醒的认识到这些无形中的争斗带来的代价后,他需要一个短暂的时期,让自己的心真正的由溥杰过渡到乾隆。
他不是没有想到做一个让人称颂的皇帝,可人要有自知之明,没有那金刚钻别揽那瓷器活。他或许没有圣祖的英明与决策,没有世宗的果断与魄力,他有的不过是对后世的清醒认识罢了,可要把这个认识付之行动,很有难度,毕竟朝中没几个人不是守旧派,各自的利益都在里面,一个弄不好,怕是会有大祸,只好徐徐涂之。
清朝在他的这个时期,只要在政策上开放一些,科技技术跟得上西方列强,民政上宽厚安抚,大体上,一个转折期还是可以平稳度过的。
要想中国不再受西方列强的欺辱,只有自己提高实力,不管是科技实力,还是军事实力,在战乱的那些年,他清楚的知道,一个国家,必须拥有高科技和一支能征善战的军队。
他现在最重要的是把西方的各种技术引进进来,并且在自身逐步创新改革,一点点的吸收那些对中国有用的文化,并把它们转化正我们自己的文化。或许这些转变和思想不能马上被群臣接纳,可他知道,这个乾隆皇帝,他的寿命很长,只要仔细保养,他有的是时间慢慢说服和实施,只要他有一个合格的继承人,他能在他的基础上慢慢打开中国的大门,紧跟住所有能让中国强大起来的技术,所以,他需要一个同他一样能清醒认识到科技的重要性的继承人,这样的继承人才能让中国平稳的度过这个槛,这样的继承人才能让中国继续稳步的壮大,真正的昂首挺胸,不再遭受那些屈辱,不再遭受那些战乱!否则,他再有作为,再有抱负,也是空谈。
那些老百姓或许不懂什么叫做国家科技的发展,可是作为皇帝一定要懂的它的重要性。不是只要有粮吃就是安稳生活,我们要有能保护我们安稳生活的资本。可现在,他的这些愿望差点毁在一群太过贪婪的女人和她们的家族身上,怎么不让他恨,怎么不让他狠!
前几日在朝堂上对内务府动手,只是一出剧的开始,以后,才是对他们真正的开演!
所以,拥有对皇权真正拥戴的朝臣,和能让他没有后顾之忧的军队,是他目前最需要的!后宫的那些女人们,在意的不过是他作为皇帝能给她、她的儿子和她的家族带来的荣华富贵,甚至是至高的权利,可那也要看他答应不答应。不管是皇后还是妃嫔们,可以慢慢敲打,甚至,是洗刷!而太后,她只要安安稳稳的颐养天年,含饴弄孙,他不介意花一些钱财、奇珍异宝来换她的笑容,可如果她越过雷池一步,他也不会允许在他的朝代里出现慈禧的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