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我是此乾隆 ...
-
溥杰回到养心殿,吴书来示意太监们开始摆点心,就着些糕点,漱了口,便坐下吃茶。
想了一会子,溥杰默默提笔写到:
一、军事。似乎二十多年间准噶尔部割据势力之间的矛盾不是一时半刻能化解的了的。
二、海禁。经历了满清的衰败,新中国成立的欣欣向荣,溥杰深知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要打破,近期可选几批宗室朝臣之子,远赴欧洲取经。
三、国库。溥杰知道乾隆是多么奢侈的一个帝王,很多政绩也表明,这位老祖宗做皇帝还是很有一套的。可是有一点,他太爱花钱了。慎!
四、官吏。乾隆早期倒是毫不留情的处置了一些贪官污吏,可中晚期便有些放任了,这也使得乾隆朝后期贪污成风。慎!慎!
五、文字狱。顺治、康熙时期的“文字狱”还只是个别现象,雍正皇帝则相比他的祖父、父亲要严重的多,而最为癫狂的还要属乾隆帝。慎!慎!慎!
溥杰有些头疼,这些问题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得了的。可不现在梳理出来,溥杰又怕日后自己被歌功颂德多了想不起来,揉揉太阳穴,继续想。
六、农桑。民为邦本,食为民天。务本足国,首重农桑。水、旱、雹、虫等自然灾害要提前预防,旱灾之逐渐形成的,可以预防在先。且一些预防措施不得不改进。那些救灾之银粮,要细细的想个法子。
七、四库全书。这个最是让他替这位老祖宗感到自豪的地方,稽古右文,崇儒兴学,大规模的搜集和编纂古典书籍,收录的书籍超越任何一类官书,且包罗宏大,丰富浩瀚,使得很多古典典籍得以保存和流传下来,成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总会。
八、八旗问题。在康熙时期,便定下“以清语骑射为本务”,由国家供养,不仕不农不工不商,时间一长便腐化堕落,一无所能。溥杰可不如那些思想顽固的老祖宗,不让这些蛀虫们干差事,还要供养他们,有这些钱,择优送往国外,相互监督,给我学习去。
这些子都是主要大概方面,余下的一些都是日常积累,集思广益。不过,还有一点溥杰没好意思写,作为前朝老人,他还是有些传统方面的坚持的,那就是子嗣繁茂。倒不是说要跟他老祖宗康熙帝似的,生的儿子个顶个的出息,因为太多出息的也是一种灾祸。所以,要好好培养下一代,择优录取,也算是他的一点奢望。实在是历史上的嘉庆帝倒也是竭尽所能,可惜能力所限,寿命也没有他爹长,对于他爹留下的烂摊子,嘉庆帝很委屈,我尽力了!最重要一点,眼光最差,选了个道光帝。
一代不如一代,任重而道远啊!
午休前,吴书来捧着绿头牌跪着承与溥杰,溥杰紧皱眉头,撤了下去。
日子就像流星一样,‘嗖’的一下就过去大半个月,这边溥杰精神倍儿足的一样样开始整理朝政,禁止百官无事歌功颂德的习惯,又要广撒粘杆处的各个精英们,给我查,在京的官员们,按照从大到小贪污腐败的顺序,一个一个慢慢收拾,在朝堂上努力分辨各种势力,记得一本史书上提过,一个帝王,最先要懂得是平衡之术。休息的空当也要去上书房看看皇子们的读书情况,顺便安抚一下前年孝贤纯皇后驾崩时被骂的永璜、永璋,免得这两个大儿子也灰心致死,好在,溥杰这个皇帝的安抚还是有效果的,永璜没死,可还多少有些郁郁之气,好歹能出来办差了,永璋也等着明年选秀后出宫建府了。
溥杰庆幸,没有出现历史上的杯具!
这边越干越有尽头的溥杰迅速的适应了高强度帝王生活,那边皇太后、皇后忧心忡忡,这都六月中旬了,皇帝一次也没招后宫之人侍寝,三天四天也就罢了,不是还要蓄精养锐嘛,可这都大半个月了,皇帝,你……没事吧?
皇后从那次皇太后提醒之后,就时不时的给皇帝送汤送物,也要吴书来提醒皇上后宫要雨露均沾。
吴书来现在最怕见到的就是皇后乌拉那拉氏的人,皇后娘娘的懿旨,他不敢不尊,可皇帝没兴趣,他也不能寻死一般强拉着皇帝去后宫啊。
今天,吴书来都想无视规矩,跪下来对着溥杰哭死,皇上啊,奴才都顶住皇后娘娘半个多月的攻势了,可您的额娘,大清最尊贵的皇太后今天给奴才下死命令了,一齐和皇后娘娘派太医院的院使、院判过来请平安脉,他如何是好啊?
溥杰觉察到吴书来的焦急惶恐,问了好一阵,才明白过来是何原因把这位总管太监逼到如此程度,溥杰意兴阑珊的发下御笔,哭笑不得,摇着头叹口气,对他道:“不用请脉,朕无事。拿牌子吧。”
“嗻!”
吴书来简直是喜极而泣,尽管他的职责是为皇帝之乐而乐,为皇帝之忧而忧,可主子的安康是他最大的职责啊,现在,他的小命总算是保住啦!
主子没事,今晚又要巡幸后宫,怎的不让他高兴呢!
如果溥杰知道这吴书来是这般想法,只怕是死罪能免、活罪难逃啊!
挨个挑挑拣拣,轮到陆贵人那里时,停了下来,陆贵人在储秀宫,可储秀宫的一宫主位是舒妃叶赫那拉氏,刚刚给乾隆添了皇十子,印象中,乾隆并不宠爱她,只因为她性格有些直,不像嘉妃、令嫔那般小意解人,倒是与婉嫔一样,是潜邸老人罢了。
溥杰笑了笑,挑了陆贵人的绿头牌。
皇太后闻言才放下心,皇后也终于松了口气。
要说这到了晚间,怪不得皇帝们愿意流连后宫,这实在是没啥子娱乐啊,点蜡也不如后世电灯一样明耀照人,不生儿子干嘛去。
溥杰先去储秀宫看了看舒妃和皇十子,正好赶上皇十子刚睡醒,睁着不像爱新觉罗家的圆眼睛,溥杰倒不像历史上的乾隆那样特别喜欢爱新觉罗家的小眼睛,看着这个刚满月的孩子,溥杰摸了摸他的小脸蛋,而皇十子什么也不懂的把小拳头放在嘴里砸吧砸吧的很有滋味。
溥杰哭笑不得。
倒是把舒妃激动得不行。皇帝本来就不待见自己,要不是生了儿子,恐怕也如婉嫔一般在嫔位置上呆着了。今天皇上不仅来看了十阿哥,还好言安慰了自己一番,告诉他准备给十阿哥赐名叫永珉,珉,玉石也,珉之雕雕,不若玉之章章。
虽说不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可是不影响舒妃的高兴,清宫惯例,皇子一般是周岁时由内务府会同宗人府请名,也就是说向皇帝请赐名,在多数情况下是由宗人府按名辈的应该用的偏帝拟好几个字,由皇帝定夺,可十阿哥才满月就得此殊荣,又打破满人‘抱子不抱孙’传统抱了抱十阿哥,这如何不让舒妃欣喜若狂。
虽说最后皇上没留在她那儿,可却是在陆贵人那里留宿的,一样给她长脸。
过了几天,溥杰下达旨意,赐名皇十子永珉,晋陆贵人为庆嫔,升一宫主位,移居钟粹宫。同时晋祝贵人巴林氏为颖嫔,升一宫主位,移居永和宫。晋林常在为林贵人。
这一旨意几人欢喜几人忧。
皇太后乐的见后宫百花齐放,可也对皇帝如此看重皇十子略有微词。
皇后倒是不担心皇十子,谁让她没有生下小阿哥,哪一个她都要照顾好,皇帝喜欢这小阿哥,她也要表现很喜欢才行,只能强忍酸意。
纯贵妃暗地里咬碎了一口银牙,本来与嘉贵妃、令嫔争宠就够了,这下又来两个,怎叫人不恨!
嘉贵妃也与纯贵妃一样,她顶天也就是皇贵妃了,那也是要死的时候才能晋封,皇上二十多天来也没来翊坤宫,虽说也没去别人那里,可挡不住这年轻水灵的霸住皇上啊。
令嫔作为目前的宠妃,她表示她的鸭梨很大,本来出身就比不上这些满洲大姓,好歹做事投了皇上的喜欢,三年蹦三级,可不能让这些狐媚子坏了自己的事。
再剩下一些不被宠爱的愉妃、怡嫔等人心里想什么就不一一道来了。
这次后宫的晋封也与前朝的一些走向有关,准噶尔还在打,蒙古诸部也要安抚,彻查贪官污吏中发现有一些还是不错的,遂晋封其宫中女眷。
这日溥杰(以后称乾隆)心情很好的与诸皇子在养心殿内闲聊,本来就不是与乾隆很亲近的诸人也逐渐放松下来,本来氛围很好,可是一个小太监禀告说令嫔娘娘前来给皇上请安。
请安请到养心殿,简直是前所未闻。诸皇子出了五阿哥永琪外,全都低头假装没听见。溥杰有些不高兴,这养心殿属于前朝殿宇,这令嫔胆子太大了!本来这几日就有些瞧不上她的一些做派,偏偏她还以为他还是那个乾隆?笑话!
乾隆沉声道:“既然这样,尔等跪安吧!”
诸皇子恭敬的慢慢退去,只有永琪在最后与令嫔打了个眼色,这叫乾隆若有所思,随即令嫔被引入东暖阁,门口小太监喊道:“跪!”
令嫔请安后,偷瞄到乾隆的脸色有些不对,便陪着小心,小心翼翼的笑道:“皇上这几日勤于政务,奴婢煲了一些参汤……”剩下的话在溥杰脸色一沉后,便说不下去,泪眼蒙蒙跪下,偷偷瞄着乾隆。
乾隆叹口气,道:“养心殿是何处,未经宣召何以来此?皇后尚且不常来,你倒是熟门熟路!还有规矩不曾?”
令嫔一哆嗦,柔弱的哭道:“奴婢知错,奴婢知错,只几日不见皇上,心中甚念,才来给皇上送汤,是奴婢考虑不周,皇上莫气啊!”
乾隆听后脸色尚且好转一些,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这后宫的规矩我看你一向是个不错的,怎这些日子如此糊涂。罢了,既然规矩没有学好,便禁足延禧宫一个月,撤绿头牌,好好叫你主子娘娘找人指点一下你的规矩吧!”
这话就有些狠了,都是一宫之主位了,哪里还用皇后派人来指导规矩,这不是说她魏氏是包衣,规矩不如那些满汉旗的嫔妃,打她脸嘛。
令嫔脸色一白,泪花带雨的扣旨谢恩,疑惑不解的下去了。
并非乾隆刻薄,实在是他还是溥杰时,就对那位没有见过面的慈禧皇太后印象深刻,他都能成为乾隆了,怎么就知不能早死?他可不想这‘垂帘听政’提早发生,防患于未然为佳!并且他并不喜欢这种类型的女人,他还是喜欢如后世的老婆那样爽利不藏奸的人,所以,令嫔,乃杯具了!
那令嫔脸色阴郁的回到延禧宫,仔细思索皇帝这几日的行为,虽说那大半个月没有宠幸任何人,可后来的晋封不仅没有她,今日如往常一般的送汤居然还叫人给骂回来了,者不得不叫她仔细回忆回忆,是否是她那里做错了,惹的皇上与她置气(你确定?)
可又一想到今日之事被其他人当做笑柄,又被那愚蠢的皇后压了一头,便恨得不行,有些咬牙切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