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1章 ...

  •   “胤禩柔奸成性,妄蓄大志......”,“况胤禩乃缧绁罪人,其母又系贱族......”,“系辛者库贱妇所生,自幼心高阴险......”,“行止卑污,凡应行走处俱懒惰不赴......”。
    他的父亲如是说他。
    “外饰淳良,内藏奸狡。怀挟私心,遇事播弄......”
    他的兄长如是说他。
    对于一个人来说,无论他是皇子亦或是平民甚至是罪臣,他首先是个人。人皆有七情六欲,没有人不希望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不知道皇家之后感情尽去,空留猜忌怀疑忿恨的时候,他听到父兄如此形容他,该作何感想。
    胤禩是辉煌过的,康熙三十七年第一次册封皇子,他与几个哥哥一起被封为贝勒,成为当时受封最年幼的皇子。他与众家兄弟特别是皇九子、皇十子及皇十四子交好,王公大臣中也有口皆碑。连他的伯父裕亲王福全都说他品性端正聪明能干。
    或许,是因为他太能干了;或许,是因为他贤王之名太过招摇;又或许,是他野心显露得太早犯了皇家忌讳,无数人看好的他,说不定真的有机会被立为储君的他,在父兄毫不留情步步紧逼的打压之下,被雍正帝列了40条罪状,并更其名为阿其那,最终寂寞凄惨地卒在宗人府内。尽此雍正一朝,他的一生从此盖棺定论,再无余地。
    对于清朝来说,无论晚年多少问题,康熙都始终是个好皇帝,圣祖一词也并非是个虚名;对于博尔济吉特氏和佟佳氏来说,他是个好孙子好儿子;对于臣子来说,他是个英明睿智让诸多良臣名将佩服的好主子;可是对于他的儿子们来说,他并非是个好父亲。
    康熙8岁登基,平三藩擒鳌拜,在位六十一年,乃历史上在位最久的皇帝。年幼登基,又少了父母疼爱,见识的尽是皇家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你死我活,一辈子下来,却是连儿子也信不过的了。
    很多人说康熙立太子有些冲动。或许吧,与赫舍里皇后情深爱笃,皇后难产而死,便立了年仅一岁的嫡子胤礽为太子。不知道后来康熙有没有后悔那么早就立了太子。他方值盛年,在位时间又实在是长,儿子们日渐成长,太子已按耐不住窥视上位,其他皇子也同样对储君的位子虎视眈眈。
    其实,康熙也应该开心的。因为他的那几个儿子们,委实都太能干了。历朝历代,有出色皇子的不少,可是有那么多出色皇子的,实在是没有。胤褆、胤礽、胤祉、胤禛、胤禩、胤禟、胤誐、胤祥、胤祯,晚年的皇子不算,前几个除了胤祺和胤祐外,哪一个不是胸怀大志的?
    只可惜,睡榻之侧,岂容他人?上位者万万容不得有人觊觎他的宝座,哪怕那个人是他的亲生儿子。年岁逐增,康熙疑心病也随着愈来愈重,太子和大阿哥的争夺也让他心寒。偏生这个时候一大群人跳出来,告诉皇帝说快立八阿哥当太子吧,这个老八比你大儿子和最爱的太子都好,不立他立谁。所谓枪打出头鸟,康熙的满腔怒火不冲着你发冲谁发?哪个儿子没有那个想法?可是天威盛怒之时,实在应该是避其锋芒的。更何况,康熙对太子,几十年的宠爱以及对已故皇后的怀念,不是说舍弃便舍弃的。有的时候我甚至想不通,那些自称精明老辣的大臣们,怎么就那么笨,这时候把老八推出去,不是在害老八么?像和亲王那样荒荒唐唐不是也过了一辈子么?或许真的是当局者迷,后世人旁观者清吧。
    在我心中,胤禩原该是个温文如玉的翩翩佳公子,廊檐之下琴棋书画,草原之上射箭骑马;他不是那个在庙堂之上被自己的父亲辱骂为“柔奸成性、心高阴险”之人,不是那个与谋士们密谋商谈妄夺大位的人,不是那个被同胞兄弟圈禁在高墙之内活生生病死的人。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如果再来一次,不知道胤禩会不会选择走另外一条路,一条虽然不知道正确与否,但是却不重蹈覆辙的路。
    -----------------------------------------------------------
    这篇或许算不得评论,只是自己的一时感慨罢了。写这些的时候,放了古琴曲子广陵散来听。古琴特有的音质,琴弦拨动的声音,让心下更增几番感慨。《清世宗实录》和《雍正朝起居注》中,雍正多次夸奖他,相比起其他兄弟来说聪明能干有胆识,便是自己也不过才识与他相仿。
    只是,成王败寇,大位面前没有过程只有结果,最终他没能坐上那个位子,也注定了无法善终。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