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张家和柳家 ...

  •   重歌重重的扔掉了手里的柳枝,不满道:“怎么这么慢!”

      安安慢里斯条的打着络子:“出门在外,哪能像家里似的那么方便,能买到就不错了。”

      不远处柳明思大汗淋漓的快步走了过来,不停的催促着下人:“快点,快点,要化了!”

      重歌哼了一声,看也不看明思殷勤的献上的冰镇酸梅汤:“我不渴了,你自己喝吧!”

      明思和重歌从小玩到大,深知她的脾气,嘴笨又说不出什么好听的话,便求助的看向安安。安安放下络子,笑道:“呦,听听,这酸梅汤,怎么还会说话呀?哎呀,我不要给这个满身臭汗的莽夫喝!只有旁边这个绝世的美人,才配喝我这绝世的酸梅汤!”

      安安捏着嗓子说,重歌忍不住笑了。

      “行了,看在表姐的面子上,我就赏脸给这个绝世的酸梅汤好了!”

      明思如释重负,捧着碗,看着重歌拿着小勺一口口的喝。重歌被他瞧的不自在,扭头冲着自己的丫鬟道:“你是死人啊,也不知道替我捧个碗!”

      “没事没事,我捧着就行!”明思立刻道,众丫鬟都忍不住笑了起来。重歌红了脸,摔了勺子,跑到了一边。明思这才明白刚才自己太唐突了,重歌害羞了,也红着脸诺诺道,“我,我去看看马车修好了没有。”

      重歌这才瞪向还在窃笑的丫鬟,众人立刻收回了笑声,急吼吼的找着事做。安安看着她们收拾着东西,听着重歌抱怨着这次郊游是多么的不顺利。

      三年前,这个壳子白晨欣的父母双亡,哭得昏死过去,安安就这么穿来了。几天后,她就被接到了姑姑张白氏家里,父母留下来的东西都被张白氏收了过去,暂为保管。安安早就摸清了这个壳的父母留下了多少东西,也明白张家在南城是多么的有钱有权,重要的是,多么的要脸,也不怕他们会贪自己那点小钱。

      张白氏跟白晨欣的父母是隔了房的亲戚,要不是张家这辈的女孩少,她也不会想着接个拖油瓶来。安安甚至还想着,若是自己将来嫁的好,张白氏说不定还要贴自己些嫁妆钱呢。

      为了以后不被随便拉出去拉郎配,安安开始接近张家最受宠爱的大小姐重歌。安安一直不明白的是,若是张家看重了重歌的出色容貌,所以才极为宠爱她,等着她哪天一飞冲天,给全家带来荣耀,那为什么不好好教养她呢?重歌完全是个被宠坏了的孩子嘛,骄纵蛮横,最喜欢贬低别人,借此抬高自己。

      不过自从安安和重歌交好后,府里的下人不再像以前那样轻慢她。安安觉得,重歌只是把自己当做一个偶尔能出出主意,背背黑锅的小跟班,私有物。有时有别的房的人嘲笑安安是个没爹没娘的孩子,重歌也会很仗义的“打抱不平”。

      安安也不是一味的讨好重歌,偶尔也会忠言逆耳一番,讨讨张家老太和张白氏的好。重歌让安安坚持和她交好的唯一一个优点就是,若她真的明白自己错了,就会很爽快的改正。虽然她肯承认错误的次数很少很少就是了……

      张家是南城望族,世世代代扎根于此,联姻遍布南城周边。柳家是南城新秀,自从柳家大爷娶了另一南城望族长房嫡女,大他三岁的李氏为妻,借着李家在朝堂的关系网平步青云后,柳家在南城的地位开始水涨船高。柳家二爷则娶了张白氏的妹妹,两家开始了频繁的走动。

      明思也是这么跟重歌熟悉起来,重歌简直就是把柳家当做自己的第二个家一般自在。安安也成了明思对重歌单方面的传话筒,不时给重歌递个写着隐晦情诗的手帕什么的。

      重歌呢,则是单纯的享受着一个追求者的爱慕,从未给过明思准确的回复。安安则要负责盯着两个人不要做出什么逾矩的行为,每次都尽职尽责的当着灯泡。

      张家虽然人多,但是大多都是在城外的庄子里,南城里只有大房一家。安安私以为这是因为张白氏早年不喜欢在苛刻的婆婆张邱氏前奉承,在守完老太爷的孝后,就撺掇着张家大爷搬到南城。正好那个婆婆也只是个填房,成天搜罗着家里的钱给自己的娘家和亲生的小儿子,张尚宁早就看她不顺眼了,便顺势搬了出来,除非逢年过节,轻易不回去。

      张白氏特地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宅子,把每个院子安排的满满的。最大的自然是张尚宁和张白氏的,偏房是两个妾的。其次的两个院子给了大少爷重淼和大小姐重歌,然后便是两个庶子合住的一个小院子。重宁年纪太小,她的生母又是张白氏亲手提拔上来的,便养在了张白氏身边。

      安安的院子紧靠着重歌,偶尔有张家本家的女孩来,安安的院子就被挪用待客,她就去重歌那里凑合几天。另外还有一个院子养着几个清客。于是整个家里,只留下了一个院子充当客房,就是为了断了别房的人来打秋风长住的可能。

      当初张邱氏一看到这个宅子竟然连给自己的院子都没有,就大吵大闹了起来。张白氏只说,婆婆自然是住在张家本宅,守着张老太爷的,他们不过是为了更好的盯着南城里的生意,才搬过来的。

      张邱氏说是填房,不过是个妾扶正的。她的出身,自然不能跟已逝去的正妻张家大爷的亲娘比。要不是老太爷年纪大了,怜惜自己的老来子,又成天被娇滴滴的美妾念叨,也不会一直昏了头将她扶正。安安估摸着老太爷后来也有些后悔了,那个老来子尚军一直长到3岁,老太爷死的时候,都没能入了族谱。

      在南城,因为孩子的夭折率不低,所以很多都是长到十岁出头才正式取了大名,入了族谱。张邱氏为此没有少跟老太爷置气,可是老太爷硬是撑着没有答应。张尚宁也是仗着这件事,才那么硬气的搬了出来。族里老早就看不惯张邱氏成天仗着自己是大房填房耀武扬威,拿着张家的钱补贴自己的娘家,张邱氏想让自己的小儿子入族谱,只能靠着张尚宁。

      一开始张邱氏还想着,自己的尚军怎么说都是嫡子了,怎么可能不入族谱呢!可是张尚宁只提了一件事,那就是三房的子嗣可还没有着落呢。三房的张五爷年过四十都还没有儿子,早几年就开始琢磨着从族里找个孩子过继了。可是三房式微,张五爷为了求子方也没少烧银子,没油水可捞的事谁干!那些打秋风的穷亲戚张五爷又看不上,便开始打着小尚军的主意了。

      张邱氏一下子就慌了,她最大的靠山已经没了,张尚宁是族长,族里有权势的人她又得罪的差不多了,要是再没了这个儿子……

      最后张邱氏灰溜溜的回了老宅,把尚军成天栓在自己身边,老老实实的守起了寡。张尚宁嫌她太年轻又不稳重,怕她再折腾出什么不好的事,就特意请了几位族里同样年老守寡、儿女不在身边的老太婆到张邱氏身边,美名其曰是做伴。这几个老太婆根本就看不上年轻妖娆的张邱氏,不是拉着她吃斋就是陪着她念佛,张邱氏连自己吃块肉都要偷偷摸摸,更不要说穿鲜艳亮丽的衣服首饰了。

      张邱氏自然不肯,又要去找张尚宁,结果那些老婆子就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说张邱氏这么年轻的继母,没事老找成年的继子,这叫什么事呀!

      等到安安跟着张白氏第一次去张家老宅的时候,不过二十出头的张邱氏已经成了个蔫蔫的黄花,一看到张白氏眼里就射刀子。而小尚军看着他们的眼神也有些阴郁,躲在张邱氏的背后也不知道叫人。

      ------------------------------------------------
      柳家则是一个很大的宅子,最大的那个属于在京城做官的柳家大伯,常年空着,只有柳家大小姐明玉一个人住在北边的一个小院子。柳家几十年前还是一个小小的书香世家,直到出了个柳文征,才慢慢的显了出来。后来柳家二老相继去世,留下了刚刚考上秀才的柳文征和两个年幼的弟弟,靠着微薄的财产度日。偏偏最小的柳文烨是个病秧子,大病小病不断。为了给弟弟治病,为了守住柳家的那些家产,更是为了能够跟进一步,柳文征一狠心,娶了当时李家的长房嫡女为妻。

      按理说凭着李家在南城的声望,他的嫡长女绝对不愁嫁。可偏偏这个李氏随了自己的娘,体质偏寒,月经不准,一年就来那么一两次。是故除了李氏,李太爷其他的子女都是侧室所出。在古代,子嗣是衡量一个女人最重要的标准。李家再有钱有势,也没有几个男人愿意娶一个难怀孕的妻子,或者说,在李太爷看的上眼的人家里,他找不到一个愿意娶自己宝贝嫡女的男人。

      于是李氏一直拖到了18岁,才等到了柳文征央人上门求亲,等到出孝后就成婚。李太爷也看中了柳文征的才干和人品,考校了一番后就答应。他出钱出人脉培养柳文征,养着柳家三兄弟,只有一个要求,就是除非李氏直到30岁都生不出孩子,才能让别的妾给柳文征生儿子,还必须养在李氏的名下。

      成亲三载,柳李氏终于怀上了第一胎。柳家和李家都开心的要命,可惜孩子三个月的时候流了,柳李氏差点也跟着疯了。此时柳文征已经在朝廷上初露锋芒,李家无法再牵制住他了。柳李氏也灰了心,做主断了姨娘的绝子汤,还擅自纳了几个小妾给柳文征。柳文征估摸着也犹豫了一阵子,可是后来发生的一件事让他彻底下定了决心。

      柳文征在京城做官,便把自己的两个弟弟都接了过去。他在吏部,和不少大官名儒有交情,来攀附奉承的人自然不少。柳文征自己律己极严,水泼不进,他们便把主意打到了当时15岁的柳文行身上,送了一个极漂亮的姬妾周氏给了还不太懂男女之事的柳家二爷。

      当时柳李氏还在养身体,柳文征忙着吏部的考核,等到两个人发现的时候,那个姬妾已经怀了四个月的身孕了。柳文征气的把弟弟打得下不来床,看着已经显怀的周氏,终究是下不了手,这可是柳家这一辈的第一个孩子啊!

      柳李氏也跟着求情,她自己没了孩子,看着哭得梨花带雨的周氏,更是狠不下心。最后柳文征把两个弟弟和周氏打包送回了南城,迅速的定下了柳文行和白家二小姐的婚事。柳文行也开始借着大哥的势力涉足南城的商界,慢慢的成熟稳重了起来。

      周氏的孩子落地时,柳文行咋着胆子给柳家大伯去了封信。等了半年都没有回音,柳文行叹了口气,自己给庶长子取了个小名,家里也只是悠哥悠哥的叫着,就连去京城和柳文征一同过春节,都不敢带着悠哥和周姨娘去,生怕碍了大哥的眼。

      因为此事,柳文征把自己身边的姬妾都排查了一番,打发了几个不老实的,一心一意的守着柳李氏。在他心里,还是和自己相伴多年,大家出身的正妻生的孩子才是柳家真正的孩子,那些妾生的,都是上不得台面的。更何况,他身边的那些妾,除了柳李氏带来的,都有些说不清的背景,柳文征根本就不敢信。

      终于,又两年,柳李氏再次怀上了孩子,却在七个月的时候早产了。小婴儿一出生就没气了,柳李氏抱着儿子轻轻的抚摸了一个晚上,小婴儿竟然奇迹般的活了回来。但是柳李氏却没能撑到儿子满月的那天。

      柳文征真伤心假伤心安安是不知道,但是他这么多年一直未续弦,虽然姬妾是纳了不少,但是上了族谱的,却只有这个嫡长子柳明浩一个。柳家还有一个小明浩5岁的明玉,是柳文征抱回来养的女儿,是柳家一个远方叔叔临死托孤。柳文征把她记在了已故的妻子的名下,明玉也成了柳家三房唯一上了族谱的女孩,三岁时就被送到了南城,由柳白氏养着。

      柳宅次大的院子,被分成几个小巧玲珑的小院子。柳家二伯和柳白氏带着一个孙姨娘住,周姨娘自己一个小小的院子,和孙姨娘所出的贞姐对着。明思住的是临着一个人工湖的院子,边上就是都成年了却连个大名都没起的悠哥。

      然后就是柳家三伯的遗孀带着传承了他爹的病秧子属性的明昌住的院子,常年飘散着药味。柳文烨15岁时,娶了小门户出来的王氏。这个王氏唯一让柳家看上的,就是她家族好生养的体质。她的娘生了7个孩子,站住了5个。她的两个姐姐也是刚出嫁就怀上了,三年生俩。

      柳文烨在柳王氏怀孕五个月的时候走了,柳文征也在这么多年来第一次回了南城,没几天就又匆匆的回去了。柳王氏娘家弱势,老公又死了,自己做什么都不自觉矮人一截。柳文行本来想把明昌接来让柳白氏养着,可是架不住柳王氏眼泪哗啦啦的流,一副寻死觅活的样子。

      最后明昌还是跟着柳王氏住了,因为身体差,以及爹的前车之鉴,全家人都宝贝他,药材补品流水般的送去,怎么说也要养到能传宗接代的年纪再挂掉吧。

      一想到这,安安就纳闷。你所柳家三房这一脉传承的药罐子,貌似活着就是为了挺到成婚生子,只要老婆怀上了,自己的任务就结束了,就可以OVER了。这种纯粹就是为了延续后代的生活,有什么意思啊?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章 张家和柳家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