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1章 ...

  •   想说一句,各个地区、各个时代的铜钱和银子的兑换比例都是有差别的,甚至在一个城市的不同区域都有可能不同,朱元璋当年费了老大劲规定了货币制度,但是他自己却乱发钞票,也就是纸币,把货币市场搞得一片混乱也是事实。也就是说,他自己恰恰是他规定的制度的最大的破坏者。所以某个孩纸从朱元璋那里抠出来的论据在老朱自己还在的时候都是不太成立的,那时候说不定还是一两银子对九百多文铜钱的。而且,随着银、铜矿的开采,经济的发展,必然是有一定的通货膨胀率,假设开国时一两银子能“买”1000文铜钱,如朱元璋所规定,那么,到嘉靖年间,要“买”1000文铜钱,需要的银子为1.43两,我们假设膨胀是相加的而不是乘幂形式存在,可以估算一下,这至少188年间的通货膨胀率,大概在0.2%左右,注意,这是以递加形式存在的膨胀,而非实际我们应该计算的乘幂形式,而学过初中数学的都知道,以递加形式的这种通货膨胀率要比实际的大得多,具体原理请自行询问度娘谷哥,此处略。而我们可以对比一下美国克林顿时期的新经济政策实行阶段,这个阶段可以说是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保持着低通胀率和高经济增长率,此时期的通货膨胀率最低时为1%左右,大概2%,而经济增长率在4%左右,这已经是非常了不得的成就了。而明朝在当时世界上的地位,我想是可以与1995年左右的美国相类比的,不接受的请多介绍一些资料,欢迎指正。仅仅从通货膨胀这一必然的经济现象,也是可以解释文中一两银子兑换700文的原因,让我们相信那两百年通货膨胀率年年为0%?没常识不可怕,不懂最基本的社会历史也不可怕,老是抠着书本就可怕了,在看书考究的时候最好还是多和实际生活社会现实必然规律的结合起来的好,这种只讲规矩怎么定的而不顺应历史规律和社会规律的思维很可怕。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