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画值千金 ...
-
待到酒过三巡,那徐婉彦惦记着卢华娟的画,见她还没动静,便催促了起来:“娟妹呀,你说价值千金,要送与你夫郎的贺礼在哪儿呀?还不赶快拿出来,让我们见识见识?”
众人听了,也是好奇无比,猜测是什么贺礼,能价值千金。
卢华娟也不推搪,命馨兰到书房,将桌上的锦盒取了出来,请郑如月亲自打开。
打开取出来一看,不过是一幅画,甚至都没有经过装裱。一看就知道定是自家画的,不是什么名画。众人见了,愈加奇怪,怎地她敢夸口,这张画价值千金?
卢华娟也不管她们的议论纷纷,叫馨兰巧云牵着两边画角,慢慢将画在众人面前展了开来。
一时之间,鸦雀无声。
画中人是郑如月。
他穿着朴素的长袍,立在河边。
身后的柳树蒙蒙胧胧,淡淡的绿,如烟如雾。
那画中人眼波流转,仿佛下一刻就会眨动。嘴角含情,仿佛下一刻就会微笑。那衣纹线条流畅,仿佛下一刻便会摆动。
不但形似,还将郑如月的神态气质描绘得栩栩如生。
他的温柔、他的坚韧、他眼角的风霜、目中的柔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整幅画都无比真实,仿佛只要呼唤一声,那画中的郑如月便会走下来一般。
那画风温柔婉约,清雅细丽。画法却不似一般的白描工笔,人物较“平”,而是很特殊的技法,将人物刻画得很是立体。真真的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画上还简简单单地写了一句诗:
暖日晴风初破冻。
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节选自李清照《蝶恋花》)
字写得随意潇洒,自成一体。诗更是将画者的情意直白地表露了出来。
画中处处都能体现画者对画中之人的深情。
过了半晌,惊叹之声才此起彼伏,慢慢响起。
郑如月眼眶微红,泪光闪动。心中无比感动,他知道自己的妻主为了送他这份礼物,忙碌了多久,对她的爱意更是浓厚。
徐婉彦看了,直叫:“妙妙妙。形神兼备,技艺高超啊!”
她的夫君们见了,也赞叹道:“的确是举世无双,惊世之作!”
众人均是叹服,道:“的确是价值千金!佩服佩服!”那茗香斋的万老板更是抓住卢华娟,大叫道:“这幅画请一定交给我们茗香斋来装裱!我们分文不取!”而那些个对书画也颇有心得的人更是围在卢华娟的身旁,追问她的画法技巧。
卢华娟见到这般情形,也很是得意:这可是西洋画法和传统画法以及新式漫画的完美结合!向赵经国和王美芳两位大师(中国当代仕女画家中的佼佼者)还有平凡陈淑芬的学习的结果,还怕震不住你们这些个古人么。而且,也不枉我辛苦这一个多月了。
她画这幅画其实并没有花几天时间。先前20多天都躲在书房里,练习用毛笔描线啦,试纸张的优劣、吸水程度啦,还有就是因为古代的颜料多是矿石、植物什么的提取出来的,不似现代的化学颜料方便,她也要一一试验才能熟练使用。甚至连那几个字,也是好好地练习了一番才敢往画上题的。废纸扔了一大堆,当然不想让别人知道咯。
她今天请这些个名绅富贾来,除了拓展她的社交圈子外,还有就是想通过这些人为她做宣传,好让她的画真正做到价值千金。
但卢华娟还没忘,现在是在给她老公祝寿呢,所以忙道:“各位不忙,今天我请大家来是喝酒的,画的事日后再说。”她注意到郑如月眼中已是泪光闪动,忙故意道:“老公~怎么样?喜欢这份礼物么?怎么谢我呀?”
郑如月见她又在大庭广众之下这样大胆,真是又喜又羞又恼,只得向她敬了一杯酒。
卢华娟嘻嘻笑着应了。
而众人已早就知道卢华娟的狂放不羁,也不觉她下作,只道她是真性情,有大女子的风采。而且见那郑如月如今也是新生一般,眉舒目展,精神焕发。三十多岁的年纪更是衬得他如温玉一般,光华内蕴。更是欣赏两人,所以也都举起酒杯,向她们敬酒笑闹。
闹到戌时四刻(晚上八点)多,宾主尽欢,方才散场。
第二日,那茗香斋的万老板早早地就在斋中等候着了,还把裱画裱了几十年,经验最丰富,早已不亲自出马的老师傅也请了出来。然后在门口转来转去,直念叨:怎么还不来,怎么还不来。
斋中的众人见到自家老板这个模样,忙问是怎么回事。万老板自然是将昨天之事对她们描述了一番,对卢华娟的画大加夸赞。众人听了,也是迫不及待想要看到那幅画。于是手上的工作也不做了,都跑到门外去等候。
就在万老板忍耐不住,想直接跑到卢宅去请卢华娟的时候,卢华娟到了。
待众人打开画,自然又是惊叹声一片。
想那茗香斋的人,见过的画作没有上万,也有成千,却何时见过这般精妙的画。
那人物栩栩如生,那发丝、那眉梢、那眼睫、那乌瞳、那粉唇,还有那衣衫,那轻轻交握在身前的双手,无一处不描绘得精致细微,且又毫不匠气。
真真是难得一见的好画!
待那老师傅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将画裱好,茗香斋已经被闻讯而来的人挤了个水泄不通。人群中还有不少已经嫁人的男子以及未出阁的少男。
大家听闻这画是卢宅主人送给她夫郎的生辰贺礼,都是万分惊讶。都道:原来还不解她为何要娶那鳏夫,甚至还暗地里嘲笑过她傻,现在才是真信了,她对她夫郎的真情实意。
于是,女人们都钦佩卢华娟不顾世俗礼教,勇于追求心爱之人的举动,是女子的好榜样;嫁了人的男子们则是艳羡那郑如月的好福气,能得此情深意重的好伴侣;而未出阁的少男们则是憧憬着,也能觅得这般才华横溢、温柔多情的如意妻主。
到最后,卢华娟实在是推拒不了,答应将画挂在茗香斋展示三日,以便更多人欣赏。三日后才得以将画收回,交于郑如月。
之后,上门重金求画,拜师学艺的人络绎不绝。而卢华娟的大名更是一传十、十传百,传遍了整个凤翔郡,传遍了整个歧州,传向了全溱国。
对于那些个上门求画的,卢华娟也不拒绝。她本就打算要靠这个挣钱养家嘛。
宅子里两个大丫头,每人每月的月钱是500文,郑如月的两个贴身男仆是每人每月400文,其他六个男仆,是每人每月300文。给的不比一般大户人家的少。(《红楼梦》里袭人之类的大丫头月钱是1两银子也就是1000文,小丫头是500文,再往下的粗使丫头估计也就250文。在这里做个参考,请勿深究。)
每日里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蔬菜瓜果,禽蛋鱼肉,再加上她画画所用的颜料纸张,每季里还要给老公啦宝儿啦还有仆从们添置衣物鞋袜什么的,样样要钱。她还要给她老公一些个零花钱,让他去买他喜欢的书本绣线什么的。粗粗算了一下,平均每个月的开支也要10两银子。考虑到还有年节时分要摆酒庆祝,平时也要和镇上的人交流应酬,这样算下来,怎么着每个月也得有20两银子的开销。
所以卢华娟定了规矩:画分大小,价分高低。五尺长(约1.5米)见幅的画一百两银子一幅;三尺长(约1米)的画五十两银子一幅;二尺(约60厘米)以下的二十两银子一幅。每个月只给一位求画者作画,且只给每位求画者画一幅。若是尺寸要求再大,或是要求人物众多,则酌情加价。
因为画画还是很花费时间的。从构思,到勾勒草图,到精练画稿,再到勾线,染色,到最后整理收拾画面,步骤繁多。光是染色,就得是一层干了之后再染一层,根据情况有时要罩染好几层呢。所以一个月只画一幅是比较合理轻松的,剩下的时间她还要陪伴家人嘛,劳逸结合可是至理名言。
也跟茗香斋的万老板说定,若是自己平日里随兴多画了想卖的,也愿意交给她代卖,万老板可以按两成的价抽取佣金。顺便麻烦她登记那些个求画者的名字,安排她们的顺序。也就是跟那些个想要买画的说,不要直接来找卢华娟本人,相当于把万老板聘做了经济人。
万老板自是觉得求之不得,笑眯了眼。还说日后卢华娟所需的一应材料都由茗香斋提供,一律八折。
求画的人听了,想,这么精妙的画,价值千金呢,现在最多不过一百两就可以得到,值!而且排队等候也很公平。
至于那些个拜师学艺的,卢华娟也愿意收。不过呢,希望她们再等等。说自己新婚燕尔的,不希望太多人打搅。再则刚到这凤凰,还没出过这个镇子呢,想四处游玩一番,见识见识这大溱的名山胜水,风土人情,也为自己的绘画创作找找灵感。待过个一年半载的,再专门开班授徒,届时只要是喜欢绘画的人都可以来学习。
学艺的听了,也觉得高兴。都道她诚恳真实,不似一些个所谓大家,性格孤傲又小气藏私。这个老师值得拜,值得等!
皆大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