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第三章 ...
-
夏融未睁开眼睛的时候有了一种能不能再也别醒来的想法。为什么他忍受了巨大痛苦走了那么久以后,居然又回到了这个破旧的屋子……
艰难地坐起身,发现那少年正瑟缩在炉子旁边,背对着他。看着他湿漉漉的头发,想必是在取暖。
夏融未试着开口说话,没想到竟是如此的沙哑:“这里是哪。”
“……恩?”少年似乎被打断了美梦,有些迷迷糊糊的。
“这里是哪。”面对现状,夏融未选择了淡定地接受。
少年扶着一旁的椅子,勉强站起来,随后坐到了桌子旁,离夏融未更近一点的地方。“桃花乡。”他答道。
少年倒了杯热水,递给夏融未。
“不用,谢谢。”
桃花乡。很熟悉的名字。只是像夏融未这样的,两耳不听窗外事,整天除了打仗就是打仗的人,估计没怎么听说过桃花乡的传闻。
少年吸溜了一口被夏融未拒绝了的热水,一脸倦色。
夏融未也不是不会察言观色,便开口道:“为什么我会在这里?”
少年抬眼,隔着雾气答道:“你受了重伤,我救了你。”
一种奇怪的感觉油然而生。自己明明昏过去之前还身处冰天雪地之中,可出去走了一圈发现这里的气候温暖,像是永无止尽的春天。
“这里到底是哪?”夏融未眉头一锁,带着有些尖锐的口吻再一次问道。估计若是普通人听到,会有一种快要活不长了的感觉。这也是夏融未平时质问人质时的惯用语气,很有用。
不过他大概低估了眼前的少年。只见少年缓缓放下茶杯,非常淡定地回答道:“桃花乡呀。”
青筋暴起……忍。
“没听说过。”
“啊,我也不太清楚。”
气氛一时间有些诡异。
夏融未一边冷笑着抽起嘴角,一边耐着性子问道:“你怎么可能不知道?信不信我杀了你。”
不料少年竟笑了:“我真不知道。从小就住在这山沟沟里,也从来没去过外面。”
他想了想又道:“再告诉你个事情,虽然我在这乡里很不招人待见,但是随便杀人是要被绑起来送到菜市口烧死的,信不信随你。”
算了,入乡随俗。
“好,我信你。”夏融未再次勾起一抹冷笑,“你叫什么?”
“小十三。”
“!”夏融未嘴角不由自主的一抽……
“别玩儿我,问你正经的。”
“小十三。”
哪有人叫这名的。况且,在南方,十三不是什么吉利的数字也不是什么吉利的话吧……
“我生的那年很特别,具体特别在哪我没法告诉你。”少年的目光跳过夏融未,好像看到了更久远的地方,“那一年出生的孩子都会由长老们起小名,按照出生的顺序来起,我正好排在第十三个。”
说起来,少年竟也惨淡一笑。
“父母呢?这里看起来只有你一个人住。”
“我娘生完我就去了,父亲也在我八岁那年离开了。”
啧,早该料到的,好像谈起了不该说的话题。
“哦。”看来没什么好说的了。
大致情况夏融未了解了,剩下的,只要想着如何离开这里。只是这什么十三的孤零零一个人叫人有点担心。
不过看样子快成年了,也没什么好担心的。
夏融未也不想多说话,索性抬头和房梁谈谈情说说爱。
“你还没告诉我你叫什么呢。”
夏融未转头,发现小十三并没有看他。
这孩子怎么如此没有教养……没有用“公子”什么的就算了,说话怎么都不看人眼睛。
“敝姓夏,名融未。”
“听起来好温暖。”
温暖?呵呵。这也只是第一印象罢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是怎么样一个坏脾气且不好相处的人。
“恩。”
沉默半响,只听少年开口道:“你想听我的故事么?”
目光黯淡,只剩火光在他的眼中闪烁,想再度燃起少年的热情。或许它失败了。
“但说无妨。”
“你有没有发现,我住的地方很偏。”
“恩。”确实,自己第一次逃跑的时候也只是远远的望着人群,却不曾想过这少年就是看着这样一幅画面,像是个局外人一样,孤单地过了将近十年。
“我想远离他们,所以求着我爹搬到了这里来住。”
“不知为何?”
“我想和乡亲们和谐相处,可是我办不到。我爹因为我遭到了很多冷言冷语,我不想他因我而受到伤害。
“我出生那天,据爹说,已经有近五十年没有开过的梨花竟然开了。那梨树就在离我们家不远的地方,先生给测了测,说是不祥之兆。又因为我娘生完我就离开了人世,就有闲言传我生来就克母,不久后父亲也定会遭殃。我父亲大怒之下就出去和乡邻们吵了起来。从此我们家和乡亲们的关系就闹的很僵。
“几天后,南婆来了我家。见我可爱她便喜欢的很,丝毫不像其他人那样嫌弃我。于是就跟我爹说能不能让她抱抱。我爹自然同意,却不料想这一抱,更是替我惹来了又一轮风波。她无意中发现了我身上的一块胎记,形似桃树和一把砍刀,砍刀把桃树砍断,后来在长老们看来就意为我的到来会毁了整个桃花乡。”
“竟有如此荒唐之事,一个婴孩而已,有必要吗?”夏融未不禁插了一嘴。
“你只是个局外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啊。这桃花乡世世代代都与世隔绝,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出生的孩子,任何风吹草动都有可能闹的人心惶惶,更何况我。”少年说起这事来,情绪竟然一点也不激动,好像说着的只是别人家的故事。
又是一阵沉默。夏融未闭眼,思考许久,最后冒出这样一句话。
“我带你离开怎如何?”
“谢谢你的好意,不过…”少年总算是看向了夏融未的眼睛,只不过带上了无奈与怜悯,“你再也出不去了。”
真不知那无奈和怜悯是为屋中的不速之客,还是给予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