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十六)人生不完美之事十有八九 ...
-
当两情相悦时,在一起的时间总是显得特别的短暂。三天时间一晃就过去了,直到送走了崔然,哭的一脸梨花带雨的郭潇站在车站外,揉了揉自己被崔然逼着剪短了的头发,还觉得这一切都如做梦一般不真实。
她抽了抽鼻子,掏出手机,手机的待机画面是跟崔然的合影。当然,这是崔然提议拍的,他的原话是:“我们还有三个多月才能见面,要是连个合照都没有,我会抓狂的。”
想起这番话,郭潇又不由得浮起一丝笑容。
合照里,郭潇一脸惊慌失措的模样,左脸颊还被一双不属于自己的手捏着,反而是旁边的崔然笑得一脸春光灿烂,好生得意。
其实郭潇不喜欢照相,从小到大都不喜欢,因为一面对镜头,她就觉得自己面部机能萎缩,笑不出来。
所以从小到大郭潇那些必要的照片都是一脸苦大仇深的模样,要么就是如面瘫一般生硬。
所以,当崔然拍了无数张合照都不满意她不笑之后,郭大小姐恼羞成怒了,愤然想走,却被崔然一把揽过去捏着脸颊抢拍了这么一张。
虽然还是没有笑,但是崔然显然对这个惊慌失措的表情也感到很满意,所以勉强放过了她。再怎么说也算有点表情,总比面瘫强吧。
此时此刻,在返回北京的动车上,那个始作俑者也对着自己手机的待机画面傻傻地笑着,画面里,短发女孩惊慌的表情怎么看都不觉得腻。
人走了,日子还得要过。只不过如今郭潇的心态却和以前截然不同了。高中时候那个活泼开朗嚣张大胆的郭潇似乎一夜之间就回归了,跌破了无数人的眼镜,都以为这姑娘是不是吃错了什么药,怎么就突然转性了。
少数知道真相的,比如郭潇的室友们,都忍不住调侃:“果然恋爱是女人的第二生命阿,瞧瞧咱们郭潇就是鲜活的例证。”
“是阿,郭潇,我们以前怎么没瞧出你是个这么嚣张的人呢?你也伪装得太好了。”
“就是,其实之前我早就想说了,年纪轻轻学什么不好,学人装深沉,太装13了,还是现在这个样子适合你。”
“咱们崔大帅哥本事也太大了,竟然能把郭潇调教得转了性,他是人么,他真的是人吗?”
女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调侃,郭潇倒是也不生气,只是淡淡地眯缝着眼:“你们是不想跟着我赚钱了是吧?也好,我成天想着带你们共同致富也挺累的,加上现在还得帮崔然打理他的生活费,我也精力有限。”
这是威胁,赤裸裸的威胁。这是典型的郭潇式的威胁,是捏住了命脉的威胁。
自从知道了郭潇赚钱的本事后,全宿舍那是奉郭潇为偶像,都指着她带领大家共同走向富裕。
虽然郭潇也只能算是个半吊子的入门者,但是在这群对于理财还完全处于懵懂期的女孩子来说,已经是可以用来仰望的目标。虽然她们能理的财也并不多,就那点生活费和压岁钱,但是能把1000变成1500,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吧?正处于青春期的女孩子,要买化妆品,要买衣服,要买零食,要吃喝玩乐,父母给的钱可是总不够用的。
所以,当大多数女生宿舍还在夜谈风花雪月的时候,郭潇她们宿舍的夜谈话题早就变成了股票分析会,低端散户投资分析会。
所以,大家都吃这种威胁。
于是,几个女孩子那变脸可比变天还快。
“哎呀,潇潇阿,我们这是替你高兴阿!”
“就是,就是,我早就说过,你笑起来绝对比装深沉好看多了,你应该多笑的,来,笑一个。”
其实郭潇也并不是真的生气,相对有些女生宿舍的勾心斗角,胡乱攀比什么的,她们宿舍很幸运,四个女孩可能因为成长环境都大同小异,所以个性都算是单纯而开朗,基本没有多少矛盾,反而其乐融融相处融洽。
因为郭潇年纪最小,个头也最小,甚至性格也比较孩子气,所以其余几个室友大多数时候都是把她当作小妹妹一般的照顾。
比如郭潇早上喜欢喝粥,但是又极其酷爱睡懒觉,总是错过早饭时间,所以,室友们去吃早饭的时候总会很贴心地帮她用保温桶打包带回宿舍。
郭潇很懒,讨厌打扫,所以她们也从不刻意要求她怎样,几个人轮流着就把宿舍清洁给做了,倒是郭潇自己经常很不好意思。
所以,她对她们的包容也慷慨地给予了更多的回报,教她们买股票,选基金,甚至分析房地产,只要她知道的,也不遗余力地告诉她们,就像当年二表哥对自己一样。
所以随着郭潇她们宿舍每个人的钱包都越来越鼓,那个气氛,自然是融洽无比。
所以说,有时候钱真的是个好东西。
如果说,现在的郭潇表面上看起来是春风得意的话,那么老天一定是公平的。
有时候老天给了你某些长处,就一定会给你安排某些缺点。
比如其实郭潇也有她的烦恼,一直深埋于心羞于启齿的烦恼。
那就是英语四级。
好吧,这个狗血到让大部分大学生都不太喜欢的东西,它的重要性,至少在郭潇念大学的时候,是不容置疑的。
至少有很大一部分学校是规定了这个狗血的东西和毕业证挂钩的。
所以,对此郭潇很愤怒,非常的愤怒,但是也很无奈,她只是当时千百万大学学子中微不足道的一员。
郭潇其实对语言还是有一些天赋的,至少她从小到大,作文还是常常得奖的。但是,中文好并不代表英文也好,也许是郭潇天生对外语有障碍,心理障碍。
郭潇的爷爷是某中学的退休语文教师,对于国学的热爱那是深入骨髓的。而膝下的几个儿子,包括之前的几个大孙子,也就是郭潇的几个表哥却是对爷爷的一生所长毫不感兴趣。
郭家的男性,几乎都遗传了解放前商人家庭出身的奶奶,天生对数字极其的敏感。如今几乎都是从事着和数字或者经济打交道的职业,最不济的大表哥也是当了化学老师。对爷爷的国学那套个个都是避而远之。
而好不容易盼来了郭潇这个小孙女之后,爷爷的热情那是一天比一天高涨,从郭潇会说话开始,爷爷就开始教她背唐诗宋词,开始给她读名著讲故事,再大一点就开始国学经文样样来,恨不得培养出一个媲美李清照的才女来。
只可惜郭潇毕竟是郭家的孙女,在那样“不良”的大环境熏陶下,就算是爷爷这样的用心良苦,最终也没把她往文学的道路上引导成功,顶多只能算是写作健长,但是离爷爷心目中的国学才女,实在是有十万八千里的距离。
唯一成功的一点是,爷爷将自己国学独尊的思想在郭潇的心底埋下了深深的种子,而且成功的发芽。
在爷爷心目中,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那才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至于那些西方国家的文化什么的,有什么可研究的?秦始皇统一天下的时候,他们还在干啥?
爷爷这种老一辈固执的偏见也深深地影响了郭潇,所以她天生对英文有一种自然而然的排斥。
当然,也可能是太过懒惰的原因。语言这种东西嘛,除了一点点的天分之外,还是需要长期的积累和持之以恒,就如同当年爷爷的淳淳煽诱一般,那也是经历了一段长期的过程,而对于英语的学习热情和持久,却正是郭潇所缺乏的。
郭潇没有耐性,郭潇很懒惰。
郭潇的高中早自习基本都在睡觉,别人大清早爬起来背单词的时候,她还在和周公谈笑风生。
别人对着一堆英文书籍反复钻研的时候,郭潇宁愿去做两道化学题或者看看名著小说。那种看到英语书就头痛的习惯,郭潇到现在都还有。
所以英语是郭潇致命的短处。若不是因为此,高中时期,不说方文良的第二,就算是文莉莉的年级第一,也不见得就坐得那么牢实。要知道,郭潇对数理化的领悟能力和优秀的写作水平,那是所有任课老师到现在还津津乐道的。
高考也同样,若不是英语的成绩实在有些拿不上台面,什么港大清华北大那是随便郭潇挑的。当然,这是排除了郭潇刻意避开北京的大学不谈。
更别说郭潇父母之前寄望的高中毕业就将女儿送到国外去念大学,就郭潇那可怜的英语水平,去了国外能不把自己饿死,就该偷笑了,更别说什么学业了,估计能活下来也就只能天天呆在唐人街――这是大表哥的原话。
对于郭潇这种严重偏科的恶习,父母也曾努力过,表哥们也曾绞尽脑汁,费尽心机。当然,爷爷是个例外,他的纵容也是导致郭潇在如今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一个重要因素。算起来郭潇从小到大的英语家教至少也可以排上一个加强排了。
可是,当一个人铁了心不喜欢做某件事情的时候,天塌下来她也不会去做,更别说做好。
特别是叛逆如郭潇,越是被强迫,就越讨厌,越讨厌,就越不可能做好,如是这般,恶性循环。
所以,就算是凭着强大的数理化和语文成绩把郭潇送进了这所全国知名的高校,但是郭潇那可怜的英语,依然是万年吊车尾的。
高中时候其实还能凑合,毕竟在那种应考氛围下,郭潇勉强还能强迫自己稍微去学一学,单词偶尔还是要背的,书也还是会强迫自己去看的,倒是不至于太过难看。
可是进入大学之后,约束力少了,自由多了,郭潇那少得可怜的自制力也就基本没有了,那可怜的英语书也崭新地如同刚拿到时候一样。
所以,大二下学期,当身边绝大部分同学都轻松过了大学英语四级,甚至很多人还冲刺过了六级之后,郭潇这个吊车尾的有些着急了。
只是,光着急也没用阿,你见过一个从来不早起背单词的人,一个连英语书都总是远远地看上一眼的人,一个看见老外都能特意绕着走的人能练就一番好听力,能写出一篇漂亮的英语作文的么?
其实室友们也是隐隐知道郭潇这个烦恼的,毕竟是朝夕相处的同学,只是,自己都不努力,别人也爱莫能助。
她们能做的顶多是早起背单词的时候偶尔叫叫她,叫多了郭大小姐还不乐意,嫌人家打搅了她的美梦,如是几回,大家也就懒得再叫她了。
于是郭潇对于自己的英语也就只能破罐子破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