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外一篇:永宁悲声 ...

  •   ——献给我曾经辉煌璀璨也曾经苦难深重的故乡。
      ——向《洛阳伽蓝记》主题MV《伽蓝雨》致敬。

      除了永宁寺是曾真实存在的、孝庄帝元子攸这个人和他写的诗是真实存在的,其他都是我的脑洞。切勿当真。
      牡丹和孝文帝的关系见《相随》番外一《为你》,纯属YY,轻拍。
      本文不算作《相随》番外因为长安君他没有上线^ ^

      冬夜。月朗星稀,寒风凛冽。
      洛阳放下手中的书本,推开窗想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却见牡丹一个人站在院子里,不知道在想什么。
      他走过去笑问道:“这么晚还不睡,发呆呢?”
      牡丹却看也不看他一眼,只道:“公子你听,这是什么声音?”
      声音?洛阳仔细听了听,“没什么啊,风声,还有永宁寺塔的铃声。怎么了?”
      “不、不,”牡丹唇角微微露出一点讥诮的笑意,“那不像铃声……那是钟声!是丧钟声!”
      洛阳脸色骤变:“你……!”他深深吸了一口气,尽量让语气柔和下来,“外面冷,进屋去吧,别……咳咳!”他一边说着,自己倒先咳嗽起来。牡丹一惊,一把抓住他的手,“公子?公子你没事吧?”
      “没事没事,你紧张甚么。”洛阳不着痕迹地抽出手来,轻轻推了牡丹一下,“快回去睡吧。”
      真的没事么?这个城市在动荡在不安在恐惧,对于这一切变化,城主应该有最直接的感受……
      牡丹站着没动,只凝视着洛阳的眼睛,不发一言。
      洛阳避开了她的眼神,把目光投向了远处的九层高塔,良久才叹道:“也许你说的没错——那的确是丧钟,是永宁寺里那个人的丧钟,或者也是鲜卑拓跋氏的丧钟。”

      此时,永宁寺里的元子攸也没有入睡。
      明明风声肆虐铃声轰响,门外两个守夜兵士的议论还是一字不差传入耳中。
      “真是可惜了,白天睡觉没看到那个香客,啧啧。”
      “可不是,传说是个大美人,听家里头老人说,当年把孝文皇帝都迷的颠三倒四……”
      “嘁,还不仗着她是城主跟前的人,谁能动一下?你说平时这永宁寺香火再旺,现在哪个还敢进来?也就是她……诶,要真论起辈份,里头这位,还算是她侄子呢。”
      另一人嗤嗤地低笑。

      元子攸不由地皱眉。
      他当然知道他们议论的人是谁。据说那女子常来永宁寺上香,没想到如今还是……

      算起来,孝文皇帝死去不过三十年,这个曾经志在一统天下的皇朝竟已经走到了末路。
      他不是没有尝试过,甚至……
      想到三个月前的那一日,元子攸的指尖都不禁微微颤抖起来。
      那是他平生第一次杀人。
      不是以皇帝的身份下令杀人,而是……亲手执刀,用力地刺、砍,任粘稠的红铺天盖地遮蔽了眼前一切颜色。

      多么可笑呵!
      他还天真地以为只要杀掉了那个人,再对尔朱氏善加安抚,就能稳定大局甚至重振朝纲……殊不知他只是为自己编织了一个一戳就破的美梦。
      门窗紧闭的屋内,烛火宁定。
      烛泪一滴滴流下。

      第二天,元子攸被押往晋阳(今山西太原)三级寺。
      登车前最后一次回望,那百丈高的佛塔巍然屹立,仿佛在俯视着命如蝼蚁的芸芸众生。

      “怎么还不……?”
      “再等等,还有位大人要来。”
      极轻的交谈声,在之前还一片死寂的禅房里显得格外刺耳。

      元子攸心里颤了一下,仍是默然跪在佛像前。
      大概是……在等监刑的人吧?
      就在此刻,门被轻轻推开了。
      一线光随着那人的动作倾进室内,刹那间映亮了元子攸面前释迦牟尼安详含笑的容颜,又迅速伴着关门声消失不见。

      元子攸下意识地回头看了一眼——他本以为来人会是尔朱氏的亲信,不料竟是一个他从未见过的男子,一身素衣,神色中似有隐隐的悲悯之意。
      “你是……晋阳?”他试探着问。
      “不,”男子摇了摇头,“我是平城。”
      ——平城!
      他是先祖拓跋珪为自己一手建立的皇朝选择的、最初的帝都。
      而现在,他要来亲眼见证拓跋氏子孙的死亡。

      “愿来世,永不入帝王家。”
      元子攸轻声发愿,祝祷,郑重地向佛像叩首。
      他听见身后平城波澜不惊的声音:“佛祖在上……愿佛祖成全陛下。”

      “权去生道促,忧来死路长。怀恨出国门,含悲入鬼乡。隧门一时闭,幽庭岂复光。思鸟鸣青松,哀风吹白杨。昔来闻死苦,何言身自当!”
      落下最后一笔,元子攸静静地闭上了眼睛。
      此时的洛阳城里,北风方息又起,永宁寺塔的铃声余响未尽,便再次由低沉的呜咽渐渐转为铿锵的轰鸣。
      呼啸的风带着随风而起的铃声,飘向很远很远的地方。

      此时,距离永宁寺毁于大火还有4年。
      距离北魏分裂、高欢迁都于邺还有4年。
      距离《洛阳伽蓝记》成书还有17年。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7章 外一篇:永宁悲声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