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楔子(二) ...
-
楔子
(二)
当预言徐国胜利的消息传到天下人的耳边时,大家都认为六又年太没骨气,为了避免杀头之祸,算了一个假卦来讨国君欢愉,实是非君子所为。徐国子民早已是逃的逃,散的散。胜利根本是无稽之谈,只好充当个茶余饭后的笑话来听听。谁不知徐王昏庸?徐王自幼好鬼神之说,虚无缥缈之物,也不爱打理国政。更要命的是耳根子又软,听两句奸臣谗言,便将那些说着忠言逆耳的话的人给解决了。说他不爱老百姓那倒也不在范畴,可惜整天呆在斗室中玩弄那些法器,请巫道,法道等等为徐国祈佑,祈雨那也只是徒劳一场,但是心意我们就暂且领了。
征战之期转眼就到了。徐国兵马刚到便立即傻了眼,赵国竟准备用火攻。常人都晓得,徐国之地旱灾连连,光祈雨的仪式每年都要举办不下十次,若用火攻,便可轻而易举地扎了徐国的死穴。而然就在徐王悲叹,赵王得意之时,一阵暴雨毫无预兆地倾盆而来,理直气壮地浇灭了赵国的势头。这下徐王得了顺风之意,赶紧谢天谢地,谢完太上皇谢王母。随后想起敌衰我盈,局势大转,军队气势更加浩大,将自信满满的赵军杀个片甲不留,最后干脆灭了赵国。
锴旋归来的徐王立马下令赏赐六又年千两黄金,和宅邸一套。然而令人诧异的事情发生了,六又年那日一袭黑衣,头戴斗篷,诡异地说:“大王,小的不需要您的赏赐。”由于戴着斗篷,声音略显闷厚。“噢?”徐王狐疑地问,“那你要什么?”是啊,这尘世间连钱,房子都不要的人几乎没有,更何况还是大王送的。装高尚的至少只能说“哪好意思,那我便收下了”此类话。而眼前的六又年又在卖弄什么关子?“我,我今日便只要你——你的命!”话音未落,六又年身上的黑衣披风便顺风蓬起,他霎时一个箭步冲上去,徐王顿时惊恐地瞪大了布满血丝的眼睛,嘴巴微张,欲言不能,样子十分可憎。在他脸下,插着一支漆红的大毫,流淌着鲜血,手上还保持着僵硬的姿态。
六又年将徐王衣服扒开,取出了一张黄纸,竟是那日六又年写下的那张!不是早已销毁了吗,怎么却在徐王的身上。大臣们正当惊慌与疑惑之时,六又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轻身一跃便离开了这个是非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