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1章 ...
-
To:[5楼] 网友,冰雨:
亲爱的!这才是评论的意义,我一定要让作者看到你的话!!!关大~你看!你看!
To:[6楼] 网友,33:
我想我们理解事情的角度很不同,如果完美是一个点,那么无论是主角明兰,还是《知否》一文都并非无可挑剔。这篇长评里,我为什么特特提到这首平淡无奇的诗作?对照刘禹锡年表去读他的作品,喟叹不足以形容我的痛心,“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若说完满,如何及的上王维。而当我在诗文中伴随着他经历了时运不济,命途多舛的大半生后,于晚期,看到这首《赏牡丹》,我读出了真正的完美。而回到这篇《知否》,我说完满,是因为作者让我看到了一条漂亮的曲线,漂亮的意思是说,方差大,噪音小,如果做个小波变换,将是个结构规整的函数。你强烈的刺激了我表达的欲望,我甚至想是否另写一篇长评,不如题目就叫《<知否>数字化之美》,如果我有时间并且热情未消的话… …还是算了,今日所著,明日必悔,况且这么枯燥的想法,只有我才会当成乐子。
To:[10楼] 网友,白菜顶着雪:
那个,还是先谢谢你的夸奖,这个,是在夸奖吧。。。我曾听闻百家讲坛的大名,在老妈的强烈推荐下,看了据说节目精品的那个《于丹论语心得》,大失所望,后再没关注。为了不让她中毒太深,我给了她一颗小解药《傅佩荣论语心得》;
To:[19楼] 网友,淑女心境:
本人学生,复合型小混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