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重复 ...
-
很多的时候,高中生活也只不过是初中生活的重复。
上课,吃饭,睡觉。于朱尹而言,不过是恒常的三点一线的生活,寝室-教室-食堂。
除了喜欢阅读,她也没有什么别的爱好,当然,有一个小小的渴望是一直深藏在心底的,那就是:她很喜欢足行天下。
现时现日,她自然深知这还仅仅只是一个梦想而已。
所以,看起来,朱尹也就没有什么课余活动似的。
其实,心底里面也是很想去打打篮球或者乒乓球,可是,在那样简陋的中学出来的她,也只不过认识篮球,乒乓球而已,那么多的专业术语,专业动作,他一概不知。
所以,她永远只能站在一边看着别人玩。而且,还只能做一个看热闹的外行人。于是,干脆连看都不去看。
偶尔的活动,是在青绿的校园里散步,跟操场边上灿烂的野花谈笑几句,追逐着玉兰花上留恋的蝴蝶,哼着那古旧的“碧草青青花盛开”。
这样的人生,不是不寂寞的。但是,只要想起为着自己的家人而在别人的地盘上辛劳的父亲,什么样的寂寞,都无所谓了。
唯一的例外,是周末的时光。学校的作息时间,跟十几年前没有什么区别,照例的周一到周五上课,周六是一整天的自习。唯有周日,只上半天的自习。周日的下午,可以自由活动。
于是星期天的下午,是朱尹最最开心的时间。
因为终于可以抛开累累的课本和做不完的习题,出去走走,去图书馆借自己喜欢看的课外书,或许,还有一样朱尹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快乐:可以见到周偲偲。
从第一次开始,朱尹就一直是从那小路过去图书馆。
看着青绿的菜地,甚至那用于浇灌青菜的家肥的气味,也会让她沉迷。有的时候,会在菜地边上安静的坐上几分钟,心思却早已飞到乡下父女俩一起翻地的时候。其实,只不过是父亲翻地,她在旁边做做样子,将父亲深翻过的地里的泥块轻轻的敲细。
整个过程里,父亲听着她有一句每一句的说着学校的事情,偶尔也会发发牢骚。不是没有委屈的。
但是,父亲只是微微的笑:你的人生,若不想跟他们有所交集的话,就得自己努力走出去。
其实,更多的时候,是听父亲哼唱着古老的戏剧。
父亲有很好的嗓子,而且因着喜欢读书的缘故(看来这一点是真的有遗传的),即使明明不过一乡下汉子,倒真有着浓浓的书卷气。
而且,年少的父亲,确实曾在乡下的剧团里做过头牌小生的。
朱尹曾经笑问:父亲,当年是不是有很多姑娘家迷恋你呢?
父亲一径的憨笑:哪有?何况,我一向也只喜欢一瓢。
朱尹也很想知道,那一瓢是不是自己的母亲呢?不过,到底是不敢问出口。
怕什么呢?也不知是怕父亲一贯的威严(至今朱尹都觉得奇怪,明明父亲从来不曾打骂过她半点,但是她就是不曾忤逆父亲半分,在父亲的面前,她一向恭恭敬敬,连开个玩笑,都是规规矩矩的象在向老师提问似的),还是怕一个否定的答案?
有青蛙或者虫子在身边跳过的时候,朱尹就会从冥想中回来,继续向图书馆进发。图书馆的小院子里,种着整排的桂花树,不过并不是那种花期很长的四季桂,是那种仅仅在农历八月才开花的桂花。或许因着一年只开一次的缘故,朱尹总觉得“桂子花开,香飘十里”是真真妙语。
不知不觉的,她认识周偲偲那么久了,院子里的桂花都开了(其实,不过寥寥几月而已)。
桂花飘香的下午,朱尹在书架间慢慢搜寻,间或会跟周偲偲聊上两句。
在看什么书?上次的十大古典喜剧看完了么?
嗯嗯。姐姐呢?在看什么书?
哦哦,近来正在细细的看历代宫廷政变录。
啊呀,姐姐,那样血腥的文字,还是不要看吧。
看看也好啊,鲁迅先生不是说过么,所谓的二十四史,不过二十四家史,看看这二十四家人都发生过些什么不堪之事,也是很好玩的啊。
于是朱尹也就笑笑不语。她一向喜欢看典雅但不悲伤的文字。
周偲偲问道:朱尹,象你这样的年纪,不是很喜欢看看风花雪月或者忧伤的文字么?
朱尹说:可是姐姐,生活已经是如此的不尽人意,何必再用文字来虐待自己呢?
周偲偲看着面前沉静的面容,轻轻的叹气。
当然,周偲偲偶尔也会有忙的时候,有的时候,来找书的人总是找不到中意的书,脾气就不会很好。那时候,朱尹会急急的放下手中的书本,赶紧的帮她的周姐姐找书,还记得温言的安抚着着急的借阅者(因为图书馆并不大,来借阅者也不多,所以,真正负责借阅书籍的,就只有周偲偲一个人。那时候的图书馆借书制度是:借书者不得进入图书馆,只能在书目上找出自己想要的书本,而后要周偲偲去一本本找出来。有的时候,一本书比较风行的话,是很难恰好留在馆内的。运气不好的读者,甚至会连着几本书都借不到的。也许会有人问,那么朱尹为什么可以进入图书馆内慢慢搜寻呢?呵呵,可不就是因为她叫周思思一声姐姐么!)
其实,朱尹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情是她的偲偲姐姐很多年后才知道的。
她最喜欢帮她的姐姐把书分门别类的一本本整理好,等有读者来借阅时,她就可以快快的将书本递给找寻的姐姐。看着周姐姐沉沉静静的在借书证上登记着图书的信息,朱尹喜欢看着那轻柔的背影,那认真的样子,还有那笔秀美的字。
就这样,可以轻易的度过一个下午。
偶尔,周偲偲也会问起她的家人。等熟悉的时候,周偲偲也会嬉闹着叫朱尹哼唱上几句“几多欢乐几多愁”(花鼓调)
其实,周偲偲很喜欢朱尹每一次说起父亲时候那飞扬的神色。
看得出来,朱尹是非常的为父亲而骄傲的。
不过,后来更加熟悉了之后,朱尹就很少在周偲偲面前提及父亲了,因为,周偲偲的父亲在她十二岁那年就因车祸去世了。
两个年龄相仿的孩子,一样的单亲,一样有着柔软的心。一样的生怕触动了对方的忧伤而小心的甚少谈及家人。于是,更多的时候喜欢为着一本书中的主人翁而小小的争吵着,就这样,一个又一个周日的下午逝去。
很平淡的生活。
学校每一个月会放一天月假。朱尹是一定会回家看看父亲的,父亲倒一直是很开心的样子,说,不要担心,爸爸至少还可以陪你二十年。
二十年?朱尹盘算着日子,自己还得读七年书(她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一定会考上大学),那岂不是只剩下十三年。
于是,她就会半真半假的跟父亲“生气”:二十年哪够?二百年还差不多。
父亲听了哈哈大笑:那不真成了千年妖怪?到哪里找点唐僧肉来吃?
其实,回家也不过是如此,她真的什么也帮不到父亲吧。
唯一能够做的,或许就是拼命的整理好家里。
天气好的时候,把父亲的衣服一件件清理出来洗洗,晒晒,而后,又一件件的放回衣柜。
天气不好的时候,就陪着父亲到处串串门。
后来想想,其实父亲是满依赖她的吧。所以才会在每一次出门时都带上她,即使她很多的时候只不过静静的陪坐在父亲身后,听大人们说着一些家长里短,安静的微笑。
虽然,父亲从来没有亲自表扬过她,但是,朱尹知道,其实父亲很喜欢听见别人对自己孩子的赞赏,是的,父亲一直是以她为骄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