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装在豆沙包里的幸福
      大概是在我高一的时候,家门外的大榕树下开了家夫妻经营的馒头店,面是手揉的,没有多余的添加剂,味道纯正,一段时间下来关顾的顾客越来越多,遇到上班上课的时间还要排队。他们家最受欢迎的是香菇包和馒头,每天下午做丈夫的就会在院门口炒香菇,香气四溢,那香菇切得细细的,与肉末炒在一起,干干香香,一口咬下去,馅就在口中散开来。因为香菇多且质量好,价格又不贵(.0.6元一个),受到欢迎自不在话下。而他家的馒头于现下卖的那些又白又松的馒头不同,十分本色,维持了最原始的滋味,嚼在口里那份自然的香甜让人恨不得将整个馒头几口吞下去。实际上他家的馒头刚出炉时又软又香,的确没几口就下肚了。但是只要一变冷,就会发现那馒头很实在,非花大力气嚼花长时间吞咽不可。
      但是最得我心的,是他们家的豆沙包。我自小爱吃豆沙,对带着豆沙的一切食物有着广大的包容心,颇有海纳百川之势,可谓来者不拒。但是热衷于吃豆沙包却是从他家开始的,实际上我也只热衷于吃他家的豆沙包而已。
      那是某个清晨,天气必定是好的(即便是不好,在我的记忆中也得以美化了)我与老爸不知何故要去大理古城,于是七点左右(大概吧)就出门了,老爸去开车,我负责排个小队买早点。先帮老爸买了他最爱吃的馒头,然后一时心血来潮(正可谓命运的安排)我就给自己买了个豆沙包,都是刚蒸好的,非常烫手。在老爸三下五除二吞下他那个馒头后我们便驱车上路了。值得补充的是,此前我都是上课前匆忙买下早点,然后等到下了早读才吃的,经过四十多分钟的等待那早点多半凉了。而作为一个尽职尽责的懒鬼,我决无休息日下楼买早点吃或者平时早起的嫌疑,故此这是我第一次四平八稳的吃他家热腾腾的豆沙包,于是我期待的掰开一角,热气腾腾的从缺口处往上冒,深紫红色的豆沙馅露了出来,令我食指大动,垂涎欲滴。吃豆沙包氏,一定不要直接咬,必须要用手一口一口掰着吃,每一口都要沾上恰到好处多的豆沙,然后再送进口里慢慢的品味,这是我吃豆沙包的原则。如若不然,吃边上一圈时皮厚馅少不过瘾,等吃到中间时又皮薄馅多嫌太腻,为了每一口都达到皮馅均衡的效果,非动手劳动不可。
      于是我便一口一口享受着这美味,随着那香甜的豆沙和着包子皮在口腔里被卷裹、混合、咀嚼、咽下,一种无与伦比的幸福感与满足感涌上我的心头。欣赏着车窗外明媚晨光中黄绿相间的田野,田野间树木掩映下白色的村庄,波光粼粼湛蓝的洱海和连绵起伏青色的苍山,真觉得人生惬意至此,吾愿足矣。
      打从那次起,我便深深爱上了他家的豆沙包,一有机会就吃,只因我懒根深植,平时不愿早起,周末不愿出门所以机会鲜少。离家上大学后要满足这个嗜好更是难上加难,只能在这边吃些一般的豆沙包聊以慰藉,正所谓没鱼虾也好。每次回家。老爸下去买早点时我必吃豆沙包,而老妈更用“你爸买豆沙包很快就回来了啊”来激励我起床,半梦半醒间我一闻“豆沙包”三个字立刻神情气爽从床上跳将起来,飞也似的洗漱完毕等着那美味回家来。
      其实豆沙包只是一个符号,是代表了我众多小小的幸福的符号中的一员。就如同同日午后与老妈躺在河边的干草地上晒太阳;如同春天趁着风和日丽在玉洱公园的万朵茶花中沏壶茶,横在躺椅上一家人望着流云变化多端,讲着不着编辑的闲话;如同初夏撑着伞、带着墨镜与老爸立于洱海边垂钓;如同夏末驱车到长满了菱角的水边,待五六点太阳快要落山再卷起裤子踩着拖鞋走进温凉的水里,拉过一把已经被采摘过的藤蔓挨个寻找“幸存者”,然后入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般欢天喜地的收纳囊中;如同每日饭桌上四个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谈论每日见闻间或相互取笑、揭短。
      平凡如我,没一个小小的幸福都视若珍宝,小心的珍藏。于是当岁月偷偷带走我的青春,为我送上满头的银丝时,我可以打开记忆珍藏的相册,得意的拍拍胸脯对自己说:我见过紫藤花从头顶上飘落,也见过新绿在树枝间绽放;我听过雨水落在水洼里的巨响,也听过凉风穿林而过的清吟。我有最温暖包容的家庭和朋友,也有最幸福自在的人生,而最重要的一点,感谢上天给与我一刻懂得去体会与感恩的心。
      幸福,就像一碗灯芯小枣竹叶汤,恬静、清新而又回味无穷。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