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5、第十六章(4) ...

  •   王珣弱冠任职桓温幕府,僚友中对他即有“短主簿”之称,如今他亦不过中等身量,较之年齿仿佛的陆傥那身长八尺、声若洪钟,自然大不相如。亲故拿他身量的取笑,他听了二十多年,早已习惯;又何况他弱冠之后,平生绝非毫无波折,心思更转深沉,交情如陆傥,也看得出他性子中的狐疑为此又深了不知几倍。正似如今得了虞雁为夫人,他自己若是觉得这因缘不妥,旁人好意恭维他,他反多疑虑,而且越是恭维,疑窦越生。吴郡其他士人未必都十分了然,但陆傥和王珣,本是父辈传下的交谊,彼此棋路摸得很熟,又承虞雁叫了十几年阿舅,当然不欲自己举止不当,带累虞雁惹来夫君怀疑,来日身为东亭侯夫人,在王珣面前说话反而不及婢子腹心,故而虽是吴郡名流之一,却非但不事先与本乡老少贤俊相约善待郡守,刻意坐看王珣下车伊始即被群嘲,而且亲身陷阵,乐为先锋。
      大约过一阵子,等潮水般涌来的意外之事暂告一结,智如王珣者,只需一二转念,也会很快觉察陆傥的用意。
      不过,那时他也就没什么心绪认真计较了。
      自恃交情深,用意也善,陆傥并不怕调弄对方一两次被发现。

      “培塿无松柏。”王珣笑笑,麈扇轻摇,引了当年陆玩太尉拒绝与王家结姻时,说给王导听的话中半句。“不过家有鲍鱼之肆的,这回显然不是我。”
      陆玩的后半句,是“薰芜不同器”,意指小山坡上无大树,香花臭草不可同居一器,侨人与吴人结亲视同□□。话是很重,也因此王导子辈竟然即能入居吴县,王洽、王珣别业甚至盖上虎丘山,颇被认为王导功德所至,成就侨人中少有的特例。王珣母是颍川荀氏,受母教浸润,家中早已惯了熏香;虞雁的父族,家厨调制海中鲜物,却是有成串独门食方的。
      王珣拿王、陆间这两句旧事,顺着陆傥话头自嘲,紧接着却迅速转向取笑王、虞。虞陆两家,是孙吴时就有的交情,王珣眼下语气柔和,却暗藏回敬的言锋。

      大约,是已经就发现了吧。……
      陆傥在心里暗笑:法护这家伙,又精进了。

      换了吴语和慈爱笑意,他又问虞雁:为人妇后,饮食是否习惯,持家是否太累,起居与在家做女郎时会否很不一样。虞雁低头,说一切都顺利,简直不可思议,夫家同父家,两家都有家礼,相去又不远,只需知道最常见礼数,便可按部就班,侍中入直之时,岂可晏起。
      她说话依旧不快,然而清晰,答得句句有理——但却是带着吴音的雅言,不是吴语。

      陆傥扬声大笑。王珣看看他,看看虞雁,忽然也笑,不出声,麈扇微微掩了下半张脸。
      虞雁的样子却极其认真。她毕竟年少,涉世还浅,见这两位如此,只觉困惑不解,望望这个,望望那个,终于现出了“我还是哪里错了么?”的犹豫和挫败神情。

      王珣见状,摇摇头,依旧笑。眼中,竟似约略有些少年时陆傥曾见过的暖意。
      陆傥则是释然大笑。他用了心的帮忙,终究比不过虞雁自己的本性。

      “雁儿啊,你夫君是懂吴语的,不用你这么护着他!他比你还正的吴县口音呢!”

      虞雁错愕。王珣笑,出声还是雅言:“你家田庄里的口音。行了吾友。”

      最后四字,才是吴音。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