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傻妞的来由 ...
-
傻妞出生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之所以叫傻妞并不是智力有什么问题,只是从小有几分傻气。出生的时候哭了几声,一直长到八个月的时候还是除了吃就是睡,从来不哭闹,父母很是担心了一阵子,可是看着黑亮亮的大眼睛,并不像是有什么问题的。后来傻妞开始学说话,口齿清楚,反应也并不慢,父母才放下心。可是却因此得了个傻妞的名号,妈妈说,从小只知道吃和睡,很有几分傻福气,就叫傻妞吧。
傻妞的家境不好,用家徒四壁来形容可能夸张了一点,但也差不多了。从懂事起,傻妞就很听话。爸爸外出打工,只有妈妈带着,妈妈即要下地干农活,又要干家务,还要带孩子,傻妞是第一个孩子也并没有精力和能力去宠爱,傻妞却出奇的听话,妈妈说坐在这里玩,不要乱动,傻妞就老老实实的坐在妈妈铺好的衣服上,日头渐升,本来在树荫下的傻妞早晒在大太阳下了,可是傻妞玩一会就睡,睡醒接着玩,不离开衣服的范围,晒得满头大汗。等农活忙的差不多了,妈妈才想起放在一旁的傻妞,看着嘴唇干裂的女儿,妈妈只能心疼的边喂水边数落“你个傻妞妞,怎么不知道叫妈妈、喊渴呢,怎么不知道躲着太阳……你个笨孩子”
后来,傻妈有了妹妹,妹妹出生后,很多人对傻妞说“把妹妹送人吧,好不好?”每一个这样说的人都会被傻妞推出去,不让进门,大人都说,“这么小就知道护着妹妹”,3岁的傻妞搬个马扎坐在床前守着妹妹,不让别人动“这是我的妹妹,不能送人!”可是,还是送走了,不过送走的不是妹妹,是傻妞。
幸好此送人非彼送人,傻妞被送去了姥姥家,因为妈妈带不过来。傻妞在姥姥家长到7岁,每年回家两次,一次是爷爷过生日,一次是春节。长大些的傻妞更听话了,而且会看人的脸色,大人说这事不能做,就决不做,不管自己多想。大人说这个不能吃,傻妞就不吃,不管多想吃。
傻妞坐在小板凳上,看着五岁的表妹趴在二姨怀里滚来滚去的撒娇,看着四岁多的表妹摔在地上,被三姨抱在怀里哄……
傻妞和邻居家的小坤是好朋友,小坤也是来姥姥家长住的,小坤的妈妈经常来看她,带很多很多的好吃的,很多漂亮衣服,每次小坤会被妈妈抱在怀里亲很久。
妈妈很少来看傻妞,小舅说,妈妈忙不过来。妈妈每次来怀里都抱着妹妹,傻妞站在一旁边,被交待几句要听姥姥的话,听小姨的话,听小舅的话,然后就会被放出去玩。
七岁的时候,不得不上学了,傻妞被接回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