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0、第二十九章 ...


  •   杨戬最终决定听从师父的建议,即刻闭关稳固六转境界,但却没有回玉泉山。九转玄功道法自然之力,极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与世隔绝。金吒等人每日用功都是在房间里,依各自的习惯布下防护法术以免外物惊扰。唯有杨戬在池塘边打坐,任凭风雨加身、俗音乱耳。他知道自己与师父有不同,玉鼎真人并非人族,世俗之声本来也不经他心。但对于杨戬来说,将这往来入耳的俗音视如石上流水,却是修心必经的关卡。

      师兄弟们赶到后院的时候,就见杨戬躺在他平日打坐的大石上,一膝屈起,一只手枕在头下。落日红霞映在水波上,微风轻拂,满目都是平和宁静。他另一只手随意地垂在池边,池中时时有鱼跃起,尾巴轻轻拍打在他的手背上,又欢快地落回水中,亲昵的情态显露无疑。这池中本是凡水,因杨戬日日在这里练功,灵气日盛,池里的鱼跟着沾光,也渐具灵性,向来与他亲近,但今日却俨然将这池边的人当做了自己的同族。

      几个师兄弟看在眼里,心中都有惊异。杨戬周身气息在若有若无之间,隐隐竟有了几分当日玉鼎真人飘然而至却无人察觉的自然之态。

      哪吒将手平展,漫天红霞微微闪动,忽而飘了下来,落在他手中,化作混天绫。他双眉扬起,笑道:“恭喜杨大哥!世间风火雷三劫,从此以后是再也奈何你不得了。”

      这句话旁人却未必能懂,杨戬微微一笑,道:“这些天有劳诸位兄弟了。”

      黄天化摇头道:“杨大哥,你这玄功忒奇特了些,若不是混天绫挡着,这样浓重的灵力,几千里外的神仙妖精都得被你招来,得以为什么天地灵宝出世呢。”

      杨戬笑道:“不过各家功法有不同罢了。且这算得什么,多不过是让这池里的鱼多活几年。当年师父在玉泉山功成九转,引天地无尽元气灌注肉身,整个玉泉山都被灵力洗伐了一遍。自那以后,山中数百灵泉皆成仙品,炼丹铸剑无不上佳。”

      哪吒恍然:“感情是为这个,师父才恨不得将铸剑炉搬到你们那儿去。我说呢,一样是玉鼎师伯算的阴阳方位,师父早先怎么没抢着要玉泉山……”

      他们几个人知道杨戬出关,立刻抛下所有事赶过来,自是急于听他这一次闭关的境界感悟。虽然都是师从高人,但玉虚真人们所立之处对于他们来说却太过高远,对这世界力量的感悟与他们截然不同,想要真正理解还需要漫长的时间。相对来说,竟是在西岐相府中的这段时日,彼此探讨印证,对他们的修行进境有着更加明显的推动。

      毕竟是修道之人,对这凡世战争如何尽力,他们心中最重要的,依然是探寻那至高无上的道。入世的目的终究是为了出世,就像雷震子可以不畏凶险随姬发入红沙阵,却丝毫没有过这场战争其实是他的家事这种自觉。

      自红日将落到夜幕降临,直到第二天的太阳重又升了起来,他们在池塘边的论道才将将告一段落。最初只是杨戬备言自己的体会,渐渐便说到了之前的两教斗法。包括杨戬在内,他们入师门的年头都还短,这样真正的道门斗法都是第一次见,数日旁观,心中备受震动。哪吒与雷震子未经黄河阵,这些天已经和金吒、木吒、黄天化讨论过数次,杨戬闭关中也无数次揣摩师父当日在阵中出的那一剑,此时相互印证,都觉收获颇丰。

      一时讨论得差不多了,便开始说些闲话。金吒问道:“杨师兄莫要怪我失礼,不知师兄容貌是天生如此还是塑体而成?”

      杨戬倒有些意外:“怎问起这个?”

      金吒有些歉意:“我观师兄这年余容貌略有变化,一时好奇。”

      杨戬笑道:“当真是好眼力!”

      他元神成具,若曾改颜塑体,容貌便不会再变。会随着年龄慢慢长大,显然是连驻颜之功都没用过。不过杨戬道法既然有成,身体生长早已非常缓慢,三百年过去也不过是少年模样。这短短年余,金吒能觉出他容貌变化,确是眼力过人。

      “我的确未曾改塑过容体,不能驻颜却是九转玄功的限制。九转玄功以肉身为基,随着修炼,身体会自然生长到顶峰。我现在筋骨肌肉尚未长成,便是想要保持容貌不变,也是做不到的。”

      他们在一起日久,对彼此功法早就讨论得多了,杨戬所修九转玄功威能独特,时常被这几个师兄弟问起,他也不隐瞒,都一一讲给他们。

      哪吒很是认真的看了一会儿,问道:“杨大哥,我听说人族容貌会与父母相类,你像父亲还是母亲?”

      杨戬原以为他要问什么玄功奥妙,难得地半天没答出来,想了一会儿才道:“幼小时母亲曾说我与父亲十分相似……不过父亲又说我像母亲,想来都有些吧……”

      哪吒很是赞叹:“那你父母一定生得很好看!”

      “……”杨戬不知道是否要对这句话表示感谢,最后装作没听懂:“家母容貌风仪确有美誉,妹妹长得才真像她,哪天带给你见见就知道了。”

      然而哪吒向来亲疏分明,对于没见过的杨家妹妹并不以为然,热情地鼓励他:“不可能,杨大哥你肯定比她好看多了!”

      “……”

      金吒叹了口气,木吒已经笑得上不来气了,挥手道:“杨师兄你别理他,就没见过修道之人像他这么心心念念只惦记长相的,他向来修炼元神就只为了塑形。”

      杨戬看着那张粉妆玉琢的美丽面孔,真心不能理解:“这长相你是哪里不满意?”话说雷震子都从来不以容貌为异,龙须虎师兄似乎更是觉得反正自己人都看习惯了,将来还有拿去吓吓敌人的好处,欣欣然已经把早先还有过的塑形念头丢到九霄云外了。

      哪吒瞪了他们一眼:“你们知道什么?这身体不能长大,难道千年万年都要这个样子不成?待我将来修成元神,重塑肉身,定要换个好看的样子!”

      杨戬一般不好奇,这会儿也实在忍不住要问:“你觉得什么样子好看?”

      哪吒显然考虑已久,毫不犹豫地答道:“当然是武成王的样子!”

      黄天化立时就炸了:“谁要跟你长得一样!”

      哪吒镇定地瞥了他一眼:“没说要跟你长得一样。”

      黄天化领会迅速,当即大怒:“祖父早说了,黄家子弟中顶数我与父王生得最像,将来必定与父王一般无二!”

      哪吒不在意:“黄老将军那是哄你呢,指望你留下继承王位才这么说,最像的分明是天祥。”

      黄天化满脸鄙夷:“有没有眼力?天祥那是像我。”

      这道法显然是没法再论下去了。

      重又见到杨戬,黄飞虎等人虽然不懂他闭关练些什么,听说成功,都各自道了几声“恭喜”。姜子牙其实也不明白,打量了一下人是平安的,就微笑着点了点头。

      “你这时出关倒是赶巧了,朝歌探子刚刚送来消息,纣王命三山关总兵邓九公为帅,起兵来伐我西岐。闻太师新败,我只道商军气势低落,当不会立刻再起战事,这邓九公竟是何人,让那昏君这般信得过?”

      这样话自是问的黄飞虎。数月不见,黄飞虎气度如常,穿着半旧的深青色战袍,内衬软甲,腰间却没有束玉带,而是换了条朴素的淡青色腰带,悬了一方白玉,这却是服丧之意。

      数月前商军大败,姜子牙奇兵先出,截断了往汜水关、佳梦关的退路,将闻仲所率残兵困在了绝龙岭下。姬发亲身出阵劝降,闻仲听着他历数殷商之暴虐,并未恼怒痛骂,却仍然摇了头,直言死不归降。姬发知他尽忠之心,不再多言,留下黄飞虎所部,自与姜子牙退回了西岐城。黄飞虎命周军退出半里扎营,次日清晨,单身素衣入商营劝降残部,为闻仲收殓遗骸。

      闻仲出身道门,不曾在凡间留下血脉,黄飞虎少时初入军伍,便是随在他麾下征战。后同朝为臣,闻仲远征北海,举国军务便尽交予黄飞虎,堪称忘年知交。黄门反商,闻仲自北海催军疾行还朝,当堂质问君主,震怒之余,惋惜更甚。然而两军阵前相见,他却终不曾有一句私语,黄飞虎直至他自尽当夜,也不曾开口劝过一句。他将闻仲葬于岐山之下,亲自举哀服丧,之后虽不曾当面向姬发致谢,朝中、相府议事之时,说的话却比以前多了一些。

      “邓九公武勇过人,镇守三山关多年,屡败南伯侯,诚然将才也。但与闻太师相比,却还远甚,此时奉命征西,多半是朝中有人排挤于他。”

      姜子牙道:“何以见得?”

      黄飞虎沉稳地道:“邓九公为人刚烈耿直,昔年曾当面直斥费仲为奸臣。那费仲失了颜面,又拿他无法,便想了条奸计,命人在市井中散布流言。说邓九公有女容色绝殊,兼擅征战,有妇好之风。”

      姜子牙便皱了眉头:“好生阴毒。”

      他见众弟子不明所以,解释道:“这却是当初陷害冀州侯苏护的故计了。纣王好色,闻邓女美貌岂有不动心者,而邓女若是入宫,下场多半就是被那妖妃害死。妇好乃商之高宗,明君武丁原配,那奸贼有意传出‘妇好之风’,却是逼得邓九公纵想从速嫁女,也是无人敢应。”

      黄飞虎叹道:“正是如此。女有贤名,嫁入王家本是美事,可今之殷商,邓女入宫便是能得善遇也不敢庆幸了。冀州侯何等刚烈爽快的人物,这些年闭门称病,连故友都不肯见了。”

      姜子牙见他神色怅然,想来是忆及了他被纣王欺辱而死的妻子和妹妹。黄飞虎反商入周,亦不再娶,唯以亡妻为念。此二事乃他生平大恨,虽不在人前提起,自无片刻或忘。

      他便只做毫无察觉状:“那邓九公却是如何躲过了一劫?”

      黄飞虎道:“末将彼时奉命练兵,连日不在城中,原不知此事。却是入城时恰逢着那邓九公驰马过街,冲了末将仪驾。他本不是行事鲁莽之人,不知何以焦急至此,末将便命人去探了原委。后来他登门谢罪,末将命人拦门斥退,过后一简调令打发他去了三山关。”

      姜子牙抚掌道:“好!那费仲以为他得罪了手握重兵的武成王,方被排挤去边关,自然不会阻拦,没准心中还要幸灾乐祸。只不知那邓九公可知殿下这番苦心?”

      黄飞虎笑道:“邓九公知与不知,末将是不知道了,不过家父却是相信得很。他老人家也是耿直心性,对邓将军甚是赏识,听闻此事后很是把末将骂了一通,到现在都是想起一次骂一次。”

      他说得爽快,姜子牙却只是微微一笑,道:“武成王不愧大臣风范,姜尚佩服!”

      旁边众人都明白此言何意,黄飞虎施恩于人却不望回报,故是明德仁心。而此时已离商多年,宁可被老父误解仍不做一语解释,却是不愿此事流传出去,连累了仍然在商为官的邓九公。保全良将而不图私谊,纵为敌对亦不改初衷,姜子牙赞他一句“大臣风范”,确是当之无愧!

      黄飞虎摆手道:“当不得丞相赞誉。只是邓九公有才之士,不为殷商所重,这般折损战场未免可惜。末将有此一念,方才说出此事,欲向丞相讨一个情。若丞相准许,末将愿为使者,劝他投周。”

      姜子牙仔细想了想,道:“殿下惜才之心,本相岂有不允。只是本相观来,邓九公多年镇守三山关得力,而今奉命来伐西岐亦无抗拒,可见他虽不满昏君奸臣,却仍有武将忠国之心。且独挡一方诸侯,连战连胜,心气必定高傲。要他不战而降,只恐不易。”

      黄飞虎一时默然,姜子牙见微知著,虽未见过邓九公其人,所言却半分不差。因知他有理,神色便不禁有几分遗憾。

      姜子牙却微笑道:“不过这也不难。他既得罪于朝中,后继无援,那只要输得一阵,便会立于进退两难之境。武成王有为国招贤之心,只需稍等数日,待本相助你一臂。”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