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第十四章 ...


  •   燃灯道人命将地烈阵主赵江悬于芦蓬之上,由姜子牙下书商营,议将韩毒龙来做交换。简单分派完毕,便命众弟子退下。

      众弟子也知诸位真人必是要议论那邓华之事,却不让他们与闻,心中好奇,也只得奉命而退。师长在此,他们不便回相府安居,每夜都是在城楼上休息,兼有防守警惕之意。

      回到城上,黄天化立刻道:“今日阵上是怎么回事?那邓道长死得好生蹊跷。”

      哪吒微微皱眉:“燃灯老师似是看出了他的来历,不过后来见他死时也十分意外。”

      雷震子听着他们说,有些犹豫,问道:“你们可记得,邓道长死后,我师父说什么来?”

      黄天化立刻道:“云中子师伯说那阵中煞气变弱了,这却是何故?难道,难道……”

      杨戬接口道:“以血破煞,我那时以天眼去看,确是见煞气被血气冲了下去。若非如此,以十阵交错勾连、彼此掩映之严密,文殊师伯破阵只怕还不能这么轻易。”

      金吒点了点头:“倒是何人暗中相助?”

      木吒道:“那位邓道长说,奉圣命与师命而来……”

      几人一时都不说话了。能被玉虚宫真人收入门下的无一不是天资绝伦、心思聪慧,话点到此,都已想到其中之意。燃灯道人来时自称奉圣人之命,他们只道自然是阐教之主上清圣人元始天尊之命,邓华来后才纷纷觉得不对。此人若是阐教门下,岂有十三位真人都不认识的道理?可阐截两教之争,却有哪位圣人会如此偏帮一方?

      金吒道:“当世神圣,无非火云洞三位人皇,女娲娘娘,昊天、瑶池帝后,并我道门三清圣人,却是哪位如此眷顾阐教?”

      黄天化听他这般历数,忽然想起道:“这般说来,我倒记起一事。纣王七年三月十五女娲娘娘圣诞的祭礼上,那纣王曾言辞无状,出轻薄之语。彼时商容老丞相尚在,苦谏不听,十分忧心上神降罪于商。那昏君不当回事,我父王却将此话记在心上。后来派人去行宫查问,果然闻说殿上香火于圣诞之日熄灭,之后再也无法点燃。侍奉之人都道女娲娘娘怒纣王之不敬,不再受殷商祭祀了。”

      哪吒微微扬眉道:“女娲圣人持掌招妖幡,天下万妖皆俯首门下,杨大哥也说,那邓道长是妖仙之身了。”

      雷震子忍不住道:“这位圣人未免狠心了些吧?邓道长奉命来助时可知自己是被用在这等地方的?”

      众弟子一时默然,片刻,杨戬低声道:“圣人眼中,人与蝼蚁又有什么区别?便是我辈,一朝成仙了道,不把凡人看在眼里的又何尝少了?”

      金吒叹口气,道:“罢了,燃灯老师与诸位师长不让我们与闻,怕也是知道我们接受不了。此事非我等言辞可以左右,大家早点休息吧,只盼商营能同意将韩师弟换回来就好。”

      薛恶虎一直安安静静地坐在杨戬身边,听他们讨论,闻言虽有忧色,仍浅浅笑道:“师兄意识不明,耳目皆无所觉,不过好在身体倒没有损伤。”

      杨戬在他肩上轻轻拍了拍以示安慰。拍完见哮天犬趴在地上幽怨地看着自己,想了想,也在它脑袋上拍了拍。

      哮天犬这几天一直很委屈,自从听说玉鼎真人要来,它家主人就天天拿这个吓唬它,害得它食不下咽睡不安寝。事实上玉鼎真人来了之后,除了往杨戬藏它的衣袖瞥了一眼之外,半个字都没提过这茬。

      玉鼎真人的性情,于外物堪称淡漠到极致,毫不关心。玉泉山洞府能得到也非寻常机缘,他除了划下法术以示此地有主,连一块石头都没搬动过,连“金霞洞”三个字都是洞天福地天生而成留在那里的。杨戬上山后,把金霞洞里外拆了建建了拆,折腾了三遍有余才稍觉满意。黄龙真人来时差点没以为走错了地方,而洞府主人天天进来出去只当没看见。自从确认杨戬不会往悬崖之类的地方乱跑之后,他喜欢栽花养狗还是种茶铺路,玉鼎真人就根本一句话都不问了。

      所以说,师父什么的,纯是它家主人故意吓唬它,以报复摁在衣服上的那几个泥爪印。哮天犬呜咽一声,再次幽怨地趴了下去。

      信送到商营三日,全无回应。姜子牙也需处理军务,每日只命武吉往来通传消息。众弟子都有些焦急,薛恶虎心乱如麻是不需说了,哪吒、黄天化这样性急的,已是颇有些按捺不住。而蓬上诸位真人自书信送出,却只是静坐等待,亦不交谈。便如赤精子烈火之性,道行天尊事关己身,这三日里也不曾露出半分焦躁。这份静气众弟子心中佩服,也各自收心敛性等候,只当是做功课。

      三日过去,燃灯道人不再等,命人将赵江带到蓬上,道:“我今问你,不为别者。你们布阵邀斗在先,却暗施手段擒拿阐教弟子,于理已是有亏。你若能打开地烈阵,放那弟子出来,前事可揭过不提。贫道做主放你回去,两方胜负阵中再定,如何?”

      赵江被符咒镇住,用不出道法,却不曾受伤,闻言冷冷一笑,道:“当日不说,等到今天才说,可见你们是先与闻兄他们商议过了。怎么?没人理会?”

      虽说阐截两教不同论辈,毕竟元始天尊与通天教主是同门师兄弟,他身为三代弟子,在燃灯道人与玉虚真人面前这样放肆言辞也是十分无礼了。

      燃灯道人并不动气,依旧淡声道:“这般与你们商量,不过为的公平斗法,两教莫要因此交恶。尔等修行也是不易,阐教道友不愿多伤人命,已经留了余地与你们。若不识时务,两阵见来,你也当知我等不是没有强行破阵的手段。”

      赵江在他淡淡目光之下,强撑的气势竟发作不出,脸色微微一白,随即又厉声道:“休道什么余地!我师兄弟同生共死,秦完师兄已折,我等九人绝无撤阵偷生之理。”

      他忽又冷笑道:“你以为我为何知你信去三日没有回应?便是因为日前被擒者换了别人,我在商营也不会答复。此战纵不能胜,也是不——死——不——休!”

      他字字顿挫,说到“休”字时,脸色骤然变成赤红,旋即转为青黑,红黑交替,瞬息之间已历九变。顶心原本镇压着他的符咒一阵颤动,光芒吞吐闪烁,颓然崩碎。

      广成子陡然变色,脱口道:“自爆!”

      来不及提醒,他说话的同时,袍袖一挥,押赵江上来的黄天化和雷震子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已被一阵风直推了出去。太乙真人右手一翻,一道灿烂光华当空罩下,已将赵江扣在了九龙神火罩之内。

      那赵江怀了必死之念,几日来等的就是他们防备最低的这一刻,骤起发难,不惜性命只求同归于尽。他最后一眼看到法宝落下也并不担心,如此近的距离,元神爆裂之力岂是区区法器挡得住的?

      然他不知太乙真人此宝非同小可,内中不以风刀冰箭伤人,却也非寻常火焰,罩中装的乃是一个混沌。万事万物皆由混沌生出,观之在掌,小如芥子,而人若入其中,则大而无边。九龙神火罩顾名思义,五行中才衍化出一道火,却已能将混沌内万物皆焚化殆尽。待得五行尽皆生成,这罩内就是一个世界,人入其中,生死变化就皆在主人一念之间了,实乃是太乙真人生平炼器绝顶之作。他右掌凌空虚按,法力操控之下,罩内混沌急速变化,单凭火行强行虚化出了一个世界,四极无尽铺展开来,瞬息万里,竟将元神爆裂之力尽皆容纳了下来。

      一场变故反手之间就被化于无形,阶下众弟子多半还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忽见薛恶虎一声不吭,身子直着就倒了下去,杨戬一惊,连忙抱住。瞬间已想到必是地烈阵中韩毒龙出了事,急转头去看道行天尊,却见所立之处早已没了人影。

      玉鼎真人道声:“我去。”闪身而出。

      广成子来不及拦,急唤道:“黄龙师弟!”

      黄龙真人应声也追了出去。

      不过片刻,就见道行天尊怀抱一人疾步回来,平置于地上,正是韩毒龙。众师兄弟连忙围过去,就见他双目紧闭,毫无知觉,苍白的脸上泛着微弱的青白光芒,明暗不定,竟不似活人模样。

      薛恶虎悠悠醒来,挣扎着扑到师兄身边,连声呼唤:“哥哥,哥哥……”眼泪直流下来。

      众弟子在旁,都有惨淡神色。杨戬见道行天尊只是站在旁边,不言不语,心中不禁一凉。复往旁边看去,师父玉鼎真人不知何时已回,右手提着斩仙剑,左腕却被黄龙真人扯着。

      赵江自爆元神,地烈阵崩落,商营自然也会知晓。看师父这样子,应该是跟拦阻道行天尊的人动了手,却被黄龙师伯拦了下来。

      黄龙真人看到韩毒龙,只是长叹一声,没有说话。

      薛恶虎满脸泪痕,也不拭去,转过身子,向道行天尊一头叩拜下去:“弟子想求师父一件事。”

      道行天尊向来端重谨言,便是此刻,神色也不见波动,只道:“说吧。”

      薛恶虎并不抬头,低声道:“弟子……弟子不能舍下哥哥,哥哥他一个人,就真的再不能醒过来了。师父的大恩今生怕是无法报答了,只求师父……师父能不能将我们种在金屋山?让弟子等能常伴师父左右。”

      他小小身子跪伏在地上不住颤抖,愈显得双肩单薄,分明还只是个孩子。眼泪一滴滴落在泥土里,艰涩的声音低低道:“师父,弟子等若有苏醒之日……还能再拜入您的门下吗?”

      道行天尊终于开口,道:“自然如此。”

      薛恶虎猛地抬头,露出欢喜之色。继而肃容,重新大拜八拜。又起身向几个师兄弟行了个礼,单对杨戬笑道:“谢谢杨大哥这些日子照顾我们。”

      杨戬越听越觉得不对,急道:“薛师弟……”

      薛恶虎转身往韩毒龙身上一扑,一阵青白光芒闪动,两人倏忽不见,地上只留下一堆道服。道行天尊慢慢走上去,拎起衣服,下面覆盖的是一对同根双生的白玉灵芝娃娃。

      他初遇到这对兄弟时,正有修道者欲采这灵芝入药。因看出它们已有灵识,那修道者仍不顾规矩强采,自是贪念作祟,于是出手拦了下来。灵芝旁原有守护灵兽已被杀死,若就放它们在此,迟早还是要被人采去。若是带走,道行天尊却不愿落人口舌,道自己也是贪图灵药。稍作考虑,便索性留在那里,一坐百年,直守到灵芝化形。这对娃娃感他救命之恩,更兼百年守护讲道之德,便求拜他为师。道行天尊见他们化形出来也只有三、四岁大,十分稚嫩,长起来怕也艰难,便没有拒绝。他以死去的一蛇一虎两只守护灵兽为这对灵芝娃娃取名,教他们为人之道首要不忘旧义。

      他向来刚峻肃重,对弟子也少假辞色。此番遣他们下山,乃是为了让他们也见识一下人世红尘,临行严嘱修道之人修心定性不可为七情所动。可就是这么教出来的两个孩子,一心念念不忘的,却只是要自己将他们种在金屋山上。但得允诺,便欢喜得连生死也不放在心上了。

      一片静默中,燃灯道人长叹一声,道:“截教之人既已决意不死不休,各位道友,不必再留手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