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3、第 83 章 ...
-
陈实略一想,又说:“其实,地也不必买那么多,刘家山那么高,鲜少会有什么人去,我们可以在山上利于耕种的地方都种上东西,即使那地我们没买,但是也不会有官府的人来找我们麻烦。虽然有点占山为王的意味。大概官府也知道,一般卖出去的山地,都会发生这种情况,只要不闹出什么事,官府是不会官的。”
小七想想也对,到时候陈实在那里安了一个家,自己要是不忙,也可以到山上去小住几日,也应了那句偷得浮生半日闲吧。买地的事都好办,在刘家山的山上盖房,还真是要费点脑筋,盖青砖瓦房的话,显然是不可能的。山那么高,上山的路又不宽敞,虽然房子只需盖上四五间就好。但是,那么多的青砖运上山,也是不可能的事,需要花上很大的人力、财力,算起来太不划算。土砖房也是不行的,刘家山的土都是山土,不比村里田畈里的稀泥,是制不成土砖的。两人商量来商量去,最后决定盖个木屋算了,小七开始时在旁出主意,盖个竹楼算了,但是被两人否决了,不是因为竹子不好运,而是因为竹子不如木房腐坏的时间久,再者,竹子建成的竹墙不会那么密合,风一刮,会有风透过缝隙吹进来,山风很大,而且,山高寒气重,热起来还好点,天冷了只怕也住不住人。虽然古话有句没有不透风的墙,但是到处透风的墙也是不行的。
所以最后,两人一致认为盖木屋比较好,取材也方便,先把树伐在那里,等树干后,就可以动手盖房子了。房子呢,小七决定还是盖个一字排开的平房,每间房都安一个独立朝外的房门,两间挨着的房子之间没有门可以相通,要去旁边的房间,必须得先出这间屋子的房门,才能走到下一间房的门口。房子下面吊上八十到一米高的脚,既通风又防潮,还能避免蛇虫鼠蚁爬进来。虽然地板的部分借不上地面,需要全部用木板代替,但是,那又有什么要紧,山里的人还怕没有木头?
小七想起,那排房子盖起来,已经是自己买了生机岭后第八年秋天的时候的事了。房子盖起来后,秋红就和陈实搬到了山上去住,还带去了一春和二夏,只留三秋和四冬给小七家里帮忙,这也是小七的意思,现在才刚搬去山上,许多的事都要人手,开荒种地要人,起个厨房、搭个茅房也要用人,一些需要男人力气才能干的了的活,总不能让秋红去干。其实,陈实说是搬上山里住了,可还是时常在山下小七家里住。一方面陈实想看见小七,村里人看陈实不上眼,陈实也不放在心上,好歹在山里刘家这个村子里生活了八年,有什么事早知道怎么去应对,怎么才对自己最好。还有一方面是因为制衣坊的事,隔不了几天就要和小七一起跑上一趟。
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秋天也因此是个让人们高兴的季节,不只是秋高气爽、满园飘香,还因为农忙过后,闲下来的人们,就开始谈婚论嫁起来。这个秋天对小七来说,更是个不同以往任何一个的秋天,因为刘武要成亲了,自己穿越过来得到的这个大弟就要长大成人了,结婚后马厩是一个成难男子了,得有担当、有责任了。
喜宴不止在村里摆了,小七还在榕城里,刘武当过学徒的张记酒楼里摆了一天,这喜事让刘武笑的合不拢嘴,让刘小吃撑了肚子,跑了几天的茅房。却也让几个人有许多欢喜也有许多忧愁,第一个就是小七,看着小自己四、五岁的弟弟也成了家,自己还是一个人,喜宴上难免会有些人对小七指指点点、议论纷纷,无非是什么这家的大哥是不是有什么男人不好说的身体上的毛病啊,那个说,听说是个不正经的人,早上十年的时候,就听说喜欢寻花问柳的,是正经人家的姑娘不敢嫁吧。什么议论都有,但在小七一看过去时,那些人纷纷闭了嘴。小七笑了笑,虽然笑了,却难免有些落寞,看在那些人眼中,指不定又传出什么话,小七不在乎这些,只是见刘武都成了家,自己也快三十的人了,人生都快过了一半,自己什么时候才能找到、抓住那个和自己共度一生的人。小七想到了陈实,却赶紧摇了摇头,这个陈实不可能是那个人,先不说陈实的年纪轻,许多事还没看明白,拿不定主意,对自己是一时的意乱情迷,还是慕孺之情。即使陈实能下定决心跟自己好了,自己又能不顾秋红的感受,去跟陈实在一起?放在前世那个年代,如果是个不认识他父母的男孩,小七有可能不顾那个男孩父母的反对,执意跟人好了。但这是在古代,在这个自己认识了差不多十年的秋红面前,还真是做不到不管秋红的感受,不能不去为秋红想,秋红的一生过的并不快乐,现在的身份是整个榕城的人都知道的,只怕难以找到可以托付终身的男人。而秋红只有陈实这么严格儿子,难道老了,还要给自己和陈实让她不快乐的人生更加不快乐吗?
小七有时真想不管不顾,只管自己怎么想,怎么开心就怎么办。但人活在世,哪能不想,哪能不管不顾的,如果真那样了,那还能算是一个人吗?自私、贪婪、心狠、恶毒,只求自己高兴,不管别人死活的人,自己真能做到吗?小七知道答案,很肯定,不能,如果能,自己就不会见到刘武成家会有点小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