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0、第 30 章 ...

  •   十月初,稻子也开始黄了。有些早些的人家已经开始在收。小七去看了下,心里忍不住的哀号。稻子都是割了一把一把,在木槽里用力的敲打,把谷子甩进木槽内。木槽是个二、三米长宽的正方形,木头做成的容器。
      小七回家找了找,家里好象也没有这个东西。村长刘长天三兄弟家早已把门前晒稻谷的泥场压好了,是给场里浇上水,等泥土湿润、松软了,就牵来牛,在牛背上套上个木头架子,架子中间是个沉重的大石滚。人在前面拉,牵着牛在泥场上不停的绕圈子走,走上一上午,或是一下午,就把泥场压平了。就可以晒稻谷了。不会象小七家门前一样,全是平时人为的,或者牛蹄踩出来的凹痕。晒不得稻谷,一摊开晒就全掉进了凹痕里,收也收不起来。
      这会儿,村长刘长天家正在收稻谷。山里田不多,收起来虽然因为收稻工具太落后而拖慢了进度。但是,小七家在最后,还是可以用村长家的。长生、长庆两家门前都压好了泥场,长生家也有一个木槽,所以也不用轮着来用。
      看着村长家这几天忙,小七也去田里帮忙,收割稻子。甩稻子就交给刘长天夫妇甩。小七和刘武用镰刀割,村长家也买了几把镰刀,这会儿用了才知道轻快好用。直夸小七有个好脑袋,记得住书上的偶然看到的东西。
      村长的孩子稍小,就帮忙把小七、刘武割好的稻子抱过去给刘长天夫妇甩。刘小就在家里刘长天门前,场边的树荫下看鸡、看鸟。辛苦种来的稻子,不能让鸡和麻雀来糟蹋了。这两种家禽和飞鸟特别喜欢来偷吃泥场上晒干的稻谷,没人去赶它们,能把肚子吃撑了。所以,收起稻子时,各家都会让家里最小,没什么劳动力的孩子去赶鸡和麻雀。
      中午回来,小七三兄弟就在村长家里吃饭。山里刘家的人都好,请人帮忙就管个饭菜,也不用太好,量多,够吃就好。农活太累,消化的太快,吃的自然就多。小七很喜欢吃饭桌上的番茄鸡蛋汤,热起来喝汤能去暑,还能润肤。太阳太毒,整天在太阳下,皮肤很容易晒伤。虽然都是长衣长裤的,还戴了竹笠。长衣长裤没有短袖凉快。但为了自己的身体好,还是忍受一下比较好。忍热比忍痛好。太阳晒伤会很痛,而且收稻子,直接碰上手上腿上的皮肤会很痒的。
      喝着蛋汤,小七就想起一件趣事,忍不住就讲了出来;‘长伯,长婶,你们知道吗?在离我们很远的一个叫河南的地方。现在我也不知道那个地方叫啥名了。反正也是书上看见的’
      小七心想确实是书上的地名,只不过是自己前世的书上有河南省。‘那个地方红、白事请客吃饭时,酒席上最后就上这么一道汤。当地人知道上完这道汤之后,就不会再有别的菜上桌了。久而久之,当地人就给这道汤取了个有意思的名字,长伯、长婶,你们知道是个啥名吗?’
      长伯边吃边回;‘小七啊,我们这个地方的好多事,我都弄不明白,哪里知道是咋个名字哟。’长婶停下筷子,猜测的问;‘红蛋汤?’小七听了就笑了;‘是滚蛋汤,吃了就可以滚蛋了的意思,哈哈。’
      一时间,一桌子的人大笑,长婶边笑边说;‘哪能叫这么个名字,也太难听了。我猜是西红柿蛋花汤就给想了个红蛋汤。怎么就长了滚蛋汤了呢?哎,小七啊,我们家做的可是红蛋汤啊,要滚也得等到晚上吃了晚饭,你们三兄弟才滚回去睡觉吧。’
      小七前世没干过什么农活。但这个身体却早已适应了干粗重的农活。但饶是如此,头一天下来,小七还是觉得浑身都难受。小小爬上床就给小七捶捏起来,小孩子白天就看个鸡,确实不累,给自己捶捏几下也好。
      等到小七家收稻子了,小七要开始甩稻谷了,一下一下用力的敲打禾杆上的稻粒。一甩一敲就是一天,回来人都累的好象全身要散架。躺下都不想爬起来了。就这两亩田还请了长天伯一家子来帮忙,也收了四、五天呢。收回来,又放在长天伯家的场里晒。
      稻子是一点一点的收回来了,可也不知道有多少是自己的。每亩还得一、二百斤的朝廷税收。小七这才想念前世分田到户的好啊。出生那些年,田也是要交国家粮的,但那时田里,有肥料撒,什么尿素、碳安的。又有农药除虫,产量也高了。税收的比率也没这么高啊,还可以种两季。有技术人员培育出来的早稻种、晚稻种、杂交水稻。哪象现在只有一季,还差不多收了一半的朝廷税收。国家王朝养了那么多皇室,那么多的官员,那么多边关的将士。而这些人都不栽一稻一秧的。靠的全是这沉重的税收。前世时,到后来,田不仅不收税,而且种田每亩还有补贴,发钱给你,和现在差了真可谓十万八千里。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