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1章 ...

  •   和珅做官记录:
    25岁,十一月,擢御前侍卫(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国家安全部的官员、国家领导人的贴身保镖),授正蓝旗满洲副都统(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北京军区副司令)。这是两个正二品的官职。
    26岁:军机大臣,相当于国防部长
    内务府总管,相当于□□办公厅,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
    27岁,六月,转户部左侍郎,并兼署吏部右侍郎。吏部,主管官员的考核和选拔,相当于人事部和组织部。
    28岁:户部尚书,相当财政部部长
    御前大臣,相当于□□副总理
    理藩院尚书。清朝的时候没有外交,他把所有的少数民族来朝,外国人来都归一个机构管,凡是从陆路过来的都归一个机构管,理藩院。理藩院尚书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叫民族事务部长兼外交部长。
    29岁:兵部尚书,相当于军队的四总部部长
    32岁:吏部尚书,吏部尚书,“吏”就是官,管理官的那个部的尚书,相当于人事部长,组织部长。
    从26岁到32岁,几十个官,几十个部门的第一把手,都归和珅一人。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31岁,四月,以钦差大臣身份前往甘肃平乱。
    同年十一月,兼署兵部尚书(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解放军四总部部长)。
    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32岁,八月,加太子太保衔。
    同年十月,任经筵讲官。
    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33岁,六月,赏戴双眼花翎。
    同年十月,任国史馆正总裁。
    同年十一月,任文渊阁提举阁事。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34岁,三月,调补正白旗满洲都统。
    同年四月,任清字经馆总裁。
    同年七月,再予轻车都尉世职,旋调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兼管户部。
    同年九月,因平回部叛乱有功,封一等男。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35岁,闰七月,授文华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事。大学士是唐朝的时候开始设立的,最初由宰相兼领。分书法、绘画、音乐、舞蹈四个馆,大学士的主要职责是陪着皇帝练习书法、欣赏绘画、欣赏音乐、协助编练舞蹈等。明朝的时候以儒臣为殿阁大学士,大学士成为内阁长官,负责起草诏令、批答奏章,成为事实上的宰相。清代的大学士是荣誉官职。专以三殿(保和、文华、武英),三阁(文渊、体仁、东阁)为名称,满汉各2人;协办大学士满汉各1人。这36人均为文臣中的最高官位,汉人非翰林出身不授此官(除少数例外)。和珅担任的就是三殿大学士中的文华殿大学士。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38岁,二月,封三等忠襄伯,并赏用紫怼?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39岁,四月,任殿试读卷官;五月,任教习庶吉士
    —*—*—*—
    和珅(hexen满语原意为绸缎的边)(1746年5月28日-1799年2月22日,即乾隆十一年—嘉庆四年正月十八日),钮祜禄氏(满语原意为狼),字致斋,原名善保,满洲正红旗人,中国历史上有史可考的第一巨贪,清高宗乾隆皇帝时代的权相、宠臣,以巨贪而闻名;《亚洲华尔街日报》2001年4月选出“世界近千年最富有五十人榜”,和珅名列六位华人之首。
    —*—*—*—
    【御前侍卫 - 基本简介】
    康熙时特设御前大臣和、御前侍卫、乾清门侍卫职务,没有固定的员额和等级限制,由皇帝亲自选授。这些人基本主满洲、蒙古王公勋戚子弟、宗室子弟及主皇帝所赏识的侍卫中擢其优者。
    御前侍卫、乾清门侍卫不归领侍卫内大臣管辖,均归御前大臣管理。御前大臣真实均由勋臣和军机大臣充任。自乾隆朝任命蒙古科尔沁贝子札尔丰阿兼任后,经常由满蒙古亲贵王公兼任。此外,还设有“御前行走”、“乾清门行走”的职务,也属于侍卫制度中的一部分。
    虽说是一种虚衔,但“行走”带有“见习”、“预备”之意,赏此衔者,可与御前侍卫、乾清门侍卫一样,成为内廷近御之臣,并经常奉差、执事。
    如乾隆四十年赏给乾清门行走的有贝勒永福、贝子弘午;道光七年赏乾清门行走的有贝勒奕纶;光绪十五年赏御前行走的有载濂、载泖、载漪、载泽等。因此,御前侍卫、御前行走、乾清门侍卫、乾清门行走等作为一种不固定的侍卫制度,因其接近皇帝,对于王公大臣来说,意义是无比重要的。
    【御前侍卫 - 侍卫机构】
    -----皇帝御赐
    作为常备的侍卫机构——侍卫处,曾改称“领侍卫府”,负责统领侍卫、亲军。其管理人员有:
    领侍卫内大臣——正一品,六人,上三旗中每旗各二人担任。其职责是挑选侍卫、亲军,训练弓马骑射等技艺,侍卫的考核升降,日常的宿卫值班,朝会、御门听焉得地列侍,皇帝出巡时随扈守卫等等。领侍卫内大臣均由皇帝直接钦选,通常由内大臣、散秩大臣及满洲都统、大学士、尚书、将军中选授。
    内大臣——从一品,六人,上三旗中每旗各二人担任。辅佐领侍卫内大臣掌率侍卫亲军,一般由散秩大臣、都统、前锋统领、护军统领内选任。
    散秩大臣——从二品,食三品俸,没有员额限制。也是领侍卫内大臣的副手之一。其职多由皇帝特恩补授。如康熙七年,历蒙古额驸英吉德立、贝勒巴克在开国之初蒙古各部尚未归附之前投奔后金,入满洲八旗,因此,令此二人的后裔常有人担任散秩大臣,不使间断;雍正十年,其族阿齐图任散秩大臣时因事革职,雍正帝特地指出康熙时的恩旨,令其族中的担任奏事侍卫的宝德和安褚库均授为散秩大臣。
    可见,散秩大臣一职是皇帝除封爵外封赏功臣的一个手段,许多开国元勋的后裔都代代有人担任散秩大臣一职。另外,散秩大臣也是宗室镇国公、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宗室一等侍卫及公、侯、伯、子、男等世爵人员出职的一个出路,这些人授职之妆,经常就授予散秩大臣或署散秩大臣之职。
    【御前侍卫 - 品级及编制】
    一等侍卫——也称“头等侍卫”,正三品,60人;
    二等侍卫——正四品,150人;
    三等侍卫——正五品,270人;
    蓝翎侍卫——正六品,90人。
    御前侍卫 - 待遇优厚
    黄马褂-----御前侍卫标志黄马褂-----御前侍卫标志
    御前侍卫自然享受与别的侍卫不同的待遇。在清朝的侍卫官中,有御前侍卫、乾清门侍卫、大门侍卫等,其中以内廷侍卫(御前侍卫及乾清门侍卫,后者可视为御前侍卫的一种延伸)待遇最高。御前侍卫的服饰是其特殊地位的标志。花翎与黄马褂是宫中侍卫的标志,其目的是壮军容,别近侍,属于特殊的政治待遇,以示天子近侍与其他官员的区别。在清初,戴翎是内廷侍卫的标志。内大臣至三等侍卫带一眼花翎,蓝翎侍卫戴蓝翎。
    清朝前期,如不任内廷侍卫职务者不许戴花翎。因此很多人将花翎视作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如施琅平台后愿意以侯爵换花翎被兵部拒绝,康熙因为他的战功和对皇帝的忠心才格外恩宠赐了花翎。用世袭侯爵换花翎可见其尊贵。花翎如没非皇帝特恩赏戴者,即使是亲、郡王也不准擅自戴用。乾隆后期开始八旗驻防将军等也被准戴花翎后才将戴翎的范围逐渐扩大。黄马褂即明黄行褂。明黄是帝王专用的颜色,严禁其他人使用,即使贵为亲王,也只准用杏黄。像大臣被赏穿黄马褂是一种相当难得的殊荣。侍卫以天子侍从身份而得以使用,也是一种特殊的政治待遇。
    清朝时对服饰的穿用有严格的规定。但侍卫却可以享受到一些特殊的待遇。如四品官以下不得用端罩,武三品以下不得用绿貂朝衣,武官五品以下不得用朝珠,但以上规定对侍卫官除外。
    作为御前侍卫,在生活待遇也有优厚待遇,除本身俸禄外,还有各种形式的补贴和恩赏,如帝后寿诞或扈从出行的话,还有相当多的赏赐。
    还有更重要的是侍卫的升迁调补途径比其他人员要宽得多。许多侍卫出将入相,出了相当多的权臣、重臣,这也是其他朝代所没有的现象。御前侍卫从一等至蓝翎四个等级,从正三品至正六品。侍卫初选时便是三等或蓝翎侍卫,为五、六品的品级,属中级官员。侍卫除了在侍卫内部升级外,外转的途径比较多,如可以一等侍卫可以补为副都统(正二品)、陵寝总管、八旗察哈尔游牧总管,二等侍卫可以补参领(正三品)、陵寝翼领、协领(从三品),二、三等、蓝翎侍卫还可以外放为城守尉(正三品)、防守尉(正四品)、驻防佐领(正四品)。另外补授绿营武职也是侍卫的另一条升迁之路。最初御前侍卫用为绿营官的目的是为了将侍卫中的平常迟钝之人淘汰出去,到了乾隆时期,不仅是为了解决侍卫的出路,还为了加强京畿重地的保卫,将侍卫补放至山西、直隶沿边地方任职。御前侍卫保送到绿营任职俱加一等用,如一等侍卫用为从二品副将,二等侍卫用正三品参将或从三品游击,三等侍卫用正四品都司,蓝翎侍卫用正五品守备。由于侍卫保送营官即官升一级,升迁较快,成为侍卫平步青云的另一途径。但武进士侍卫外放绿营时与八旗侍卫升迁是不一样的,如武进士侍卫一等侍卫用参将,二等用游击等,也八旗侍卫待遇稍低。
    另外侍卫还可以改任文职,这也是优待的一种方式。一般来说汉官文武互改是相当难的。侍卫改文职者多为勋贵子弟,因此侍卫改文职成为勋贵子弟进入政界核心的捷径。
    正是因为侍卫制度的特殊性的优厚待遇,成为满洲贵族官僚子弟不必通过考试而获得高官厚禄的一条终南捷径。御前侍卫靠近皇帝,职位清高,升迁容易,由侍卫出身而致卿相的,在清代占有很大比例,如扈尔汉、博尔晋、明珠、索额图、索尼、隆科多、和珅、肃顺等。 [2]
    御前侍卫 - 重要作用
    御前侍卫御前侍卫
    努尔哈赤开国时期,宫中未设专门机构来统辖众侍卫。他们奉调入宫当差,随侍汗王,由一位大臣统领。遇随军出征或升任外调,则仍要归属原隶旗籍、牛录之下。皇太极继位之后,宫中侍卫制有了发展,逐渐形成一支稳定独立的侍卫队伍。至天聪、崇德年间,宫中出现了专门统领和管理侍卫的官员,这就是太宗时期出现的“内大臣”。
    改元崇德后,随着朝廷官制逐步建立,内大臣一职已基本确立,并多半来自于满蒙王公勋臣和宗室贵戚子弟。内大臣的主要职责是统领宫中侍卫,随时应差御前。
    在清皇太极执政时期,宫中侍卫来源基本因袭太祖朝所定。皇太极自己曾说过:“朕侍卫四十员,乃太祖在时免役者。或叔伯兄弟之子,或蒙古贝子之子,或官员之子,或朕包衣之子,皆非应役之人”。强调“非应役之人”是因为侍卫有免差徭特权,如以应役之人充任,则增免役人数。在当时国家兵源紧张的情况下,以免役者充任侍卫,可减免役人数,也可起到表率作用,减轻国家负担。
    在皇太极的侍卫中,相当多的是功臣勋旧子弟,也有一定数量的蒙古王公中子弟,皇太极继位后,出于政治、军事上的需要,更加重视联盟各部蒙古势力。为增加对蒙古上层势力的控制,封授了部分蒙古王公贵族子弟入宫为侍卫或内大臣。对于这些人,皇太极厚加恩宠,偶有失误者常常不究其过错。如科尔沁蒙古明安贝勒之子、额驸多尔泽,天聪年间因酒醉,犯有“御前露刃者二次”等罪状,皇太极并未深究,均予宽免,后仍授其内大臣之职。
    对于人品出众、武艺超群的蒙古勇士,皇太极也往往予以重用,授予侍卫之职。天聪六年正月,皇太极与蒙古王公在三洼会盟时,三位蒙古力士——门都、特木德赫、杜尔麻表现出色,皇太极甚为高兴,亲自赏赐他们三位,予以封号和实物,并授其中最勇者门都为近御侍卫。天聪八年正月,皇太极召满洲、蒙古诸贝勒入宫看戏、筵宴。宴毕,以科尔沁部土谢图济农属人巴珠泰“在汗与贝勒前巧于嬉戏,言谈得体”,命赏缎布等物,赐“都喇儿达尔汉侍卫名号”,并令巴珠泰可随意往来国中众贝勒家中。
    皇太极即位后,为了提高自己地位,将自己掌握的两白旗改为两黄旗,分别为左、右翼之首,也成为后来形成上三旗的渊源。除了宗室,勋旧、蒙古王公的子弟任侍卫外,其余侍卫来自皇太极亲自掌握的两黄旗。例如:开国著名将领希尔根侍卫,即来自满洲正黄旗。
    皇太极改元崇德后,随着政治体制的逐渐完善,皇帝与诸王贝勒的侍卫有了明显区别。在当时的文件中明确区分:“汗之一、二、三等侍卫”和“诸王之一、二、三等侍卫”等。同时,皇帝侍卫的等级高于诸王贝勒侍卫的等级,即“汗之二等侍卫”与“诸王贝勒一等侍卫”享受同样待遇,而“汗之三等侍卫”则与“诸王贝勒二等侍卫”待遇相同。清入关后,还在名称上进一步做了修订。诸王贝勒的侍从武官改称“护卫”。在康熙、乾隆时期重修太祖、太宗朝实录时,将入关前诸王贝勒之“虾”,改写为“护卫”。此后,侍卫完全成为皇帝的武装侍从官员的专用名称,并沿用至清末。
    【康熙的御前一等侍卫】
    ----索额图康熙的御前一等侍卫----索额图
    索额图,早年是中国清代康熙的御前一等侍卫大臣。满洲正黄旗人,赫舍里氏。辅政大臣索尼之子,康熙皇后叔父。初任侍卫。康熙八年(1669)至四十年,先后任国史院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议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等职,曾参与许多重大的政治决策和活动。康熙帝继位之初,鳌拜擅权,索额图辅佐计擒鳌拜,并将其党羽一网打尽,故深受信任。
    康熙二十七年,索额图被任为钦差大臣,率领清廷使团前往色楞格斯克,与俄方代表会谈两国边界问题。但由于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进攻喀尔喀蒙古 ,道路被阻,不得不半途折回。次年,俄国提议以尼布楚为谈判地点,索额图仍为谈判使团首席代表,率使团至尼布楚与俄方代表F.A.戈洛文谈判。在谈判中,索额图阐明黑龙江流域属于中国的原委,驳斥俄方提出以黑龙江或雅克萨为界的无理要求。双方终于在对等谈判的基础上签订了第一个中俄条约——《尼布楚条约》,确定以额尔古纳河、格尔必齐河、外兴安岭至海为中俄东段边界。索额图先后两次参加平定准噶尔之役。康熙四十年以年老休致。后在清朝宫廷斗争中依附皇太子胤礽。四十二年,以“议论国事,结党妄行”的罪名交宗人府拘禁,不久死于禁所。
    明珠,字端范,纳喇氏,满洲正黄旗人,叶赫贝勒金台石孙。父尼雅哈,当太祖灭叶赫,来降,授佐领。明珠自侍卫授銮仪卫治仪正,迁内务府郎中。康熙三年,擢总管。五年,授弘文院学士。七年,命阅淮、扬河工,议复兴化白驹场旧闸,凿黄河北岸引河。旋授刑部尚书。改都察院左都御史,充经筵讲官。十一年,迁兵部尚书。十二年,上幸南苑,阅八旗甲兵于晾鹰台。明珠先布条教使练习之,及期,军容整肃,上嘉其能,因着为令。
    —*—*—*—
    还好是架空世界,不然年龄差距真让人纠结啊……远目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