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5、第三章.高中生活就这么开始了(21) ...
-
No.30
“谁呢?”
吃饭的时候,断抈一直琢磨着这个问题,他想不出来刚才在□□上给他发来信息的会是谁。
饭吃得很快,并不是断抈惦记着上面的那事儿,而是今天断抈妈心情不佳,唯一炒得那盘子“京酱肉丝”被搞得象老北京炸酱面似的。
“啊呦!我怎么把这个都给忘了!我说怎么有这么多人加了我呢!原来都是新的同学啊!”吃饱喝足的断抈坐回到了电脑前,他拍着自己的大腿,忽然想起了自己那天在网吧里管左军要□□号的这码子事情。
那天他要来□□号,就给新的班级在□□上建立了个“群”。
“□□号码在这个群里都能查到,难怪有这么多人加了我呢,晕!”一向喜欢自语的断抈继续地叨唠着,“哪去了?”
晚饭过后,□□上的在线人数已经比原来少了许多,那个叫“空白”的也已经下了线。
断抈在自己的□□里查找着“空白”的这个昵称。
“这儿呢!”
鼠标定格在了一个女孩的□□头像上,断抈单击了鼠标的右键,在“查看资料”的这个选项上轻按了一下。
“姓名:XDY,年龄:16,毕业学校;X校...”
“XDY?”断抈在嘴里读着,“这应该是个名字的拼音简写吧?以前同我一个学校,现在又和我一个班,会是谁呢?”断抈脑子里过电影一样地重复着很多人的名字。
“靠!X是萧的拼音首字母,D是断,而Y是抈!这个人难道写的是我的名字?!”断抈一副抓狂的样子,恶狠狠地想着是谁在搞这样无聊的恶作剧。
可平静了一会儿的他又否定了这个想法,因为除了性别处的那个“女”外,这份介绍里还有许多很女性化的东西,就象是“看见阳光就微笑”、“美丽”、“圣母”一类的词汇,并不象是有意恶搞而填成的。
“抈抈?”屋子里传来了断抈妈的呼唤声。
“干吗呀?”断抈没有抬起头,而是仍旧紧盯着那份让他皱眉的□□“个人资料”,仿佛再看一眼就能猜出个究竟来似的。
“吃完饭就玩电脑啊?!帮妈妈收拾收拾屋子,一会儿你薛阿姨还来咱们家呢!啊呦,你瞧你屋子里这叫这个乱!”断抈妈推开了儿子的屋门,不间断地发着那永远也发不完的牢骚。
“知道了,知道了啊!一会儿谁来咱们家?”断抈随口应着,好象是在拖延着自己能坐在电脑前的时间。
“就是我原来的那个同学,她儿子比你小一年的,那个薛...”
断抈妈嘴里的“阿姨”两个字还没说完,就见断抈拍了下自己的大腿,那样子好象是突然在中国的地图上发现了“东京”一样。
“薛丹洋!她的名字拆成拼音,首字母也是XDY!我刚才怎么没想到啊!”断抈兴奋地叫了起来。
“什么薛丹洋?你薛阿姨不叫这个名字啊!你说什么呢?”断抈妈满脸疑惑地看着自己的儿子。
“没事儿,没事儿。我一会儿帮您拖地,您忙您的去吧!”断抈站起身儿,猜到了这个名字显然让他感觉到高兴,他的手搭在断抈妈的肩膀上,一步步地迈向了自己屋的房门。
“咣”,门刚关好,断抈又坐回到电脑前的椅子上。
“薛丹洋”,断抈在心里暗念着这个名字。
说实话,断抈并不大善于与女生交往,可能是出于害羞,也可能是其他的原因,反正能与他说上话的女生,大都是教室里的座位靠近于断抈,或者是性格极其开朗的。
断抈坐在显示器屏幕前想了半天,才模模糊糊地忆起了一张并不算俊俏的脸;断抈又费了半天的劲儿,才把这张脸上的鼻子和眼睛在脑海中摆正了角度和位置。
“她原来也是X校的?怎么好象没见过似的?就算是X校毕业的,又会是哪个班的呢?”
带着这样那样的问题,疲倦的断抈在被断抈妈逼着拖过了地板后,死死地躺在了床上,“呼噜”了过去。
No.31
“你好啊,原来在X校时你是哪个班的?”
周日再上□□的时候,断抈看到丹洋那发亮的□□头像,别主动打了招呼过去。
“呵呵,我在7班的,我知道你是10班的,对吧?”丹洋看样子很高兴,在□□回复的信息中还加了个微笑的表情。
“恩,你怎么知道的?”正忙着敲打键盘的断抈有些惊讶。
“我当然知道啦,我是谁啊!呵呵~”
“哦,肯定是你认识些我以前的同学吧?然后才听起了他们说我,猜得没错吧?”
“恩,的确认识一个。”
“那在我们原来的那个班里你认识谁呢?”断抈套着近乎。
“一个叫孙羽的。”
“哈哈!”听到了孙羽这个熟悉的名字,断抈在心里叫出了声儿,孙羽就是“孙明”的原名。
“呵呵,是‘孙明’啊!”断抈把信息回复了过去。
“恩,就是他。我也听别人这么叫过他呢,感觉还挺贴切的。”
“那当然了,我哥们儿起的外号还能有错?”断抈在电脑显示屏得意地笑了起来。
“呵呵,那时侯在X校里,老看到你们在一起。”
“哈,那自然。还认识谁呢?”断抈很想再多听到几个老熟人的名字,趁着兴奋劲儿还没过去,就又立即问了起来。
“除了他和你就没别人了...”
丹洋的答案弄得断抈有些失望。
“这女孩儿还挺会打马虎眼儿,”断抈在心里暗暗地盘算着,“别的班里认识‘孙明’的女生,多数是喜欢他,或者对他有那么点意思的;她在认识的人里加上了自己,就很容易地避开了一些自己可能会去问的问题。”
“真聪明,真聪明!”断抈被自己那套想法弄得暗暗为丹洋赞叹了起来。
“咋认识的啊?呵呵,要是有隐私性的内容就甭回答了啊。”顽皮的断抈仍旧不死心,尽管他并不是有多想知道这个答案。
“那时候和他在一起补课嘛,就是知道他是你们班的,不记得和他说过话。也算不上是真认识啦。”丹洋回复断抈的□□信息。
“哦。”断抈突然发现自己有些过分的热情。
他在觉得就要无话可说的情况下,通常就以一个“哦”字做结束;
虽然有时别人看上去会觉得有些冷漠,但他也只是想避免那种无话可说或无话找话说时的尴尬,况且他这还是第一次与人家聊天,不想给人家弄一个很贫嘴的印象。
就是这种想法,让断抈站起了身儿,自顾自地去厨房冲泡咖啡了。
“咖啡”不同“吗啡”,对断抈的吸引仅仅是润润喉咙,当他再依次回到电脑显示屏前,与丹洋的聊天界面上已经铺天盖地地占满了问号。
“你在我们班认识谁呢?”
“怎么不理我了呢?”
“喂,没出什么问题吧?我打120、999了啊?”
......
看到了这些信息,断抈竟“呵呵”的乐了起来,手指上便加快了敲击键盘的速度。
“没事儿啦,您可够‘关心’我的啊!呵,刚才冲咖啡去了。”
“哦哦哦,那你在我们7班里,有你认识的人不?”
“还真没...”断抈把所有在X校认识的人过了遍脑子。
丹洋似乎是有些失望,起码断抈是这么认为的,隔了大约一分钟左右,丹洋回复的□□信息才姗姗来迟。
断抈的显示器上也出现了一个“哦”字。
其实断抈不认识丹洋班里头的人也不能全怪罪于断抈本身,因为在X校时,他们的那个年级里统共有18个班,被排为了A、B两个组,也就是说,前9个班属于所谓的“A”组,而后9个班统归于“B”组。
虽然说丹洋的7班和断抈的10班,在班号上只隔了区区的两个班级而已,但在实际的生活中,毕竟属于了两个不同的组别,任课的老师和教室所在的楼层终究是不会一样的。
虽然这样,但断抈在之后与丹洋的闲聊过程中,仍然是找到了不少的共同语言,除了在X校时的一些趣事儿外,XY校的这个高一(6)班也成为了两个人共同的话题。
也许是处于这种似乎是缘分的相聚,嘻嘻笑笑之间,断抈对这个同样毕业于X校的女孩产生了不错的印象。
不知不觉间,断抈家屋子里的挂钟已经指向了11这个数字。
“就手春捂秋冻吧,可今天真的挺冷的,注意保暖哦!先去睡觉了,好梦,88~”
“恩,88”
断抈同丹洋之间的第一次聊天就在丹洋那温馨的提醒中结束了。
如果不算上与过去几位女班主任之间的“谈心”,这次聊天或许是断抈与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异性所单独相处的最长时间了;
尽管是在网上,尽管他们之间可能数十甚至近百公里的路程,可一向对同龄的异性有些害羞似的断抈还是觉得满新奇的。
毕竟毕业于同一所学校,而又在一个新环境里熟识起来的两个人,在这个社会里,还不算多。
No.32
“我在X校的时候怎么没记得见过她啊?”
第二天一来多学校,断抈便兴致勃勃地对左军念叨了起周末的经历。
“哦,你现在不就见着了嘛!”左军很冷淡地回答。
“怎么了你?不高兴?还是心烦?”断抈听出了左军语气里的冷漠。
“没有啦,以前你不是还说什么有个X校毕业的给你发过短信吗?应该是她吧?跟人家去好好聊聊。”左军依旧面无表情。
“得了吧,什么时候她给我发过短信啊?报道的时候我的手机不就被大孙默收了嘛!那个时候还都不认识呢,哪会发什么短信。”断抈悻悻地说,似乎他仍旧对手机被默收这件事情感到十分的不满。
故事说到这里,我这个讲故事的不得不提一下断抈这个“健忘”的毛病,那天在大孙默收他的手机前,确实有个陌生的人给他发过了短信,只是他早不记得了。
其实也不能全怪他,毕竟基因是父母给的,而且我们的断抈也似乎并不大喜欢去记住那些在别人看来是很特别或很有意思的事情。
直到很多很多个月以后,断抈才知道,或者说断抈才依稀的回想起来,确实有那么个陌生的号码给他发来过两条短信,而那个人,也确实就是薛丹洋。
左军听到了断抈这么说,也就没有再去否认或者提醒断抈什么。
也就在这个时候,上课的铃声“铃铃铃”地敲响了起来,断抈很自觉的闭上了嘴,乖乖地去履行他那套喊“起立”、“坐下”、“老师好”的任务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