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3、第三章.高中生活就这么开始了(19) ...
-
No.28
“啊呦妈呦,累死我了今天!”断抈大声地对着刚进门的断抈妈感叹着。
“怎么了儿子?”断抈妈扔掉了手提包,就走进了厨房,系上了围裙。
“今天我们体育课上,老师让我们多跑了三圈呢!等于这一天我们跑了3公里还多!”
“为什么啊?跑这么多圈?”断抈妈边洗着菜,边从厨房里探出头来,心疼地看着躺在沙发上的自己儿子。
“闲得呗!”断抈回想起来几乎整个班的人,一同欺负周义的这件事情,他没有再继续说下去,而是随便地搭了句:“吃什么啊?”
“吃吃吃吃吃!就知道吃!跑8圈一点儿都不冤枉你!”断抈妈好象是被触碰到了哪跟敏感的神经,手底下加快了切菜的速度,使躺在屋子里的断抈都能听到厨房里切菜刀和案板相撞击的声音。
不一会儿,屋子里就弥漫出了葱丝和姜沫这些辅料的味道。
断抈看了看表,离平常开饭的时间还早得很,就打开了身旁的电脑,想用这种方式来趋散或者说是转移一些肚子中的饥饿感。
“哒啦哒”
电脑的主机启动了起来,在自检硬盘的时候,依旧是这种怪异的声音。
“老了,老了。”断抈冲着自己这台已经用了五个年头的电脑感叹着。
这是台号称“大厂出品”的电脑,上面印着的是“DIY”三个英文的字母,是断抈爸在断抈还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为他所购置的;
据卖电脑的人说,“DIY”这个品牌遍及了世界的每个角落,断抈那时侯还不相信,问那个卖电脑的,“非洲有的地方那么落后,也有‘DIY’这个品牌?”当时那个卖电脑的非常自信而且还万分肯定地对断抈说了声“有!”。
后来的断抈才知道,原来就算是自己往土地上撒泡尿,这也能算得是“DIY”的产品。
“Do It Yourself”是“DIY”的全称,意思是“自己动手做!”
那时候,电脑的普及程度远没有象今天的这样发达,整个小区平均下来,能核算到每20家有一台,就已经算得上是值得庆贺的事儿了。
所以这台电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在断抈家里就象是个宝贝。
它放在了断抈爸妈天天打扫的卧室里,跟神象一样似的供着,摸它得洗手,用它得除尘,使用完了还得很麻烦地给显示器套上防尘罩一类的东西。总之,给人一种买了电脑还要配个保姆似的感觉。
其实保护的这么细心,也都是断抈妈从报纸上看来或者从邻居的大妈嘴里听来的;现在想想,完全没有必要,毕竟电脑这种事物,已经没有了原来的精贵。那些报纸上介绍的“保护台式电脑”的内容,只是为了填充凑不满的版块;而“大妈”们嘴里的话,只是为了找回些心里平衡,让你有了电脑却不敢使用罢了。
如果那时侯的断抈妈,看到了断抈象现在这样用电脑的话,非疯掉不可。
电脑的显示器和主机早在断抈刚上初中的时候,就已经从那一尘不染的卧室,被搬到了几乎等于客厅的断抈的房间。
这间“客厅”,啊不,应该是“房间”,总会聚着四、五口子的人,他们或是对着电脑的屏幕大喊着“买”“卖”,或是抢着椅子,轮流摇晃着摆在桌子上的鼠标。
这没办法,似乎在那个年代的小孩子群儿里,只认得“大富翁”和“红色警戒”两款游戏。
随着时间的推移,断抈家的这台电脑已经越发地跟不上时代的潮流,估计再过不了几天,市场上最高配置的电脑的内存容量,都要与断抈家的这台“古董”电脑的硬盘大小不分伯仲了。
“真的老了!”断抈又一次感叹着。
苦于摆在眼前的这个现实,饿着肚子的断抈并没有运行什么“庞大”的游戏,仅仅是接好了网线,打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