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第二十一章 ...

  •   那盒民国的墨是在一个在书法班里学习书法的孩子所拥有的,我曾经在电视里看过那盒墨,是一个黑漆的木盒装着一块大概十二厘米长三厘米厚的墨条,是那孩子的妈妈收拾老房子的时候无意间找到的,后来被那家书法学院的院长碰巧发现了,便购买过去,经过鉴定是民国时期的松烟墨,估价在三万左右。那书法学院的开课时间是每周一三五晚七点到九点,和周六周日全天,今天正好是星期五,那院长发现那墨的时间应该是后天,提前两天应该可以劫胡。
      看下时间,刚过八点,现在不好进去,只好在门口边看收藏书边等,回想了下那个孩子的面孔,别一会找不到人。看着手里的书,脑袋里跳出的却是妈妈那宠溺的笑,赶紧摇摇头,接着看书,不管他们有没有怪我,在我心里他们就是我的亲生父母,发了会呆,抬起手腕,看下时间,还差二十分钟下课。电话响了,掏出来一看是柚子,这家伙,学校里没有我的日子大概是无聊死了,“喂,怎么这个时间给我打电话了,没跟你家明子遛弯去?”
      “没去,没有你的日子无聊死了,我也想退学了,可是我爸妈不让。”
      “别,你可千万别跟我学,我现在是没收没管,自己吃饱全家不饿,你还上有老下有……呃,下有亲戚家的孩子,你不能给他们树立坏的榜样,好好学习吧,毕业了,就自由了。”
      “米粒儿,你这几天忙什么了,过得好吗?”柚子有些低沉的声音透过电话幽幽的传过来。
      我笑笑,又想到她看不见,才若无其事的说,“我?挺好的,放心吧,姐是打不死的小强,坚强着呢,后天一起出来逛逛吧,周一开始我就要去跟唐亦舒学习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再有时间了。”
      “好啊,周日早上我去找你,好好在家等着我哈,我谁也不叫,就咱俩去溜达溜达。”
      “嗯,行。”我瞥见有孩子从楼里出来,估计是书法班下课了,“妞,姐这边有点事,先挂了啊,后天见,8。”连忙收了电话,把书往包里一塞,守在门口,眼巴巴的看着过往的孩子,神情比那望夫石都有过之而无不及。终于在人差不多要走光的时候,看见了一张脸熟的面孔,一个箭步窜过去,吓得那孩子一哆嗦,我连忙摆出一副我是好人的嘴脸凑过去,“小兄弟,你用什么练字,能不能给我看看?”
      “你是谁啊,我又不认识你,干嘛给你看。”那孩子一脸警惕的看着我,身体还向后挪了两步,拉开与我的距离。
      我站着没动,笑眯眯的看着他,“是这样的,我听说你有一合墨,据说挺好的,所以我想看看,如果是我喜欢的那种,我可以跟你买下它,只要价格合理就成。”
      那男孩皱皱眉,不太相信的看着我,“文物贩子?”
      我勒个去,说啥呢,姐这么漂亮,哪里像文物贩子了,暗地里握下拳头,呼口气,才又露出笑脸,“哪有像我这样的文物贩子,只是我家老爷子也爱书法,所以想给他老人家找合墨,你倒是给不给看啊,不给看我可走了,真是的,我就不信有钱还花不出去了。”我装着不耐烦的样子,嘴里嘟嘟囔囔,作势欲走。小样儿,姐就不信你不上当,一个小毛孩子还想跟姐这活了两世的人精斗?
      我转身装着要走,耳朵却留意着后面,就听见那孩子在那小声嘟囔,“哪都像文物贩子。”擦,气的姐想吐血。看来是没戏了,真是人要不顺了,喝口凉水都塞牙,没想到被一个小毛孩子给挫了。
      “喂,你等等,你不是要看吗?呐,给你看吧。”
      我嘴角咧出个大大的弧线,但是转过去的那一瞬间又迅速的调整好情绪,“哪呢?不好,我可不要啊。”
      “好不好,我可不知道,反正是我妈昨天给我的,说是老房子里的,我爷爷留下来的。”那孩子把他手里的墨盒递给我,我就着路灯拿在手里翻看,盒盖上写着“国共一家,开我国民,文德武功,造此幸福”十六个鎏金楷书,左下角处是一个红色的漆印,仔细辨认了下,有点像小篆,不太认识,隐约能看出个仙字,盒子的另一面还刻有青天白日满地红的旗帜雕刻,是这盒墨无疑了,我点点头,把墨还给他,“墨倒是不错,但是我不能跟你买。”
      “哎,你这人有病吧,说买不买,浪费时间。”
      尼妹,这孩子说话怎么这么不招待见呢,你才有病呢,你全家都有病,“我也没说不买啊,我是说不跟你买,走,带我去你家,找你家家长去,万一我买了,你父母不承认,我找谁说理去?”
      “你担心的是这个啊,没事,这个事儿我能做主,你就开个价吧。”那男孩不太想让我去找他家长。
      小样儿,想私下里卖了,好把钱自己吞了,信你的话才怪,表欺负姐不懂法律,你都未成年,买卖合同无效,万一你父母反悔了,我连打官司都不能赢。“那可不行,还是找你父母交易比较好,放心吧,等你父母答应卖了,我会悄悄的给你一笔好处费的,肯定不会让你赔了。”
      “真的?说话算话?”那男孩顿时眉开眼笑,“走,走,我家就在前面不远,我爸妈都在家,我带你去。”
      果然,有钱能使鬼推磨,这么小的孩子就开始追逐利益了,我是该为我们国家的小孩子这么小就知道给自己谋取利益而感到高兴呢,还是应该为他们感到悲哀?这么小就开始被利益驱动。
      前面不远处还真是不远,也就五分钟的路,那男孩一进屋就叫出他爸妈,把我介绍给他们,听着他的介绍,我不得不再一次对他刮目相看,高,实在是高,撒谎都不带脸红的,指着我就说是他班里谁谁的姐姐,听谁谁说他有合墨,所以想买过去,还特意的表示是要给家里爱好书法的老人买,完全是为了孝心。我脸上挂着笑,时不时的配合他一下,点点头,心里早就乐翻天了,这孩子也忒能忽悠了,仅次于我。
      最终那盒墨以一千块的价格成交,在那男孩送我出门的时候,我又偷偷的塞给他五百块钱,算是给他替我说话的答谢,就是不知道他知道真相之后会是个什么表情。

      近年来,收藏各类古旧宣纸已成为许多非书画家关注的焦点。“纸寿千年”,对于普通收藏爱好者来说,纸无所谓优劣,但对书画家和藏书家来说,选择历代生产的名贵用纸至关重要。中国古代宣纸,滑涩适度,吸水吸墨,宜书宜画,在宋、元、明、清代内府书画创作和刻古籍善本史上,“纸墨是否精良”多有考究。唐代写经笺,宋代的黄麻纸、白麻纸、澄心堂纸,明代的白绵纸和黄绵纸,清代开化纸和开化榜纸,晚清及民国生产的玉版宣纸、罗纹纸,古朝鲜和古日本的高丽纸、皮纸、美浓纸等都代表着不同时代造纸工艺的最高水平。清代华贵名纸如蜡笺、洒金笺、彩笺、图案笺、花纹笺、金箔笺等更是层出不穷,甚至还出现了3米以上描有花纹、涂蜡撒金的纸笺。民国宣纸中有属特大净皮宣纸类的,具有质白如玉、色泽美雅、纹理清晰、文藤精细、拉力强、抗老化、不易破碎、宜保存、防腐蚀、吸墨适中、墨韵清晰等优点。
      我要找的就是清乾隆时期的梅花玉版笺,每张纸的右下角都钤一隶字朱印“梅花玉版笺”,每张纸长49.5厘米,宽50厘米,在几年前曾经以一张三万多的价格拍卖过一张。这次的漏其实不太好捡,那些纸虽然有些破旧,但是依然会有识货的人,万一被人劫胡了,我就只能欲哭无泪了,我的原则就是只许我这个州官劫别人的胡,不许百姓劫我的胡。
      星期六的早上,我先去医院看了下南瓜的状况,奇迹并没有发生,还是老样子,嘱咐了下那个护工,又匆匆赶到琉璃厂一家专门卖书画的店,老板不在,只有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在柜台里擦拭柜子,见我进门也没怎么招呼,只是点头算是打招呼。
      这家店主要是以经营古书残卷,字帖字画为主,转了一圈,也分不出个真假,看哪个都像是真的,懒得浪费时间,直接走到柜台前,“哥们,问一下,店里卖纸吗?”
      那伙计停下手里的活,瞪大眼睛看着我,“您找错门了吧,咱这店里可不是经营文房四宝的地儿。”
      没有?不对啊,明明是这家店里卖的啊,我一头雾水,抬头的那一刹那,伙计打量审视的目光没有逃过我的眼睛。原来是这样,我装着满脸可惜的样子,“没有吗?那可能是我记错了,可是明明记得是这家店啊。”一边自言自语,一边观察那伙计,对着他歉意的笑笑,“事情是这样的,本来是我想买好一点的纸,一直没找到,无意间听人说,这家店有,所以就过来碰碰运气,可惜被人晃点了,只能再去别家问问了,抱歉,打扰了。”我转身向外走,边走边在心里数数,估计五个数就差不多了,1,2,3,4,5,怎么还没叫住我,难道真的没有?叫啊,再不叫住我,就走出门外了。就在我的手搭上门扶手的那一刻……
      “等下。”
      我装着不解的回头,“还有事?”
      “您真的想买纸?”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