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薛宝钗 ...

  •   她,八面玲珑,心思灵巧。

      她,才华横溢,容貌美丽。

      她是一朵倾城牡丹,任是无情也动人。

      她便是薛宝钗。

      有人恨她,说她拆散了宝黛,心肠狠毒。

      有人爱她,说她端庄贤淑,落落大方。

      有人怜她,说她虽出生皇商,长于心计,却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而我,便是爱她、怜她之人。

      红楼中的女子个个出类拔萃,让人怜惜,但我却更爱宝钗。

      11岁初读红楼,便爱上了这位“山中高士晶莹雪”的宝姐姐。当时,是不怎么喜欢黛玉的,认为她爱使小性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看法也有所改变,林妹妹满腹柔情,也是值得人爱的。对于宝钗,我也多了一份同情。

      黛玉多愁善感,听曲葬花,一句“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道出无尽哀伤。

      宝钗不似黛玉,她自信、豁达,“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这是真正有足够魅力的女子才能写出的诗句。

      宝姐姐心思灵巧这毋庸置疑,可正是因为她太过聪明,落得了许多“黛迷”的唾骂,这也是我同情她的原因之一。

      宝钗的确有心计,她能“识小惠顾大全”,能“借扇机带双敲”,能顺利逃脱小红的怀疑。可我并不认为她是一个“虚伪的小人”。在那样的社会。那样的大观园,宝姐姐若不学会保护自己,又怎么能好好的生存下去呢?

      宝钗扑蝶,在我看来是《红楼梦》能与黛玉葬花媲美的一幅画面。而在这美好的画面中,却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插曲,造成了宝钗的最大一起冤案。宝钗无疑听到小红的话,在保全自己的时候牵扯到黛玉。便有人说宝钗“栽赃嫁祸”。可事实证明,小红后来并没有做什么对黛玉不利的事,又怎么能算“嫁祸”呢?况且,就算宝钗拿了黛玉当挡箭牌,但她也并不是故意。试想,为什么当时宝姐姐脱口而出的是黛玉的名字不是其他人?那是因为她知道黛玉平时根本不在乎下人是怎么看她的。在宝钗初进贾府的时候就有交代,黛玉自幼“孤高自诩,目下无人”。这就说明黛玉平时与下人的交情并不太深。宝钗这一句“颦儿”不仅没有害到她,反而让小红日后不敢再接近黛玉,自然对黛玉就不会有什么伤害了。而且,《红》中拿黛玉当挡箭牌的不止宝钗,还有宝玉、湘云等人。

      会写诗、会听戏、会女红,如此大家闺秀的宝姐姐,却因为介入了一份不属于她的爱情而注定了她悲惨的一生。且不说她是否爱宝玉,如果她爱,但宝玉心里却只有林妹妹一人。和一个不爱自己的人生活在一起,这样的宝钗不值得人惋惜么?如果她不爱宝玉,那么她与宝玉的结合,就完全没有了意义,只是为了完成长辈的意愿。这样的婚姻生活,对于宝钗,难道不是一种折磨么?如果是在现代,她完全可以反抗,可那是在古代,宝钗只能顺从。封建道德,就这样害了一个如花的女子。

      宝钗的一生,也为别人付出了许多。

      作为女儿,她从小帮助家里打点,代替无能的哥哥帮助母亲。

      作为妹妹,在薛蟠出事的时候,又是她站出来,默默撑起一个残破不堪的家...

      作为姐姐,她处处爱护弟妹,林黛玉、史湘云、刑岫烟...都受过她的照顾。

      ........

      繁华落尽终会散。

      宝钗这朵倾城牡丹,随着宝玉的离去,最终还是泯灭在尘世中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