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学习深造之无为书院 ...
-
‘要记得回来看大师姐‘此时已到大师姐肩头的某白只在笑,不点头也不摇头。拉了拉衣领,整了整某白的发型,拨开了留海重新又遮了回来,’好好照顾自己‘低声耳语,痒痒的,脸红。
耶?这,无为书院。心道,无为客栈,无为钱庄,无为。。。这都赶潮啊。
‘新来的’嗯,‘你好’点个头,绕道走开。身后却一阵风而来,‘交个朋友,龙守一’噗,差点喷出。龙守一,咋不叫,严守一。
‘我记住你了,有一说一,龙守一’笑笑,拎着书具奔学堂,这人可真活泼,不认生,应该很吃得开,心道。
人还没来齐,聊天的,看书的,都有,窗外,树上咖啡色的麻雀逗留着,一双眼睛,打瞧着我们,相互对视,看懂了什么。
铃声,惊起,飞走,抖动的枝条说着刚才的停留。
‘草本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黟然黑者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質,欲與草木而爭榮。’老夫子宣扬着他的清心寡欲,知足保和的处世养身之道,也显出了其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局限。
‘天之于物,春生秋实’夫子对于学生的回应很是满足,捋着胡子,微笑点头。可我却有异议,繁华之春,不若秋实,非也。
春日气象繁华,令人心旷神怡,不若秋日云白风清,兰芳桂馥。天地万物有生必有死,有盛必有衰。人对万物的爱惜,也完全是基于心情和观念。
春天的清新就好比人的青少年时代,虽具青春活力,然在某些方面却显得不成熟;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尤物走向衰亡的开始,万物至此得以成熟。大自然到秋天已度过了那雍容华贵、万紫千红的夏季,此时已渐渐显出本来的面目,万如人已到本性显现而达到净洁的境界,秋高气爽,水天一色,上下空明,人在此中神骨俱清。
交卷。本学期暂告一段落。
月上枝头,又开始吟诗论调,不喜欢,好不容易与文言文白白,还要。。。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如今识得愁滋味,却道天凉好个秋。。。那就盗诗一首,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嗯?想家了,也对哦,这年怕是要在书院呆着了,要不去我家过年吧‘呵呵,在这儿多自在,有书看,没人抢,有纸练字,还有没回家的人,咱可以。。哈哈,好处多多,要是去了你们家,束手束脚,比坐牢还难受。
跟老师打了招呼,揣了火烧、书本出了门。
一路,随心,不知不觉来到了这里。有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原来,还真有这样的崖壁,勾起了攀岩运动的向往~一直以来,就想体会这项竞技带来的力量与心力的挑战。
按说,这最早的攀岩者应是远古的人类,可以想象,它们为了躲避猎食者或是敌人,而在某个危急的时刻纵身一跃,于此成就了攀岩这项运动~最早的攀登记录,是前人带着简单的钩子和梯子,凭着经验和技巧登顶成功。
相较现代的攀岩,主要是岩石峭壁或人造岩墙,攀登时,不用工具,仅靠手脚和身体的平衡向上运动,手和手臂根据支点的不同,采用各种使力方法,如抓、握、挂、抠、撑、推、压等。至于安全带、保护绳、绳索等的配备,在这里好像很难,那空手吧。
找到了这里,就成了空闲时的一项必修活动。
轰隆隆的风箱,呼呼的炉火,咕噜噜的开水,扑腾腾,白胖胖的饺子跳进了汤锅里,一会儿狗刨,一会儿自由泳,到最后,嘿嘿,落到了我们的肚子里。
过了那一天,喜悦的忙碌就此淡化,一切又从起点开始,虽说跟例行公事差不多,但这个传统,让你记得你曾经是个人,在过去的一年,不管出力多少,收获多少,至少这一天,还有个时间的概念,活着的概念。
‘那个,坐最后一排的’哦,看到老师的眼神,‘别看了,就是叫你呢’耶?被抓住现行了吗?站了起来,脸烧得慌,‘回答一下刚才的问题‘哦,这样子啊,吓我一跳。
啥问题?就是如何看待文、武二者的关系。
恭敬,答曰:‘文武的本体是人这个主体,相对于文对峙于智,体则对峙于武,二者表面看来是,武能定邦,文能安邦,但相互间缺不了一个德字,与其说是文与武的发展,不如说是德字为纽带的德、智、体的和谐发展,以锻炼为本,学会健康,以修进为本,学会求知,以进德为本,学会做人,以适应为本,学会生存,如此一来,才能建立起文武互补下的平衡、良性循环,进而获得真正的文修、武修或文武双修’。
也许是这样的白话很直白,也许这看似不起眼,但却反映千年后的正统教育的格言、人生警句简单的如此应景,啪啪,有人鼓掌,一看,哎,这守一太情绪化了。先生一个挥手,示意坐下,才舒了一口气。
崇武是时下所追奉的,否则,吞并指日可待,因此,刚才说的话虽没错,但还是应时事才好‘德、智、体和谐,建立在国之稳定的基础上,眼下。。。。’意思是大环境是武为上,为主,文为辅,是呀,我知道,只是在这里,还是不要成为武夫子才好。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错,然穷兵黩武,攻城拔寨,一将功成万骨枯,不是主战与不主战,而是秉承善上若水,厚德绵延的同时,在任何时候决不放弃武力,以为民谋求祥和安宁的生存之地,难道不是吗’哦?!
从莫先生那里出来,想着,‘不能锋芒毕露,也不能默默无闻’我是属于前者,还是属于后者,还是都不属于,一直以来,平心而对,随心而为,伤得是自己那又如何~矛盾,本就纠结于与人如何相处。
对于宁肯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这样的境界和气度,咱是比不过,而且也没有,所以,╮(╯▽╰)╭。还是老样子,依心而为吧。
原本一月去个两三回的攀岩特训,变成了经常的、间断式训练,期间还认真总结,查阅相关书籍,不断提高攀爬能力,换到现下,真有种返璞归真的感觉,啥感觉,猩猩啊,大猩猩。
于是,天晴的日子里,崖壁上,总能看到某个身影在移动,偶尔还能听到不合时宜的变异狼吼。另一方面,学业自是不能荒废,除了主修的文治,更是辅修了军事,实际上,后者花的功夫更多一些。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文武双修,努力上进。
功名利禄如过眼浮云,但是考试的过程却是值得珍藏的记忆。即使没有如今的身份、背景,也会努力向着这个小小理想努力的。摆了摆头,伸了腰,活动了上下的筋骨,继续剩下的计划。
收拾了行装和同乡一起,奔赴人生的转折--皇城科考,I'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