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破关 ...

  •   玄霄静静地闭着眼睛,四周是百年不变的冰冷和黑暗。然而此刻心识中灵觉的感应却代替了五官,每一道汹涌的暗流,甚至被连卷叠压、无边无际的激流漩涡向无数个方向撕扯绞碎的灵气脉络,都清清楚楚地映在他的心里。还有,分布在这些海水与灵络中的,细不可察的红丝。

      身体中灵力混乱而激烈地流动,不比这漩涡暗流舒缓半分,却也没有快上半分。两者惊人的一致,仿佛他就是这海底亘古即存,与这些自然之力相容相安的一部分。

      修仙之人吐纳天地灵气向来最是小心谨慎,这样连用意识去约束导引都不做,放纵巨大而凌乱的灵力在全身经络肌骨中横冲直撞的做法,如若说给他人,莫说惊世骇俗,根本就不会有人当成真话。回转百年之前他也是想都不会去想,而如今……

      意识从似醒非醒的静定中慢慢清晰,扩延开来,柔和地舒展到身体的每一个部分。懵懂流动的灵力仿佛被叫醒,如浅浅涟漪,泛起与周围没有生命的漩涡暗流不同的活泼生机。心识愈加沉静清明,一句句经义缓缓流过心海……

      ……与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温兮其若浊……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流转全身的灵力蓦然波动,斜立在他脚边,已然在海底冻岩中沉寂百年的羲和剑忽然无声而鸣,带得漩涡之下的海水一片冲涌激荡。而居于这混乱中心的玄霄却不为所动,逆卷混乱的灵力依旧在他的经络里穿流回转,没有碰到任何阻碍和击撞。灵力充盈四肢百骸,羲和剑身红光愈盛,散布在漩流中的红丝顿时鲜明起来,被中心的力量牵引着开始旋转流动。旋卷之力愈强,四周海水中本是杂乱无章的灵息也无法控制地受其影响,被牵引着流动出不同的规律。

      羲和铮然而起,化作一缕红芒在主人身周盘绕,人剑一静一动,纠结起来的庞大灵力不知觉间已成不可阻挡之势,带动着海水劲急涌动,竟在这漩涡之底化出了一道龙卷。上方的漩涡被这股新的力量搅扰,立刻失控地翻滚起来,海底一域恍如沸腾。玄霄双足不离地岩,站在这天翻地裂般震荡的海水中心,本为护持他肉身不灭的神界结界已然不堪重压,他却毫不在意结界碎裂之后下一个被压成齑粉的会不会就是自己。

      百年之功终于成就今日!玄霄古井般的心境也不禁掠过一丝激荡。

      即便高傲如他,也无法否认百年前沦落至此时曾有过怎样无可奈何的绝望。东海真正暗无天日的最深底,无法感应到任何其它生命的存在。结界维持着身体不死,却是有目不能视,有耳不能闻,在黑暗和寂静中连一根手指都无法移动,唯有彻骨的冰寒能让他确定自己没有死去。而最为无力的,却是在漩涡之下,被彻底搅乱的五灵气息,让他空有一身道法,却无法腾挪半分。

      彻底的禁锢!九天玄女,你倒是看得起我玄霄!

      不过……他冷冷一笑,神界众仙生而高居九重,视众生如蝼蚁,却未免将凡人看得忒也小了。六界之中,唯有人类身体最是脆弱,妖魔灾害均可使之轻易夭亡,而又灵光暗昧,千百人中难有一个修成仙体。但就是这样,在号称与天地齐寿的古神皆已消亡的现在,却是凡人生生不息,繁衍长存。不周山擎天之柱如今安在?沧海桑田又曾变幻几经?人类数千万年薪火相传,尔等神界之人又知道其中艰辛几许?

      六界之中,唯有人类生存步步坎坷,却也唯有凡人之心最是坚毅不可夺。

      以这东海监押之严密,连天生可汲取五灵之气的妖物都无法逃脱,凡人更不必多想,谅来神界向来放心。然而他们却是忘了一层,古神女娲造人用的可是土,六界之中,凡人之体浊气最重,却是生居红尘,死归黄土,生生世世受大地厚重之基孕养。这禁锢监牢上凭万丈深澜之倾压,其下凭靠的却是海底万载坚凝的后土之精,他们只怕再也想不到会有凡人敢于舍肉身与地脉接连,以后土为桥梁脱出灵识自如延展,反而借这强大的灵力冲伐筋骨,洗炼神髓。

      不错,想要让身体冲破禁锢势必要借助羲和的力量,但即便他甘心放弃心智清明,让羲和与他合为一体,一旦脱离结界,凡人之体也会立刻被海底沉重的压力生生挤碎。既然他可以凭借大地之基延展心识,为何不能利用这里凌乱却至为纯粹的灵力摆脱凡俗之体的桎梏?

      神界一念愚钝,可知给了他怎样一个翻覆之机?

      单薄的结界再也抵御不住内外两重力量的冲涌绞压,颓然散落消融。玄霄心海如镜,敏锐地抓住那一瞬间隙,意念动处,羲和爆起一团红光,砺锋分波而上,气势之劲,冲破漩涡的时候竟生生在海水中劈出一道狭长的空道。

      玄霄双袖一拂,纵身随上。身周波涛怒卷、灵气肆乱,他却只是半阖双目,微微仰起头,在剑芒的护卫下感受着暌违百年的,可以自如活动身体的轻松快意。

      海水的压力随着急速地上升而明显地不断减轻,原本仅凭灵识驱动着羲和的玄霄忽然蹙了蹙眉,猛地睁开眼睛。犹然透不进半分光亮的漆黑海水里,一点白光正以同样迅捷无伦的速度向下潜来,那熟悉的气息是……

      两者速度都是飞快,那点白光越来越大,只是片刻,已经连里面的人都看得清清楚楚。对这样的道左相逢同样措手不及,来人也顿时停下了下潜之势。两人在冰冷彻骨的海水中四目相对,上不见天光,下不见深底,黑暗中仅有的两团微芒,把充斥视野的人引起的震动放到了最大。

      与对方的目瞪口呆,完全无法反应不同,玄霄对于这个相遇却并不意外,只不过遇到的这个人让他始料不及地驻了足。只是片刻,他冷冷一笑,驱动羲和复又向海面飞去,不再理会。

      足有半个时辰之久,眼前终于渐渐透明,海水也不再冰冷,左右时见鱼儿摆尾游过。随着一声脆响,羲和破水而出,阳光猛地从那来不及填补的空洞中泼下。玄霄下意识地展袖一挡,随即便放下,任由阳光带着温暖的力度刺入眼底。

      度过最初的不适,他很快发现此时夕阳已是将落,暮色低沉,天边正是一片红霞。但即使是这样,对于他来说,也是相违百年之久,再见恍如隔世的景象。羲和一出水面,红光更是明烈如火,围着他绕了一圈,衣发上的水分转眼嘶嘶蒸腾而去。玄霄虚立海上,默默地看了许久,慢慢闭上眼睛,深深吸了口气。充满了海水腥咸的清凉气息灌入身体,百年来静守修心之艰,洗筋伐髓寸寸凌迟之苦,在这淡淡暖意和清新中都慢慢褪去。

      顺着海浪翻涌的方向御风而行,不多时,极目已可见高耸的礁石海岸。轻轻落在岩石上,任由羲和在身边盘旋,他只是踏着粗砺沙石缓缓走去。沿着荒凉的海岸走着,也不在意脚下是陡峭的山崖还是细腻的沙滩。太阳已经完全落下,海面又是一片漆黑,然而不同的是,眼前有月光柔和,耳边有涛声清远,即使入夜之后褪去温暖的海风,也带着清凉的味道。

      果然是不同的,他漫不经心地想着。

      就这样走着,也不知过去了多久。潮涨又退,月落星升,终于在海风又一次卷起他及膝的长发时,随手从眼前挽开,顺着回过了头,看向落后丈许,默不作声跟着他走了一夜的少年……不,百年忽忽而过,当初的少年也已经不再是少年了。依然瞳如秋水,面如冠玉,眉宇间的青涩倔强却已尽数褪去,换了流年暗转的沧桑沉凝,玄霄的目光在他满头如雪银丝上淡淡扫过。

      “慕容紫英,没想到我甫出东海,第一个见到的人竟会是你……”

      一如百年前背负剑匣,身着琼华道服的慕容紫英静静垂下双目,敛手入袖,深深一礼:“师叔安好!”

      玄霄目光复杂地看了他许久,忽然问道:“每年今日,都是你吗?”

      慕容紫英蓦然抬起头,全没预料会被问到这样一句,然而在玄霄锐利如剑的目光下却是无暇多想,仓促应了声:“……是。”

      玄霄移开目光,语气冷淡:“来做什么?看我有没有老实被关着?”

      慕容紫英为他不知是否含着讥讽的话顿了一顿,才答道:“弟子道行浅薄,借水灵珠之力,也只能潜到漩涡之上。师叔若是早一日离开,弟子只怕也是懵然无知。”

      玄霄不置可否,他知道自己入定百年,为什么会在今日破关。在那样无声无影的地方,连动都不能动一下,他只能凝神修炼,要离开是自然的,却也是借此抵挡心神被无边的寒冷孤寂侵袭。若非他生性沉着,又曾孤身在琼华禁地被冰封了十九年,也实在难说能不能耐到寻出方法的一天。故而他第一次感应到漩涡之上有特殊的灵力波动时,就调集了全部的注意力探查那是什么东西。第一次的异动稍纵即逝,随后却是每一次都停留得更长一点,玄霄隐隐猜到那不大可能是神界的探查,却始终想不出会是什么人想做什么。

      每一年的同一天,就像候鸟经冬一过,精准得令他身在暗无天日的海底都可以据此确定现在正好是整整一百年过去。即便是功法渐成的时候,他于静定之中连海水的冰冷都不再感知得到,却始终没有忽视这一点规律的异常。

      慕容紫英见他不说话,冰冷的神色却莫名缓和了几分,犹豫了一下,问道:“师叔,不知夙瑶师伯与其他弟子如今可还好吗?”

      玄霄眉毛一挑,不答反问:“你唤她师伯?”

      慕容紫英初时不解,随即才反应过来,躬身一礼:“是弟子之过,未经师长允准,擅定掌门传承,请师叔降罪。”

      玄霄微微冷笑,琼华历代先人如若有灵,还不知害得琼华连个掌门都找不出来的自己算是什么罪过呢?虽然他做的事倒是没有半分偏离了前辈期待……

      “师姐既然把琼华托付给了你,你怎么做自然都是她应允了的,与我什么相干?”

      他因着对方不知道的缘故,心里很多了几分耐性。慕容紫英显然不知缘故,见他明明神色疏远,言辞冷淡,却始终没有拂袖而去,反而更不解他心意如何。小心地看了几眼,沉吟着没有再追问刚才的问题。

      “不知师叔如今有何打算?”

      玄霄淡淡看了他一眼,等着下文。

      慕容紫英只好继续道:“……这些年来,天河时时记挂着您。”

      玄霄仿佛与整个人世隔绝般的冷漠疏离终于因为这个名字而有了一丝松动:“天河……他还好吗?”

      慕容紫英略一犹豫,还是简单地答道:“还好,百年来一直隐居在青鸾峰上,只是不知您情形如何,时时记挂。”

      玄霄默然良久:“我知道了……”

      也不知他这又是答应了没有,慕容紫英克制着没有在长辈面前叹气。他实在不是善于言辞的人,面对着比他话还少的玄霄,几句交谈下来,当真是勉为其难了。

      玄霄没有看他,半晌忽然伸出手,一直浮在他身边盘绕的羲和立刻飞了过来,虚虚浮在他的掌上。玄霄翻手在上,隔了寸许间隙自剑柄顺着抚下,剑身上的红芒如火苗般跳跃,缠绕着他的手指,仿佛恋恋不舍。

      “去吧。”

      羲和低吟一声,又绕着他飞了一圈,方才冲天而起,只见一缕红光没入云端,转瞬不见踪影。

      “师叔?”

      玄霄扫了他一眼,淡淡道:“我现下不能留它在身边,看出来了还问什么。”

      “呃……”慕容紫英迟疑了一下,才道:“弟子只是不解,羲和与您已是心神相通,然则身上的气息为何竟有如此大的差别?”

      玄霄也不隐瞒,道:“百年前初入东海,我就废了凝冰诀。”

      羲和自铸成便与他相伴同修,气息相融,百年前宁可追随他沉寂东海,人剑之间已是心意相通。当初失去望舒制衡,羲和阳炎暴虐,没有带得主人一起狂性大发,全靠玄霄自身意志守着灵台一点清明。就是这样,也不免被它影响得灵气纷乱、心欲不定。然而要想借助羲和冲破东海禁制,势必要毫无保留地放纵它的力量,凝冰诀与其相克,是不得不弃。万幸那玄女别处不选,偏偏把他关在东海,任凭羲和如何恣意,海底万载冰寒足以克制他心神全然宁定,不受影响。羲和如今的力量决非百年前可比,他可不想再被自己的剑扰出什么心绪不宁,故而是早有准备,自脱身出来,就没有碰过羲和一下。

      慕容紫英是铸剑的大行家,对羲和望舒又十分了解,听他一说,加上之前所见,便已了然。若有所思地望着羲和消失的天际,忽然解下背后剑匣,从里面取出一把通体乌黑的长剑,道:“弟子身边恰好带得一剑,略有不凡,斗胆请师叔相看。”言罢双手托到他面前。

      玄霄明白他的意思,本不以为然,但一眼瞥见那剑,拒绝的话就没有立刻出口。寒水剑匣在琼华执剑长老手中代代相传,所藏无一不是人间神品,只是打开都能感觉到里面流溢出的灵气,隐隐更可见晶芒氤氲。但这柄剑却是乌黑沉沉、毫不起眼,玄霄纯粹是因为没想到他拿出的是这么平凡的一把黑铁剑,才顺手接了过去。

      斜握剑柄,自上而下先鉴材质,再看构造,又平举眼前,观其锋刃。最后右手三指并起,紧靠护手,隔袖托在剑面之下,中指、无名指松开,长剑就平稳地停在食指上,纹丝不动。玄霄微微动容,不能置信地再次确认它的材质,并扣指弹了一弹,从震动中品度着它的韧性。

      “神乎其技……”他略微露出一丝讶异:“锋圆锷钝,孰无锐气,然脊凸从陡,并不碍砍削。剑身似是纯以岩铁铸就,竟能如此细密,毫无杂质。未曾注灵,却如同天然生就的贮灵宝器。此剑外观不雅,但形体之端、材质之纯、气息之稳实为我生平仅见,若有一言评之……深得古君子之拙。”

      慕容紫英听他评点,神色甚是钦佩:“师叔法眼无差。此剑取尚书九德,其锋宽而栗,其脊强而义,其从柔而立,其锷刚而塞,其茎扰而毅,其卫直而温,其镡愿而恭,其缑乱而敬。乃是师公遗泽。

      玄霄微微挑眉:“宗炼长老晚年竟不修道法,反寻儒家了吗?”

      慕容紫英只当没看到他目中讽意:“师公有言,道传千家,其中一也。”

      玄霄没有答言,只是看着手中剑道:“九德,是不是少了一个?”

      书曰九德,为“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剑身九部,为“锋、脊、从、锷、茎、卫、镡、缑、室”。道门剑修,练的是以己身为鞘,涵容剑锋,琼华弟子携剑下山,不想惊吓百姓,也最多是用布裹起来,绝少用鞘。慕容紫英适才所言九部,少的正是“室”。

      慕容紫英却是微微展眉:“不然,此剑有室。”说着竟真的从寒水剑匣中取出一把古松木剑鞘,奉到他面前。剑鞘于九部中正是约束节制之意,恰合九德中“简而廉”一则。

      玄霄没有接过,许久,慢慢地道:“亢而非时,动静有悔,当有凶残夭暴之事,值之者必致谨焉。当初羲和望舒铸成,琼华上下皆喜,谓升仙大举指日可待,宗炼长老却独以此言对我和夙玉切切叮嘱,面上有不安之色。”

      他顿了顿,颇有些玩味地看着手中黑剑:“凡举神兵,其风格特性必与铸造者之心境感悟大有关系。羲和望舒锐气凌绝,灵性极强,轻易不肯服主,并非皆是材质之故。宗炼长老晚年居然会一改过往之风,炼出这样一把剑,当年之事对他的影响想必不小吧。”

      慕容紫英低声道:“是,这是师公生前所铸最后一把剑。”

      玄霄话锋忽而一转:“岩铁之质驳杂粗糙,不用其它材质糅拔,竟能纯粹至此,唯有反复锤炼一道。宗炼以全副心血铸成羲和、望舒双剑,一夕之间老态毕显,临终之年,当真还有这个力气?”

      慕容紫英顿时一窒,半晌才低声道:“师公将此剑传与弟子时……是剑坯。”

      深吸了口气,抬起头道:“师公曾言,铸剑一道能够言传身授者皆已传于弟子,将来如何更进一步,只能是自行领悟。这把剑为师公临终所赐,嘱弟子待有所明悟之时再完善其工。弟子不明师公所言时机为何,便一直不曾动手。直至琼华陨落数月,弟子回返昆仑,于焦土之上结庐独居,封剑辟谷,唯朝夕吐纳,静以修心。半载之后,正值冬至之日,忽而心有所动,无可静止。便御剑至昆仑雪峰极顶,排阵开炉,熔以自身真元之火,淬以冬至子时天池至寒之水,亥初起锻,万锤即止。其后唯有每年冬至夜中锤锻一次,至半年前第九十九次大成。每千锤为一炼,加上师公最初的打磨,刚巧合千炼之数。”

      慕容紫英目光在自己历百年之功终于铸成的剑上略一流连,瞬间神色极为深刻:“此剑恰于师叔出关之年铸成,冥冥之中必有机缘。师叔如若不弃,便请让它随在身边,权当稍慰师公生前殷殷牵挂之心吧。”

      玄霄扫过他诚恳殷切的神情,沉吟良久,道:“此剑何名?”

      “尚待主人赐字。”

      “这可不是宗炼的习惯……”玄霄淡淡一笑,终于伸手接过他端了许久的剑鞘,收剑入内:“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便名‘归朴’吧。”

      他既坦然收下这剑,就不是不领情的人。宗炼融毕生浸淫之积淀、沧桑砥砺之感悟于其中在先,慕容紫英取天时地气,以百年不动的绵和沉静之心反复锤锻在后。此剑合琼华两代铸剑名家可遇不可求之心境铸成,天材地宝一件不取,乃是纯以人力夺天之工,纵是犀利锋芒不及羲和望舒,神格内敛实不逊色半分。

      “天亮了……”

      玄霄抬眼,就见那容颜如旧的少年正转过头望着天海之际,半轮红日正从海中升起,已是一片不可逼视的明烈。

      慕容紫英安然回过头来,沉静如深潭的双眼迎上他的视线,声音很轻:“师叔可知,昨日乃是七月十五,清虚大帝诞辰。”

      玄霄顿时一怔:“中元节?”

      海底无日夜,他沉心修炼,早已不知人间寒暑,若非有此人每年一顾,他早就连日子都算不清了。他一直不知这执着百年的行为所为缘故,却原来,这一天竟是中元节……

      琼华派奉九天玄女为道法之宗,与普通道观不同,并不以三清寿诞为主祭,二月十五玄女圣诞之下,便是三官诞辰。修仙之人并无建醮法事,上元赐福、下元解厄之祭都是一本正经的庄严礼仪,唯有中元赦罪在人间是祭祀先人的鬼节,在道门则是传统的反省检德之日。琼华弟子历来习惯于中元之日齐聚,以大礼拜问师长,由师长诲以《道德》经言并修身养德之语,之后便是各人自行聚散。

      道家讲究离尘绝世,俗家节日自然不过,可众弟子虽是修道之人,毕竟年轻,一年冷清到头也实在很盼望有个放松热闹的日子。于是中元节虽说聚在一起本应诵习道经、反省检德,实则早不知多少代之前就把这茬正事抛到脑后了。师长们也是这般过来,对弟子也一笑任之,不加拘束,中元节就俨然成了过年的日子。

      破关而出,第一眼所见就是身着琼华道服的慕容紫英,玄霄心中并非毫无触动,故而才会驻足与他相谈。此时复又听得此言,想起当年自己也曾与天青、夙玉和玄震师兄、夙瑶师姐等一众同门为中元祭祀做准备。念着祭典之后会有的闲暇,连那些枯燥琐碎的事也做得毫无不耐,其时情景犹历历在目。而如今天火之后,琼华派只怕连一个能够受礼的长辈都找不出了。

      慕容紫英向后退开一步,含胸敛目,衣摆低垂,双手拱举至眉,左在右上,合成太极诀。徐徐降至胸前,左手护心,右手向前划过半圆,随着屈身下跪,按落膝前。身姿沉稳,衣襟丝毫不乱,广袖垂地,唯露指尖一线冰白。

      玄霄目光一闪,终究是站在了原地,没有避开。

      松肩垂目,左手覆上右手,拇指暗扣劳宫,额头贴上手背,轻轻三叩。起身,左手护心,右手随后,于丹田之前复成太极诀。稍一停顿,再次拱举齐眉……

      三拜结束,起身一躬而成,正是道门最恭敬的三跪九叩大礼。

      “弟子谨为师叔贺,恭祝师叔道身长健,清和安康!”

      语声真切,直视着他的双眼深静明澈一如既往,玄霄静静地看着他,淡漠疏冷的缥缈神情中,终于慢慢透出了一丝温和。

      “……明道如费,进道如退,夷道如类。”

      “师叔?”

      没有在意他的惊讶,玄霄低沉清厚的声音徐徐响起:“上德如谷,大白如辱,广德如不足。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夫道,善始且善成。”

      “慕容紫英,你很好。”

      宛如叹息般落下最后一句话,没有去看那少年的神情,转身飘然而去。依旧是踏着细沙缓缓而行,这一次,后面的人没有再跟上来。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