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1、3-9 雇佣兵 ...


  •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郑王望着儿子,轻声重复着这句话。

      “得民心者得天下。”有生以来第一次,郑太在父亲面前侃侃而谈。“圣人曾说过,‘有国有家者,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当初山人之所以不愿意效忠吴国和越国,就是因为他们世世代代都受着这两国的欺压。如果我们也学着吴越两国那样对待他们,只会引起他们的反感和敌对。就算最终勉强建起了山兵营,只怕也得不到山人们的真心效命。”

      五月二十四日,郑太回到郑都,并没有像他母亲和祖母期盼的那样直奔后宫,而是先去了父亲的上书房。当他把这些日子以来的经历和所思所想一一陈述给父亲听时,第一次,郑王的脸上没有露出讥屑或不耐的神情。

      郑王以手指敲着桌子沉思了一会儿,抬头淡淡地问道:“那以你之见呢?”

      更是有生以来第一次,父亲竟然会主动询问他的看法,郑太不由一阵心潮澎湃。他深吸一口气,按捺下激动,又仔细整理了一番思路,这才答道:“儿臣斗胆,请求父王废除山兵役法……”

      郑王猛地拧起眉。

      郑太赶紧又道:“父王可以用正常的兵役法代替山兵役法。他们山人既然身为我国国民,就理应和所有其他国民一样服役纳税。如果父王有意要扩大山兵的数量,也还可以照旧采用过去的雇佣兵制……”

      “哼,”郑王冷哼道,“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雇佣兵难道不要消耗粮饷?国库里可没那么多钱给你去做好人!”

      “儿臣也想过这个问题。”郑太壮着胆子道:“战争时期雇佣兵的饷银自然是要高些,可如今已经不打仗了,完全没必要再把饷银定得那么高。即使减半,这依旧还是一份不错的收入……”

      “你想得倒是挺美,”郑王再次打断他,“只怕是人心不足,那些山人已经被养肥了的胃口,怎么可能再缩减回去?!”

      见父亲的口气虽然不佳,却远没有他想像中的那么严厉,郑太的胆子不由又大了一些,答道:“山人的土地贫瘠,而且他们世代当兵,不擅耕种者居多。如果让他们从事其他职业,只怕他们未必就能养活自己,更不用说是上缴什么赋税了。就算父王将饷银减半,对于那些无法自行谋生的山人来说,仍然是一份不错的收入。山人所不愿的,其实只不过是被人逼迫而已。如果父王给他们选择的权利,然后再以利诱之,我想他们应该还是会选择投效军营的。甚至父王还可以下一道旨,只要是有山人自愿从军,就可以免除其一家的赋税……”

      “哈!你倒是挺大方!”郑王笑道。

      和颜悦色的郑王更加鼓励了郑太,他也笑道:“以我看,山人本来就拿不出那些赋税,与其收不回来,还不如大方些送给他们,也好赢得山民们的感恩之心。”

      郑王哈哈大笑,道:“你倒是会慷国家之慨。”他想了一会儿,道:“主意倒是好主意。只是,不能轻饶了带头的那些人!”

      郑太赶紧劝道:“父王切不可追究此事!此时正是要收买人心之际,如果父王下个罪己诏,向天下坦诚自己的错误,山人一定会感恩戴德,从此……”

      “什么?!”郑王大怒,拍案叫道:“罪己诏?!亏你想得出来!他们杀官夺寨,如此目无王法,我不诛他们的九族就已经是网开一面了,你竟然还要我下罪已诏?!这岂不是要给天下人竖立一个坏榜样?!以后要是谁再有什么不满,一个个都学着造起反来,那还得了!才以为你有了些许长进,怎么又说起这种浑话来?!”

      郑太习惯性地畏缩了一下,然后挺起肩膀抗争道:“错了就是错了,如果只是以父王的颜面来换取天下民心,又何乐而不为?!”

      这还是他第一次当面顶撞父亲,郑王气得破口大骂。门外的待从见势不妙,赶紧假称太后有旨,把郑太拉了出去。

      郑太的背影刚刚消失在门外,便有一个青色人影从帷幕后面飘了出来。

      “世子长大了。”那人望着门外感慨道。

      “什么长大了?!”郑王气呼呼地道,“他这个样子,将来我又怎么能放心让他承继大统?!当初就不该给他选那个迂腐老头做老师,如今变得越来越像个书呆子!”

      那人微微一笑,道:“有仁爱之心是好事。世子缺乏的只不过是一些世事历练,只要大王在旁多多指点,世子的将来定会前途无量。”

      郑王又兀自吹着胡子瞪了一会儿眼,忽然哈哈大笑道:“没想到这小子历了一次险,回来倒真是有了一点人模样。也许你说的对,还是要多历练历练他。”

      “总要慢慢来,世子今年也才不过十七岁而已。”那人笑道。又问:“大王可想好了要怎么处置那些山人?”

      郑王眯着眼想了一会儿,道:“太儿说的也有些道理。但样子总还是要做一做的,不然以后都有样学样,那还不反了天?!”

      那人弯腰答了声“是”,忽然又扑哧一笑,道:“也亏世子想到罪己诏这一招,说起来倒也不失是个收买人心的好办法。”

      郑王大笑着挥挥手,“这种猫哭耗子的事还是留给姬胜那小子去做吧,我可是个大老粗,伏不了低,做不了小。”

      那青衣人偷眼看看郑王,窃笑道:“这一方面,周王还真不是大王的对手。”

      郑王再次哈哈大笑。笑声落地,他又道:“还是不要小瞧了姬胜和帝师。既然他们已经有所察觉,你那边还是趁早收了吧,别露出什么马脚才是。”

      那人立刻道:“后事我都已经安排妥了,不会留有后患。只是,臣不日就要离开这里,大王又要辛苦了。”

      郑王看着那人清瘦的身影,不由叹了口气:“这些年,你才是真的辛苦了。”

      “为了天下苍生,臣在所不辞。”那个青色身影躬身为礼。

      郑王看看他如清风明月般的潇洒模样,忽然有些不爽,歪着嘴笑道:“刚才太儿说,那个雷族小子好像是加入了山人。”

      灰衣人似乎一愣,然后柔声叹道:“故人之子,如果大王遇到,还望多加关照。”

      郑王一边观察着那张隐在青色帽兜下的脸,一边坏笑道:“那是自然。”

      ***

      和新的山兵令一同到达边关的,还有几张抓捕令。

      但奇怪的是,那些大首领们竟然没有一人榜上有名,被点了名的尽是些名不见经传的小鱼小虾——比如,平家的东尔和肖家的一个孩子。甚至,东尔和那孩子都不是郑国的国民,只要他们不入郑境,这抓捕令也就等于是一纸空文。

      蒙尔古笑道:“谁说郑王是个大老粗?明明就是只老狐狸嘛!”

      ***

      天元五年六月十七日,周国都城,上京。

      上京是当今世上最繁华的都市之一,阿江他们从来没见过如此雄伟的城墙,不由都仰着脑袋看傻了。

      “如果我能被招上,我要像他们那样!”阿江指着城楼上那些盔明甲亮的士兵,羡慕地道。

      “光你这个头儿就过不了关吧!” 东尔笑嘻嘻地比划着阿江的头顶。

      阿江白了他一眼,反唇相讥道:“旗杆倒是比我高,可它能打仗吗?”

      东尔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他是在讥讽自己,便掐着阿江的脖子让他道歉。二人正打闹着,忽然从后面伸出一只脚,在他们的屁股上踹了一下。

      “有这么多人看着,也不怕丢人!”蒙尔古骂道,“人家招兵榜单上写得清清楚楚,只要你们能通过考试,他们谁都要。”

      事实证明,周国一直在关注着郑国的动向。郑王的新役令刚刚颁布,周国与山人接壤的各个边境口岸就也贴出了招兵榜文。

      周王令:只要是有一技之长,能够通过官府的相应考核,任何人——不论国籍——均可入选周王的雇佣兵团。

      “一经录入,待遇从优,家眷可终身免赋税;成绩优异之外国人士可携眷入大周国籍。”

      此令一出,山人们全都议论纷纷。且不说大周所给的饷银略高于郑王,就以各国实力来说,最为雄厚的仍然是大周。所谓货比三家,于是不少山人便动了心,就连蒙尔古也被阿江他们忽悠着一同来到上京城外。

      东尔冲蒙尔古憨笑两声,丢开阿江,挺胸宣布道:“我要当重甲兵,那个盔甲才叫威武!”他挑衅性地瞅了一眼阿江。

      他弟弟图亚则道:“那有什么意思,要是我,我就报骑兵,骑在马上多威风!”

      蒙尔古扭头看看仍然仰头望着城楼的雷,“喂,雷小子,你不想说点什么吗?”

      自从郑周二国陆续出台新的山兵令后,雷就一直劝说山人们不要去报那个雇佣兵。他说他能找到一种不需要出卖性命的谋生方法,可大家谁都不相信他。

      雷叹了口气,从城楼上收回视线,苦笑道:“我说了你们会听吗?”

      东尔老老实实地摇了摇头,阿江和图亚不禁瞪了他一眼。

      雷又叹了口气,“那我只有一个要求,你们不要签死契。”

      把众人送进校场,雷看着留在场外的蒙尔古道:“你怎么不进去?”

      蒙尔古一摊手,“我可没说我是来报名的。”

      雷不禁笑了。

      蒙尔古也咧嘴一笑,道:“我就是来逛逛上京城的。走吧,小子。”

      出乎他意料的是,雷却摇了摇头。

      “不,我还有事情要办。”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1章 3-9 雇佣兵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