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3、第四十三章 水火无情 ...
-
都说水火无情,见了才知道厉害。看上去也不是熊熊烈火,但只要灭火的人略为停缓,火头便蹿上来。另一方面,只要一开始冒烟,等于这个垛已经没救,十几分钟后就能看到明火。
正在大家不知道如何是好的时候,蔺东跑回来了,身后跟着一队叉车。韩夏和顾志伟顿时明白他的用意,放弃已经着火的,隔离出一条安全带来保存大部分。司机们迅速投入作业,蔺东把韩夏叫过去,让她盯着这里。他要去和老板沟通,为免造成更大损失,此刻全厂必须马上切负荷。他要顾志伟去车间盯着,一方面协助现场处理紧急停机事宜,另一方面,这也是可遇不可求的经验累积,如何在最急迫的情况下安全关停,将损失降到最小。
韩夏二话不说地答应。
顾志伟反对,“我留这,你去车间。”车间比堆场安全,适合作为女性的韩夏,而且对技术人员来说,每次突发状况都是一次宝贵的积累,他想把机会让给她。蔺东安排的时候光考虑到韩夏对堆场行走路线更熟悉,才做了这个分工。经顾志伟这么一说,他才想到韩夏会不会觉得他又对她“另眼相看”了。
韩夏眉一扬,“少啰嗦,快去!”话是对顾志伟说的,但蔺东也听进去了。
没意见最好,要有意见……蔺东不得不承认,韩夏不是斤斤计较的人。
一小时后,整个厂区陷入黑暗。为防高压线路遇火出事,全厂已经停电,只剩柴油发动机维持着一些必要的线路。被放弃的原材料越烧越旺,仿佛夜空下的火炬,消防车来得越来越多,连广州那边也出了两辆。这场大火惊动了不少记者,韩夏接到通知撤出火场时,看到程路被人包围着,他重复着同样的几句话,不清楚着火原因,损失暂时还不知道,建设是严格按照消防规范执行的,所以不存在违规。
韩夏看了看手表,凌晨三点,原来已经站了这么久,难怪嗓子和腿都有种“不是自己的了”的感觉。她被消防水淋透了,头发乱糟糟地滴着水,衣服湿了干,干了湿,糊在身上。好在除了程路,在场的自己人大多形容狼狈,她拿了对讲机,一一问过去,还有多少人没撤出来。
“顾志伟去找你,没遇到么?”对讲机里有人说。
韩夏二话不说,又往里走去。专业消防队的人上前想拦住她,“危险,现在已经禁止通行。”韩夏哑着嗓子,“我刚出来,知道里面的情况。”哪里危险,哪里安全,她都清楚。但顾志伟知道吗?
她越走越快,边跑边喊,越来越担心,不怕别的,就怕堆垛泡水后倒塌砸到人。
地上都是水,深的地方到膝盖了,韩夏一脚高一脚低,终于有人闻声出来一把拉住她,“我在这。”韩夏松口气,还没来得及说话,已经被顾志伟揽入怀里。他的声音带着惶恐,“我到处找你。”
我也是啊,韩夏闭上眼睛,任心中呐喊,却说不出口。
他紧紧抱住她,下巴扣在她头发上,仿佛她是最重要的珍宝。
头发……韩夏突然清醒。天哪,此刻她该是个什么味儿啊?火燎烟薰;替手提消防泵搬过柴油,连自己都闻得到满身的柴油味;消防泵的管道直伸到江中央,消防水中带着大量上游排下来的污水;……
“走,通知我们都撤。”韩夏轻轻推开顾志伟,“回去先得洗澡。”
顾志伟握住她的手,韩夏想甩掉,却没成功。
算了,在这种时刻谁还会注意他们。她暗暗叹口气,和他手牵手向外走。一路上每隔几个垛就有消防队员的身影,他们站在材料堆上,用水龙往起烟的地方洒水。公司的人已经撤得差不多了,只剩下叉车,按照专业消防队员的指挥在作业。
他俩谁都没说话,心情沉重,平时对公司对老板多少有不满,但……说不清,无法置身事外地淡然。
不知是不是火光映的,天空微微有些发红,韩夏不小心踩进个大水坑,拔出来时裤管带着沉甸甸的污泥,也不知道是什么成分。走一步路,鞋子咕叽响一声,拖泥带水走了几步,她自己先笑了出来,这一晚实在太丰盛,从答应罗立平的晚饭邀约到现在,发生的事太多了。
顾志伟听完也乐,确实一天里经历了太多的事。
“你饿不?”他问,被大火整得丝毫没有睡意,肚子倒又空了。
不说还好,说了韩夏也觉出了饿。不过,太晚了,镇上的小餐馆一般经营到凌晨两点,“我那有泡面,……”话没说完,她看到了前方路边的蔺东。后者也是一付落汤鸡的样子,还是金鸡独立的姿态,手里拎着只鞋子在倒水。
韩夏和顾志伟异口同声叫道,“蔺总。”
见他俩来了,蔺东苦笑道,“我踩到了铁钉。”
确实麻烦,黑灯瞎火的谁知道钉子是不是锈的,水又脏,必须打破伤风针。行走在工地最忌讳往木板上走,因为一般来说工地的木板大多有钉,所以底有铁板的安全鞋是必备品。
“我背你。”顾志伟说。
“不用不用。”蔺东穿好鞋,“一起走吧。”安排好停机的事后,他一直在江边配合消防队取水,是撤得晚的人,没想到出来时被铁钉扎伤了脚。
顾志伟和韩夏对视一眼,借着火光已经互有默契。不等蔺东反应过来,两人一边一个,挽扶着他一起走。不用他出力,他俩几乎是把他架出了火灾现场。
漫长的一夜啊,去了医院急诊,回来洗了澡,差不多就到了平时的上班时间。
火是灭了,但黑烟弥漫在厂区上方。生产暂停,但事情必须要做,报给保险公司索偿用的设备表,还有答复来自各方的电话。供应商担心巨创之下回款难,交消防部门的检查报告,安抚和满足没参与救灾的同事的担忧和好奇。
一夜不睡十夜不醒,韩夏用这个理由婉拒顾志伟每天下班后的邀约。过了火灾时的冲动,她必须想想清楚,才能确定该把他放在心上哪个位置。
难啊,韩夏知道当断要断,问题是还真难下决定。
偏偏在这个时候,蔺东又交给她新工作,参与到公司的煤炭采购和使用流程中。
这套流程早已有系统,商务部分是程路牵头,有驻秦皇岛、重庆、越南煤码头的办公室,卸货收货是煤场,验货有质检,船运、付款各样各项都有专人。如果说一个萝卜一个坑,那么这些坑里满满当当插足了萝卜,完全没有韩夏可伸手的地方。
何况,她对煤炭是外行。
蔺东要求她以外行的目光发现流程中的问题,“我现在没办法向你解释这么做的用意,如果你有意见,可以拒绝,但这真的是项很有必要的工作。”
有些信任破坏了就是没办法恢复如前,韩夏确实有疑虑,是不是蔺东整她的新方法。可怎么说呢,一方面她觉得可能流程确有问题;另一方面,没尝试就认输不是她的习惯。
她思索着用词,“我努力。不过,首先我想麻烦你给煤炭工作组全体同事发邮件,知会他们我的加入。”有了鸡毛当令箭,好歹师出有名。
半小时后韩夏收到来自煤炭组几位同事的回邮,大意是欢迎她的加入。没吭气的人也不少,有程路,质检组长王金虎,煤场主管林恺。
既然蔺东的邮件也抄送给董事长,及秘书部负责这一块的秘书黄瑶瑶。韩夏老实不客气地给黄瑶瑶发了邮件,请她提供工作组人员名单、联系方式,还有“每天的日报表”等等文件。
只有弄清楚内部构造,才能插手进去。
韩夏不知道董事长和蔺东怎么和黄瑶瑶说的,反正她要到了想要的东西,算是良好的开端。
文件潮水般涌入,有煤炭合同、付款通知、发货通知,也有检验报告。韩夏没发现办公室的人基本上都下班了,直到巡楼的保安向他们打招呼,她抬起头才看到整层楼只剩自己和顾志伟了。
好像没借口躲着他了,那就面对吧。韩夏说,“走,我们吃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