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第十章 人至察则无徒 ...
-
韩夏原想留意罗立平和蔺东说什么,但刚出来就被柴晓薇他们几个围住了。叽叽喳喳,有的称赞她胆子大,有的关心地问蔺总有没有为难她。韩夏好不容易驱散掉这批好事分子,才突然想起,刚才坐等拿钱的老兄呢?问别人,也没人留意,估计他等不及先走了。她搓了搓面颊,打起精神处理案头工作。
柴晓薇过来说,“我想拿小号。”韩夏茫然地看着她,稍后才想到那些T恤,“大家都试过了?有不合身的吗?”柴晓薇说都合适,一边喜滋滋地去洗手间试穿那件小号。
为点小事能高兴成这样?韩夏摇摇头,难怪都说柴晓薇是部门的开心果。她拉开抽屉,又吃了颗止痛片,今天是生理周期的第一天,折腾半天连头也跟着隐隐作痛,恨不得请假半天睡大觉。然而下班前蔺东邀她一起晚饭,“听说你敢顶撞老板,有人感谢你出了口气,想和你共进晚餐。”
是主管集团总账的陈小姐,她和分厂的财务经理面和心不和有阵子了。韩夏捅穿程路隐瞒火灾的事,连带他们整帮人都没趣。陈小姐暗爽之余,对韩夏产生了几分好感。
一起晚饭的人除了他们仨外,有两个女性高管,还有个男同事蒋总,是负责海外贸易的分公司总经理。论职位韩夏最低,而且他们聊的无非也是办公室风波,她既不便发表意见,也没有兴趣,下班了就是下班了。
韩夏冷眼旁观,渐渐看出问题,陈小姐和蒋总亲密得似乎超出了正常同事的关系。公司不禁止办公室恋情,但不代表支持高管间可以,尤其她记得,陈小姐是公司出名的老小姐,蒋总却有家室,只是老婆孩子都在国外。韩夏定神再观察别人,果然发现在座的,包括蔺东在内,明显都知道他俩之间的事,看来这是半公开的秘密了,而且陈小姐和分厂财务的矛盾,起源也在于对方压住了海外那边的货款,给蒋总添了不少麻烦。
蔺东见韩夏默默无语,动手替她舀了碗汤,“五一回家吗?”
韩夏说,“打算去三亚玩两天。”
蔺东又问还有谁,韩夏把他们的行程说了下。可能柴晓薇轰炸成功,顾志伟也改变主意说同去。昨晚韩夏在海南的家庭旅馆网上找到一间套房,有四间房,“最好再来一个人,减轻房费压力。”
蔺东说,“算上我怎么样。”
韩夏微微意外,“我们是休闲游,怎么懒就怎么度,您来了我有压力。”
蔺东笑道,“亏我一直觉得自己平易近人。小心我给你在假日排个值班。”
话说到这里,韩夏也不好拒绝。她说,“我问问他们。”
那边听见他俩说度假的事,陈小姐问蒋总,“我们去北海道怎么样?”
韩夏低着头只管自己发短信,告诉柴晓薇和顾志伟蔺东也想参加的事。柴晓薇回得很快,“好啊,欢迎。”顾志伟却说,“既然有人陪你们,我能不能不去。”没等韩夏回复,柴晓薇又来了条,“我已经严重警告顾志伟,不许中途退出。”原来他俩在一起,刚在镇上喝了砂窝粥,这会坐公交车回厂。
能想象他俩的样子,柴晓薇对顾志伟拉长脸瞪眼睛,而顾志伟一脸无奈地说,“讲道理,好吗?”韩夏忍不住微笑,她自己是四平八稳的性子,虽然有时候对柴晓薇的工作态度会头痛,但大部分时候还是很喜欢有她在时气氛活跃。
回去的路上,蔺东问,“柴晓薇和顾志伟在谈恋爱?”
韩夏和好友田以蓁说过他俩彼此有那么点意思,但这不适合当着自己部门的上司说,万一影响了两人的前途,尤其顾志伟,他对未来是抱着希望的。韩夏没直接回答,反而说,“老大,再八卦下去,影响你在下属心里的形象。”
蔺东闲闲地说,“老大也是人,可能是年纪大先升到那个位置,也可能恰好遇到机会做了老大,本质上跟下属没什么区别,一样有人性弱点。”他话里有话,像看出了她对陈小姐和蒋总的不以为然,“水清则无鱼。”韩夏何尝不知道,连今天蔺东拉着她去吃饭的用意她也明白,他怕她得罪的人多,尽量让她和敌人的敌人打好关系,免得在公司无援无立。
韩夏解释,“我不是想做道德标兵,毕竟这是别人的私事,只是…”她犹豫着说,“不应该把私人感情带入工作。”尤其身为高管,岂能带头跨越职场雷区。蔺东叹了口气,“人非圣贤,只要老板没开口,别人也管不着。”韩夏好奇,“老头真的不知道?我一直觉得他是公司里最八卦的人,好像没他不知道的事。”蔺东轻咳,“别背后批评老板,谁都有可能出卖你,包括我。”
连一手带出自己的师傅都信不过的话,恐怕在公司再也找不到第二个能说点真心话的人了。韩夏随口说,“如果有那么一天,我立马走人。再说我也没啥不可告人的秘密,想卖掉我也不容易。”
累了一天,韩夏睡到半夜小腿抽筋,大概白天从罐顶爬下来时过于紧张,肌肉紧绷造成的。她忍痛用力按了几下,才略为好转。
夜半人静的时候,难免思前顾后,韩夏不后悔从前付出的汗水,只是以后的路怎么走?按老板对蔺东的倚重,蔺东又说了留她,那么无论人事如何变动,她暂时是安全的。
但像目前的状况,工作不多也不少,慢慢地做刚好当天事当天毕,但这样的日子不是韩夏喜欢的。她要过一眼看得到退休的生活,完全可以留在家里,找份轻松的工作,舒舒服服混到老。
黑暗中她握紧拳头,再给公司和自己一段时间,如果没有变化就自己找出路。
现在么,先做好手头每件事。
但就在本周韩夏遭受了无情的打击,明明第一次排练完,所有人都表示喜欢排练,第二次参加排练的人却只有稀稀拉拉的小猫三四只。